《驼铃声声》
很多人都知道我们敦煌有个鸣沙山、月牙泉,我们村的名字就叫月牙泉村。没错,我们就住在这个著名的风景区,生活在鸣沙山下,月牙泉边。每天出门见山,低头见泉。我们的老祖先很多都是给人拉骆驼的骆驼客。现在,我们又接过了他们手中的缰绳,可是我们干的却是他们从来没干过,也从来没想过的新营生:骆驼旅游。
通常,我们这些新骆驼客每天的生活是从凌晨四点钟开始的。这位老哥叫曹义,是我们月牙泉村小有名气的骆驼客。这一天,一大早,他就牵着两峰骆驼出门了。
夏天是敦煌旅游的旺季。客人们喜欢在早晨早早地上山看日出。所以我们这些拉骆驼的,照相的,都要早早地来到这里等着,随时有客人上山。
老曹今天的运气还不错,刚刚到这里就赶上了他的骆驼号,拉着三个日本客人上来了。看这架势,今天驼队的生意肯定不错。果然,不到一刻钟的样子,大批的游客进了山,一下子就有上百峰骆驼拥上山来。我们加快步伐,必须在太阳出山之前把客人送到山顶上,让他们迎接沙漠里的第一道曙光。
每天的下午是景区旅游的高峰期,山门前的小场子上到处都是等着牵骆驼的骆驼客。老曹他们都在耐心地等着,等着叫自己的号。老曹这个人,平时是不显山不露水,可是他在我们这儿还是小有名气。因为三年前,来敦煌视察的胡锦涛同志曾经坐过他拉的骆驼,还向他询问了骆驼客的生活。
老曹的故事还没讲完,又来了一批日本客人,这个时候,我们的骆驼队又开始热闹了。
我们月牙泉村的驼队在没搞旅游之前可没有现在这么兴旺。我小的时候,这里很难见到骆驼的影子。后来到了(20世纪)80年代,鸣沙山月牙泉对外开放了,渐渐地游客多起来了。村里的人才开始动脑筋挣旅游的钱,那么我们发展旅游最早最快的就是拉骆驼。我刚开始也是拉骆驼,那是1983年的时候,到现在,我们村每家每户都养上了骆驼,山上的骆驼从几十峰发展到了两三百峰。我们月牙泉村的骆驼队也就成了丝绸之路旅游线上响当当的大骆驼队。
每个骑过骆驼的游客都觉得奇怪,才一会儿工夫,他们骑骆驼的大幅彩照就摆在了门前。其实,这就是我们摄影队的杰作。我们在游客上山的时候,抓拍他们最忘情的那一个瞬间,然后,赶快冲下山去,山下我们有一套快速冲印设备,十几分钟照片就冲好了。等客人下山出门的时候,照片就摆在这里了。不管有多少人上山,是每个人一张照片,一个都不能少。
我们这个摄影队是几年前,我和一起拉骆驼的方新林、范吉孝我们五个人合伙成立的,总投资70多万元。都是我们五个老板投资的。看看我们现在的装备,够“酷”的吧:每个人一架进口照相机,光镜头就是好几万元,还有数码摄像机,我们每人胯下一辆山地越野摩托车,上山跟走平路一样。除了给游客照相,我们还经常翻沙山、穿沙漠去搞摄影创作。别人都叫我们是“沙漠牛仔摄影队”。
现在,村里已经有20多个大姑娘小伙子加盟到我们的摄影队,他们个个都是身怀绝技,会好几门外语,每天都是起早贪黑为游客照相、摄像、冲印照片、刻录光盘。还要推销。您看看,我们这些西北娃娃已经和国际“接轨”了,我们和日本人说日语,和欧美人说英语,和中国人都说普通话,三言两语就和客人拉近了。这样的话,我们每天都能把几百上千张照片推销给五湖四海的游客。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推销2000多张照片。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是鸣沙山月牙泉客人最多的时候。等了半天的老曹又轮上了一次号。这让他很高兴。早上拉客人上山能挣40多元钱,下午进泉也能挣20元钱,这一天的生意就算很不错了。老曹他们生意好,我们摄影队的生意也错不了。
太阳下山了,鸣沙山、月牙泉又恢复平静了,只有筑路机的声音还在响着。这些日子,从市区到月牙泉的公路正在扩建。路修好了,欢迎大家抽空到我们月牙泉村来做客。到时候,我再给你们讲讲村里的新鲜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