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消息(中国证券): 2003年伊始,尽管市场似乎还没有摆脱去年低迷的阴影,但新的一年人们总会有些新的期望,同时也会产生新的问题:弱市行情已经延续一年半了,今年会柳暗花明吗?哪些因素是影响行情的动能所在?哪些行业具有异军突起的潜力?国有股减持、MBO、QFII这些去年充满悬念的关键词,今年是否会有新的解读呢?《中国证券》栏目为此将推出“展望2003”专题节目,和您一起探讨这些热点话题。
首先,我们还是从宏观经济的走势开始,展望一下2003年的前景。回看2002年,和证券市场的阴云笼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宏观经济的欣欣向荣,尽管去年各项经济指标的年终数据要到今年2月才会全面公布,但国家统计局上个月底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已明确肯定,2002年我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已是不争的事实。
2002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中国经济的表现给了世人一个惊喜。国家统计局宏观监测处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的情况我想用两句话来概括,出乎预料,第二个就是好于预期。”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万亿大关,实现8.0%的高速增长。投资、消费和进出口“三驾马车”纷纷实现历史性突破。2002年1-11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2.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65万亿元,同比增长8.8%,消费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运行,但住房、汽车等已逐步成为消费热点,1至11月商品房销售额增长37%,汽车销售额则增长了70%。而在加入世贸组织的第一年,进出口也出乎预料地实现快速增长,预计2002年进出口总额将突破6000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将超过500亿美元,同比增长14.6%。2002年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也使人们对2003年的中国有了更多的期待。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于明德预测,整个国民经济7%-8%这样一个增长速度,在2003年会继续保持下去。
基于中国经济在2002年的优异表现,国内各机构对2003年宏观经济纷纷做出乐观预测。其中,国家计委宏观研究院预计2003年我国经济将保持7.6%-7.8%的增长;外经贸部研究所和社科院也认为国民经济在2002年的基础上将继续保持7.8%-8%的增长速度。
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说,展望2003年,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国内经济工作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主持人: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卢中原,关于今年宏观经济的发展走向,请他来为我们做一个分析,卢部长您好,欢迎来到演播室!在展望今年之前,我想还是先谈谈刚刚过去的2002年,我发现在说到去年宏观经济的成就时,大家常用“惊喜”、“出乎意料”这样的词语,这在近年是不多见的,那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意外之喜”呢?
卢中原:是意料之外,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我想根本是因为在前年估计去年形势的时候,把困难估计得比较充分,因此在采取应对措施上就比较主动,力度也比较大,比较到位。例如建设国债的到位,通常应该是在下半年到位,但是去年是在上半年就到位了,另外货币政策也加大了支持经济增长的力度,包括降息,在出口方面,我们加快了出口退税的进度,提高了通关的效率。从消费方面来看,政府采取了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这样的措施,对于提高消费也是很有好处的,因此从投资、消费、出口几个方面来看,政策到位促进了经济走势向好。
主持人:我们看到,2002年宏观经济的良好表现,已经影响到大家对今年的预测,许多人士,包括一些政府机构的官员,都对今年的经济前景做了乐观的估计,那么您怎么看今年宏观经济的运行态势?
