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经济半小时 > 近期报道
体制改革——给电力充电((2003年01月13日 22时11分)) 

    刚刚过去的2002年,可以说是中国公用事业行业的反垄断年,先有电信分家,后有民航重组。年末,同样的命运落到了电力行业身上,电力体制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和电信、民航先行拆分重组相比,电力改革可以说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早在1999年3月,国家有关部门就制定了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核心的体制改革方案。从1999年10月开始,“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便在上海、浙江、山东以及东北三省先行试点。那里的普通家庭在试点后用电情况如何呢?《经济半小时》记者首先在上海进行了调查。

    
电力改革:竞争中谋发展


    家住在上海梅园新村的樊女士高兴地告诉记者一件事,2001年10月,她家里装了一台分时电表,这为她家省了钱。

    分时电表是一种自动分时段计价的电表,在上海,早晨7点到晚上10点,每度电计价6角一分钱,晚上10点到早晨7点每度电计价3角钱。这种电表的使用,一方面可以减轻白天用电高峰的电网压力,另一方面给市民用电带来了实惠。

    樊女士:大热天过夜也开空调了,原来不太舍得。

    为了充分利用分时电表带来的实惠,樊女士巧妙地改变了用电习惯。

    樊女士:分时电表安装了以后,买了个电水壶,我测算了一下,一小时可以烧4壶水,一刻钟一壶水,晚上3角钱一度电,一壶水不到一角钱,我觉得还是比较合算的。

    樊女士家所属的浦东供电所有20万分时电表用户,仅半年时间就节省了800万元电费。上海电力公司计划3年内把分时电表推广到城区的每一个家庭。

    樊女士还告诉记者,分时计价不仅让她得到了实惠,更让她第一次感到用电也是在享受服务。而这次电力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正是要让普通居民真正享有消费者的权利,还用户应有的地位。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结果,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成为电力改革中最关键的一步棋。

    
打破电力垄断的改革


    20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电力市场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发电市场开始出现竞争。而国家电力公司,控制了全部电网和几乎一半发电厂,既充当运动员又充当裁判员。在电力市场上,那些独立发电公司和国家电力公司所属的电厂相比,处在不平等竞争的地位。

    2002年12月29日,国家电力体制改革重组方案正式出台,这次改革实行厂网分开,将国家电力公司发电部分的资产重组为5个全国性的独立发电企业,在电网方面,成立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发电和送电资产分开后,全国的发电企业都处于平等地位,从此电力被推向了公平竞争的大市场。

    按照这次改革方案,全国电力市场形成之后,电力行业将实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的市场体制。但电力又是一种不能储存、难以局部调节、必须统一调度的特殊产品,来无影、去无踪的电怎么买、怎么卖?过去电厂、电网反正都是一家人,电力买卖这个问题用不着考虑。如今改革之后,这个看似不存在的问题反倒变得复杂了。

    
上海电厂如何竞价上网?


    上海石洞口二厂是参与竞价上网的试点单位之一。从1999年12月27日起,这个厂用10%的电量竞价上网。按照由低到高采购电力的竞价规则,石洞口二厂每天要计算出一个最低的电价,在上午11点报第二天的电价,到下午两点查看上海市电力公司公布的交易信息结果,看交易是否成功。像石洞口二厂这样参与竞价上网的发电厂,上海共有9家。

    记者:每次报价是不是不一样?

    华能上海石洞口二厂策划部计划营销主管岑韵:不一样,有一些波动。

    记者:价格波动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华能上海石洞口二厂策划部计划营销主管岑韵:首先市场的需求关系,肯定是对价格影响最大。一般来说,气温对用电市场影响特别敏感。

    石洞口电厂每天都根据当天的具体情况制定价格,并争取把价格压得最低,目的就是参与竞价的电量全部都能上网成交。

    上海竞价上网中心副主任唐跃中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我们这个市场的运作规范公正,我们在交易的过程当中主要利用计算机自动交易的过程避免人为的干预。在电厂报价以及用电跟发电匹配整个过程当中,我们的交易员是没办法干涉的,交易员能做的事情,只是等到交易结束以后查看各个电厂的交易情况。

