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网络电视直播点播手机MP4
'">
>> 最新报道

农妇入选“经济年度人物”引发社会争论

央视国际 2003年12月10日 17:55

  12月,“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由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主办,再次全新登场。一个候选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熊德明,一位普通的重庆农民,因为“向总理说了实话”,引发了全社会对拖欠民工工资的大检查,也成为了“200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的候选人,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网易创始人丁磊、微软公司副总裁陈永正等22名叱咤中国的经济精英并驾齐驱。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是2000年12月由央视《经济半小时》首创。活动邀请国内100名经济专家、50名财经记者,从当年中国经济舞台上最活跃的经济界人士中评选出10位"经济人物",组织CCTV2000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庆典,并以新年特别节目的形式播出。此后,该评选每年一届,已经举行过三届,以其权威性、前瞻性,成为央视最有影响力的评选之一。

  熊德明入选,是首次有“扛锄头”的农民亮相“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名单一公布,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应。

  经济学家这样陈述推介熊德明的理由:当前,我国农民打工收入已占到家庭收入的43%以上,而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却十分普遍。熊德明的一句“实话”,全社会都“听”到了。

  初中文化的熊德明老实地告诉记者,她并不太明白“经济人物”的意义,“但我明白国家有个好总理,我们的日子就要好过些。”

  评说链接:   

  京华时报:熊德明候选年度经济人物的深意 (作者:王毅)

  熊德明的一句“实话”,全社会都听到了,而且全社会都在行动。试想,如果全社会都形成一个讲实话、讲真话的风气,我们周边的环境会否更加透明?如果各地的地方官都能在民众的真话、实话面前从善如流,民工欠薪以及其他更多的问题会否早已销声匿迹?

  从现实意义上讲,熊德明最终能否当选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这位普通农妇能成为经济人物的候选人,已经显示了这个社会更加开明、更加务实的一面。

  人民网:农妇成CCTV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的错位 (作者:刘显东)

  一些地方的管理部门对强势的资本方之所以网开一面,除了存在权钱交易的异化,更主要的是因为资本方代表了城市建设的直接动力,代表了当地税收、GDP等多方面的价值,这样,弱势群体的权益在同这些利益的对比中就很可能成为牺牲品,这就涉及政绩的考核问题。所以农妇熊德明能够讨回自己的欠薪已经是万分幸运了,毕竟能够遇到温家宝那样负责的大官是不容易的。如果人们相信熊德明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一句实话就可以改变欠薪者的命运,那实在是天真得异常。《中国青年报》12月7日还报道了哈尔滨市一民工讨要工钱未果反被砍断手筋的新闻。

  那么,把熊德明列为与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网易创始人丁磊、微软公司副总裁陈永正等22名叱咤中国的经济精英并驾齐驱的年度经济人物究竟能够说明什么?只能说明她的幸运,遇到了总理的幸运!说明一个农妇通过总理讨到工钱的社会学价值足以同那些叱咤中国的经济精英的经济学价值相提并论!这也是央视把她作为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的一种错位,她不是经济类属的人物,而是可以同孙志刚、蒋永彦等并列的社会新闻人物。

  新京报:谁都有权成为生活的“英雄”  (作者:修仰峰)

  有人说央视每一年度经济人物的评选是中国经济的晴雨表,熊德明的入选无疑给精英味道颇浓的评选带来了“草根”意识。这种评选的新动,宣告了“精英自我比拼时代”的结束,而开始进入全新的“全民参与时代”——你可以很普通,你可以没有很大的作为,但只要你是公民,你就有权对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你的判断,发出你自己的声音。龙永图将中国推向国际化的努力、丁磊等IT精英打造中国经济新业态的探索与熊德明率性而发的代言尝试,在这个新坐标下,具有了平等意义,以各自的力度与自觉程度,殊途同归,奔向共同的终极目标:建设公正、公开、公平、高效的市场经济环境与健康、理性、兼顾的人文环境。

  推动生活并非只是经济精英的专利,民主、文明的生存秩序与规则的建构不再是“肉食者谋之”。建设全面小康的理想再也不能排斥广大普通民众了,需要的是统筹各阶层的诉求与利益,整合各阶层的智慧与现实生产力,形成“历史的合力”。