卢中原:根据我们部的一个宏观经济模型的预测,今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大约是在7.9%到8.2%之间,略高于去年的增长。我想这里面有几个比较好的支撑因素,很重要一点是经济内在自主增长的力量在增强,特别表现在投资方面,一个是民间投资增长在加速启动,另外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加快,对政府的直接投资依赖相对降低,另外就是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的市场前景和市场潜力,会大量流入中国,另外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被特别强调的,因此几个方面都会推动中国经济走势继续保持一个强劲的势头。
主持人:另外我们也注意到,在对前景乐观估计的同时,也谈到了一些存在的矛盾,像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在对今年走势做了一个正面的预计之后,同时谈到了国内经济工作也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您认为这些矛盾将主要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卢中原:根本的矛盾是当前有效需求不足这个问题没有根本缓解,另外我们的供给结构跟不上市场需求的变化,那么具体地表现有就业压力比较大、物价重新走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不畅通、财政收支矛盾增大,还有一个很突出的就是农民增收比较困难,这几个方面对经济健康发展会形成一定的制约,如果解决不好的话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主持人:好,谢谢!可以说,2002年宏观经济能够取得令人惊喜的成就,宏观调控政策的正确引导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选择什么样的调控手段和思路,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运行的方向。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政府是如何运用调控手段,引导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
于明德(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中央国务院在全国经济运行中采取了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这个决策非常符合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确实有效,有针对性,这个宏观调控的正确决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好的增长的大环境。
1998年,面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国务院确立了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5年来,我国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6600亿元,带动投资3.2万亿元,年均拉动经济增长1.5到2个百分点。2002年,我国共发行了1500亿元的建设国债,成为拉动投资的主导力量,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也相继开工。
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既使我们摆脱了亚洲金融危机对我们的不利影响,也使我们抵御了这一轮世界经济减速的不利影响,同时还大大地增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中国经济成长的环境基础不断改善,这是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带来的良好效应。”
另一方面,稳健的货币政策使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2002年2月21日,人民银行再次降低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对于刺激国内需求和投资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而2002年前11个月,货币供应量也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狭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18.5%,广义货币余额同比增长16.6%,表明当前货币供应量充足,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主持人: 好,那么卢部长,通过刚才的介绍我们了解到扩大内需,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我们国家五年来一直坚持的一个调控方针,那么你认为在2003年我国这个宏观经济调控政策在走向上会呈现哪些特点,有哪些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
卢中原:一个基调就是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坚持继续扩大内需的方针,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力度上基本保持,例如保持国债发行规模,但是在使用的方向和结构上要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对税收的结构也要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在货币政策方面,货币政策会继续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同时要控制好风险,实施货币政策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疏通传导机制,推动金融改革,这里面可能要发展一些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地方金融机构,同时在利率方面也可能要使它们有更大的浮动余地。
主持人:那您觉得利率政策会不会有一些比较大的变化?
卢中原:总的来说利率政策是会保持一个稳定性,它是内含在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当中,但是在一些方面,可能会加快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例如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中小金融机构,它的利润可能会扩大浮动幅度。
主持人:另外一个问题大家非常关心,就是中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不是独立存在的,是跟世界经济有密切关联的,尤其在中国加入世贸后,跟国际市场的关联度非常大,而目前世界经济的情况不是很景气,你觉得它会不会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呢?
卢中原:中国经济现在受世界经济特别是几个主要的经济体的影响,特别是受美国、欧盟、日本的影响越来越明显,那么在今年的中国经济运行当中,我们要充分估计世界经济一些不确定因素对我们的影响,包括美国经济、欧盟还有日本经济复苏是不是比较乏力,世界经济的贸易量增长速度是不是还像去年那样强劲,特别值得人们警惕的主要是美国对伊战争,如果打起来的话,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扬,可能会对我们国内经济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当然,世界经济的一些消极影响,现在我们可能还看得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我们对困难估计的充分一些我们会掌握主动的。
主持人:下面一个问题可能是我们《中国证券》栏目的观众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您如何看待中国证券市场在宏观经济发展当中的作用?
卢中原:我们确定了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点是毫无疑问的,那么证券市场一定要发展。证券市场在整个市场经济当中起着一个配置资源的作用,是资金的一个枢纽,而且近些年,它与宏观经济联系得比较紧密。总体上看还不能这样说,但是在一个侧面,比如说,股市财富如果缩水,它会影响居民的消费。因此,现在证券市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在逐步地加深。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你的分析,也感谢您来到我们直播室。好,观众朋友,在明天的同一时间我们将继续播出“展望2003年专题”的第二部分“试探行业的冷暖”,欢迎您到时收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