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经济半小时 > 编创手记
与天气的较量——四川省省长张中伟访谈手记((2002年12月02日 10时05分))

    初到四川,接机的川台同行就告诉我们,今年秋天,四川的天气有些反常,已经有20多天没有下雨了。往年这个时候,虽然算不上雨季,可是隔三差五总要来一场。

    这次到四川做《中国实录——省部长访谈》节目,我们心里最担心的就是下雨,而最担心下雨的人就是我。

    做策划的时候,曾经考虑过三种方案,一是野外现场访谈,二是演播室谈话,三是一对一采访。因为话题是农民增收,所以从效果来讲,第一种方案无疑是最理想的。但是又因为时间紧张,第一方案又是风险最大的。而且即使准备得一切顺利,也要看天公是否作美,一场不大的雨也足以让节目泡汤。

    在参与策划的过程中,我近乎顽固地坚持采用第一方案,现在想来,这纯粹是因为到《经济半小时》以后一直不曾参与大型访谈的缘故,不知“天高地厚”,徒有匹夫之勇。

    好在还有张雪梅、石世仑、吴海燕几位做大型访谈的“老手”,他们一边全力筹备第一方案,一边确定把第二方案作为备选。他们也不希望下雨,但是他们为下雨做好了准备。

    到成都第三天,还是没有下雨,我们见到了四川省长张中伟。没等我们仔细解释,张中伟就十分干脆地同意了我们的方案,而且建议我们把采访地点定在洪雅县,近几年这个县转变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畜牧养殖,既实现了退耕还草,又提高了农民收入。与张中伟的合作顺利得出乎我们所有人的意料,以至于在10月19日录制完节目后,张中伟在我们心里都有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10月14日星期一。我和吴海燕分工,海燕盯成都,我下去踩点。

    洪雅县有个不小的山村——大安村,这个村完全符合我们做现场访谈的条件。尤其可贵的是,这里的老百姓特别希望有机会跟省长摆摆龙门阵,跟他说一说村里的变化,讲一讲他们致富的故事,我能够很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诚意。我去过的农村不少,像他们这样对省领导既不畏惧又充满热情的并不多见。做完这期节目后,我竟有些相信,众人的诚意也许真的可以感动上苍。

    惟一困难的是,因为地形的缘故,这个村里很难找到一块平整的坝子,这个问题后来被石世仑解决了。依靠他出色的公关,县里派来若干大型机械,用一天时间整出一片临江的平地,这个地方背靠断崖,面朝江水,后来的节目单靠这个场景就已经先声夺人。

    不过,石世仑在参与平整场地的劳动中受了凉,节目刚录完,他就发起高烧。这是后话,在这里不得不提的是让石世仑着凉的那场雨。

    在我踩点那几天,洪雅的天气一直很适合拍摄,直到10月17日仍然没有下雨。

    我们和张中伟原定的采访日期是10月18日下午。

    然而17日晚上发生的一系列变故恐怕我们在将来很长时间里都不会忘掉,那是一场与天气的较量。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一晚的变故解释为好事多磨,可是身处其中的时候,谁又知道等待我们的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本来,17日下午把场地最后确定以后,这个节目就算是“万事俱备,就等开机”了。但是,晚饭的时候,天气预报突然发布消息,“受冷空气影响,明天下午小到中雨。未来几天将持续阴雨天气”,所有人的表情都僵在那里,在此之前,大家还有说有笑。张雪梅显得很冷静,她知道实在不行就用第二方案,县里的礼堂已经准备好了;石世仑刚刚和四川有线台的技术人员赶到洪雅,满脑子都是怎么把那块地整平,他很喜欢那个地方,如果改到礼堂实在有些不甘心。

    几个人一合计,既然明天下午下雨,干脆请省长改变一下日程,把访谈提前到上午进行。省长秘书迅速请示省长,结果张中伟传过话来,“我看这天,明天下午不会下雨,还是按原计划进行。”传话的人话音未落,窗外豆大的雨点已经噼里啪啦下了起来。所有的人都冲到门外。

    “怎么回事,不是预报明天下午下雨吗?”有人愤怒;“幸亏没说服省长明天上午录,否则……”有人庆幸;“今天晚上下个够吧,明天就别下了。”有人侥幸……

    我看看张雪梅和石世仑,怎么办?第二方案?

    晚上10:30,主持人曲向东赶到洪雅。还没等他弄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张中伟又传话过来:明天省委有重要会议,他无法缺席,因此很抱歉地通知我们,采访顺延一天。

    又是一个猝不及防的变化,仍然是吉凶未卜。无奈之下我们决定,所有准备工作仍然按照“第一方案”进行,到时候再根据天气调整。这才知道什么叫“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也知道了什么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然而变化并没有告一段落。已经休息了的有线台转播车技术人员听说顺延一天后,立即赶来说:“恕不奉陪了。”因为10月20日有甲A联赛的直播,他们必须赶回成都,本来18日录制已经很紧张,19日录制肯定来不及。

    连夜请求川台再换一辆转播车。也就是省长的面子大,很快川台同意第二天派一辆四讯道转播车,讯道少了点儿,不过够用了。

    10月18日,张中伟没来,雨也一直下个不停。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一天的缓冲倒是个好事。曲向东有了足够的时间和村里的老百姓聊天,不但可以熟悉这里的情况,更重要的是他必须尽快弄懂他们的口音。第二天录制现场,曲向东基本没有出现语言的障碍。

    10月19日一大早,我们都赶到现场,雨还在下。可是奇怪的是,没有人再考虑“第二方案”。仿佛所有的人都确信,这雨一定会停。石世仑一直没打伞,不是伞不够,是他有点不服这雨。

    雨真的越来越小了。小到可以架设电缆、支起背景、摆开座椅……

    12:00。现场的老百姓都开始惊叹,省长就是省长。雨居然真的不下了。

    雨后的山村在镜头里格外清秀,雨后谈退耕还草、水土保持更有说服力。张雪梅说,这场雨是专为这个节目而下的,停也是专为这节目而停的。

    等我们收拾好东西,大部队凯旋而归的时候,雨又开始下了。

    (《经济半小时》记者 马洪涛)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