    上海竞价上网中心高级工程师赵岩:现在我们可以进行市场交易,开始以后就是“黑匣子”操作。每天的11点30分以前,我们必须把网上的现货需求量在网上公布。然后从11点30分到下午2点钟,被冻结前的这个时间就是各家电厂的报价时间。在这个时间当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任意修改。所以他们的报价时间应该是两个半小时,这么长的时间里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报。一旦冻结以后,所有电厂就再也不能修改了,也就是说等我们交易员能看到各厂电价的时候,他们已经不能改了。这一点为了保证公平性。

    在电力交易现场记者了解到,每天下午这里都重复这样的操作过程。交易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中心从1999年10月成立以来,电力交易一直严格按照一个运营规则:按照各个企业的报价由低到高排序进行交易,直到满足电力市场的供需平衡为止。

    上海石洞口二厂隶属于华能集团公司,作为这次改革确立的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华能集团是在20世纪80年代多家办电的政策下引进外资成立的。厂网分开后,竞价上网工作将由省级电力市场扩大到区域电力市场,华能和其他电厂一样面临着同样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小鹏:竞价上网,就要求我们所有的发电企业能够高速度、高质量、低造价地建设电厂,能够在电厂的运行和经营过程当中,很好地控制成本,能够在市场的竞争当中,不断地多发电、多创造效益,这是对我们的要求。所以每一家发电公司都要围绕着这个要求,来采取体制上的、机制上的、技术上的和管理上的各种各样的措施来实现这个要求。那么我觉得哪家公司要做到了不断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就能够在竞争当中取得优先的地位。

    价格是电力改革的关键。电力行业包括发电、输送、配电、销售四个环节,属于电网公司范畴的是输送与配电。发电厂和电网分开后,电价的组成除了发电厂的上网价格外,还包括输电价格、配电价格及管理价格,这些环节有没有降价的空间呢?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基础产业司司长、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副组长李彦梦:今后电网的管理要加强,因为原来厂网是在一起的,现在把电厂从电网中分离出去了,首先要强化自己的管理,通过加强对自己的管理,来降低输电线路这一块的管理成本,保障消费者能够进一步受益。

    
专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副组长张国宝


    发电厂和电网的竞价是从低向高配,谁最便宜就先用谁的电。那么,电力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后,普通消费者家里用电会因此而变得更便宜吗?我们《经济半小时》的记者对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副组长张国宝进行了专访。

    《经济半小时》记者:这次电力改革最热门的一个词就是竞价上网。一般来说,竞争越激烈,价格就越往下走,那么,将来我们老百姓用电会不会越来越便宜?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副组长张国宝:电价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它既取决于电力生产企业本身的成本,又取决于燃料的价格。比如说,国际上的油价、煤价上涨,必然会影响到电力的成本。所以它不完全是绝对的因素。但是,从这个电力体制改革方案设计来讲,有一部分的竞争机制,就是说将来我们有容量电价,还有竞价电价。实际上在部分省市现在已经在试点了,比如说在浙江省,它们已经适度地引入了一部分的竞价电价,从试点情况来看,通过竞争肯定有利于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对降低电价是有好处的。

    《经济半小时》记者:新的定价方案什么时候能够出台?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副组长张国宝:现在正在拟定当中,已经有了一个初步方案,但是还要广泛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然后才最后拟定。

    《经济半小时》记者:目前像民航、铁路、电信这些方面价格发生调整的时候,像我们老百姓,是不是可以通过价格听证会来参与到电力的定价当中去?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小组副组长张国宝:今后随着价格制定体系和监管体制的的完善,我们会考虑听取社会各界人士对电价的意见。

    张国宝还谈到,在电力真正实行市场化体制之后,可以很容易采取税收调节、峰谷差价等外部化手段来鼓励发展清洁能源,而不再像过去只靠政府来买单。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力体制改革改的不仅是企业,也是政府。(《经济半小时》记者潘萝、王朝阳编辑报道)
中央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