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经济半小时 > 编创手记
为朴实的部长情怀而感动——采访原交通部部长黄镇东手记((2002年12月02日 09时44分))

    10月17日晚10:05分,当《中国实录——专访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在《经济半小时》顺利播完时,我守在电视机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回想这几天的采访历程,感慨万千。且不说这次采访机会的来之不易,采访提纲的数易其稿,为做好采访准备而通宵达旦的辛劳,还有后期编辑的多次审改等等诸多的不易,这一切,在节目播出的那一刹那,就化成了一种幸福的感觉,融化在心里了;而萦绕在心头久久不散的,我想,应该是部长那朴实真挚的情怀。

    
20张小卡片


    在节目中,黄部长自我评价,他是一个举轻若重的人,也就是说,对待每一件事情,他都感到是一个责任问题,事必躬亲,一定要把它做好,落到实处。这一点,在做这次节目的许多细节中都得到了体现。

    初次见黄部长,是我们主编李彬彬去的,也就是9月24日下午,李主编到交通部去协商采访事宜,按通常惯例,联系采访到接受采访一般要等好长时间,本以为黄部长也会推迟,谁知黄部长翻了翻这几天的日程表,见9月26日下午没有具体安排,就很爽快地将采访时间定在了26日下午,倒令我们有点措手不及继而欣喜若狂了,其实现在想起,这也符合黄部长务实的性格:办事果断,决不拖拉。

    我们见黄部长,已是9月26日的下午2点,在约定的时间里,黄部长准时地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同我们每一个编导握手,大大的眼镜片后面透露出可亲的笑容,态度和蔼,完全没有高官的架子,给我们的感觉,是一位慈祥的长者。

    在录演播室之前,照例,主持人和我们一起要跟黄部长进行沟通,这时,黄部长从随行的秘书手里,接过近20张小卡片,每张卡片上,是用蓝色墨水写的一行行钢笔字,寥寥数语;事后,随行的秘书跟我们讲,这些卡片,都是黄部长本人为这次采访亲自准备的,花了黄部长整整半天时间,我们听了着实感动,这些事情其实不必部长亲自去做的,但正因为如此,这些卡片体现的,不仅是部长对我们节目的尊重,我想更重要的,从这些小事中显示出的,是部长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演播室里的真情流露


    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访谈中,黄部长没有虚言妄语,既不褒扬成绩,也不回避问题,谈得很实在;其中最为精彩的,要数黄部长本人的个性化的内容,当主持人问到黄部长在这12年来感到最欣慰的是什么时,黄部长答道:“清清白白地做官,堂堂正正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做事”。我想看过节目的人都应该知道,这不是空喊口号,这几年我国交通的飞速发展正是黄部长人生格言的明证。“为人民做点实事,让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既是部长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对他掌管交通部这12年来的总结。

    
电梯口的送别


    在节目录制完了之后,黄部长没有久留,微笑着与我们一一握手,然后走出演播室,到了电梯口时,黄部长就坚决不让大家陪同送别了,在迈进电梯后,向我们挥了挥手,连声道谢谢,轻车简从地离开了,我想,这也符合黄部长的性格:朴实,不张扬;也想起黄部长在对待下属的一个要求:“少说多干,只干不说”。我想,有这样一个身体力行的部长,我国交通建设用十几年的时间完成发达国家三十几年、四十年的路程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节目播出的第二天,我们接到交通部打来的电话,说对节目感到非常满意。各大网站也纷纷转载了这次访谈的文字稿。我想,这应该是对黄部长朴实真挚情怀的最好报答。

    (《经济半小时》记者 卢小波)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