  江南时报:年度经济人物与熊德明的关系(作者:朱胜国)

  按报道称,熊德明候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的原因在于“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十分普遍,熊德明的一句‘实话’,全社会都‘听’到了”。正在喂猪的熊德明得知这一消息时并不明白什么经济人物的含义,但她的回答却耐人寻味:“我明白国家有个好总理,我们的日子就要好过些。”我们不难明白:熊德明对自己的定位是十分清醒的,而那些热捧熊德明的人多多少少显得有些自作多情——没有总理的过问,自己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讨到工钱;要是没能遇上总理,自己再说多少“实话”也是白搭。熊德明以“实话”掀起了为农民工讨工钱的热潮,和孙志刚相比,熊德明的结局是喜剧性的。但是,成就“熊德明喜剧”的根本还在于新闻界所谓的“惊动高层”。我不知道熊德明是不是曾向当地乡镇和县一级领导讨要过工钱,但我知道此前就不只一次地发生过民工讨工资的“跳楼秀”事件,为什么一个个“跳楼秀”的民工没能成为名人呢?同时,称熊德明候选CCTV年度经济人物在于说了句让全社会都听到的“实话”,实际上也是一种错觉。因为究其实质,熊德明的勇气是哪里来的?还不是因为家庭的困顿逼出来的吗?因此,与其将熊德明这位农妇推上经济人物的宝座,倒不如关注更多因讨不到工钱而影响家庭生活和孩子上学的“熊德明”。毕竟,还有千千万万的“熊德明”未能有幸遇上总理,他们有满腹的实话,却因为声音微弱而不被注意。

  北京青年报:“说实话”的农妇该不该成为“经济人物” (作者:张天蔚)

  按照往年的惯例和由此惯例而反映出的社会观念,以往的所谓“经济人物”,其实就是“财富英雄”。在一度大行其道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中,发展是硬道理已经等值于GDP是硬道理,社会进步被简化为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又被抽象成GDP指标。于是某些地方政府和媒体将眼光牢牢盯住资本、盯住最耀眼的几个财富英雄,仿佛占有财富的人,就是财富的创造者,而劳动者则被抽象为没有情感、没有血肉、没有面目的“资源”而被“配置”和议论。即使在关心劳动者的经济学家的议论中,劳动者的命运也往往被视做独立于经济问题之外的社会问题而予“另案处理”。

  但“失去公平的发展不是真正的发展”的道理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命题,同时也是经济学命题。在经济活动中,劳动者绝不仅仅是受供求关系支配的资源,更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是有生命、有情感、有尊严、有权利的人,也是财富的创造者。在这个意义上让劳动者代表成为“经济人物”,与财富英雄们一同见证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就是一种理论和观念的进步,意味着社会舆论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价值的重新认识。

  中国经济时报:熊德明成为央视年度经济人物候选人的反思(作者:朱四倍)

  作为公众,我们不能高估熊德明说实话的“高度”意义。熊德明只是为了讨回她丈夫被拖欠的2240元工钱,而后来引发的在全国引起广泛影响总理为民工追回工资一事,不过是社会问题——拖欠民工工资——的个案罢了。笔者并不同意经济学家推介熊德明的理由:当前,我国农民打工收入已占到家庭收入的43%以上,而拖欠民工工资的现象却十分普遍。熊德明的一句“实话”,全社会都“听”到了。拖欠民工工资,并不是由于熊德明的实话,全社会才听到的,因为农民工因为拿不到工资而自杀的新闻不是自今日始,包工头因拿不到承包款而自杀的新闻也不是今日始。换句话说,熊德明的实话仅仅反映了千千万万的普通农民工的心声:给我工资!

  当年李昌平作为湖北的一个乡党委书记,向总理上书,披露“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三农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反响。同样是实话,同样是总理,不过社会总是在这些事件发生后,才引发讨论和采取措施,难道平常我们真的毫无发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难道是因为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渠道吗?恐怕也不尽然。但是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才应该是我们反思的重点所在。

(编辑:刘琼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