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视    市场新闻    栏目荐文    市场调查    市场文化





中国股市供求关系研究(之四)


  根据国际经验,通常在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左右才开放本国市场.显然,以中国目 前人均800美元左右的水平,还不具备大规模开放股市的条件.因此,如果中国向海外开 放股市的进程过快,完全可能出现国内储蓄投向外国证券,导致国内资本净流出的问题.因 此,现阶段中国即使开放股市也将是有限度的.

  随着中国入世进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开放中国股市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可以先采取建立 中外合作证券投资基金的方式,先试点再铺开.允许外资公司上市,增加市场中的外资成份. 外资持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比例不要超过一定的比例(如20%),对本金汇回前的持有期进 行限制.另外,可以采用QFII制度,引入合格的外国机构投资者,将外资有步骤、有计 划、有控制地引入中国股市.

  6.国有股减持的影响

  在本文的第一部分,我们提到,流通市值的增长速度将大大超过总市值的增长速度,主要原 因是由于未来部分国有股和法人股的流通将导致流通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上升.国有股、法 人股流通将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和必须解决的,也是影响未来股市供求的极为重要的因素.

  下面主要对国有股减持所需资金量进行分析:

  截止到2000年中期(6月30日),1023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654家公司的股本 结构中有国有股,占全部上市公司的63.93%.这65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2250. 43股,其中国有股1119.28亿股,占65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9.74%,占 全部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3.56%.若按2000年中期A股上市公司平均每股净资产2. 6元计算.全部A股上市公司国有股价值2910.13亿元.

  国有股减持不是退出,而是以退为进、加强重点.国有股减持可以理解为国家对上市公司股 权结构的调整,而不是放弃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即1119.28亿股的国有股不可能全 部减持,减持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另外,法人股流通变现的资金大部分仍然可以留在股市里,法人股流通对市场资金的压力不 是很大,关键是国有股变现会从市场分流出部分资金.

  另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的社会保障基金(养老、失业、大病统筹)存量缺口在1.5亿元 至3万亿元左右,而目前上市公司国有股全部变现出售,筹集资金仅在3500亿元、45 00亿元左右.因此可以推测现有的A股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资金不可能用于补充养老保险 基金的”存量缺口”,”存量缺口”只能通过其它途径和非上市公司国有股份资金的变现来 解决,即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不是解决养老保险资金的主要渠道;现有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 资金,应主要用来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流量缺口”,即每年约300亿元的资金需求.

  按目前上市公司股本结构来看,国家如果想要保持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可分绝对控制、相 对控制),国有股减持的比例估计在30%-50%左右(即300亿-500亿股左右). 当然,针对不同的上市公司,减持比例是不相同的.

  7.机构投资者的培育进程

  首先,超常规发展开放式基金.1999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9,622亿元, 同比增长11.6%,如果假设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均增长15%,则2000年至200 5年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为68,565亿元、78,849亿元、90,676亿元、 104,277亿元、119,918亿元、137,905亿元.如果每年能将居民储蓄 存款增量的50%吸引到股市中来,则支持股市稳步上升的资金动力就比较强,而吸引储蓄 资金到股市中来的最佳途径就是开放式基金.因此,应超常规地发展开放式基金,在基金品 种上不断创新,以满足不同风险嗜好的储蓄资金的投资需求.

  其次,加快金融机构上市的步伐.储蓄资金分流进股市,对银行的经营会带来负面影响,但 可以通过银行上市的方式加以抵消,而且银行上市可以加快银行管理体制的改革.允许券商 上市,培育国际级的投资银行.在扶持券商发展的措施上,建议允许和境外的投资银行采取 合资的形式,加速券商发展壮大的进程.

  再次,扩大保险基金入市的比例.

  2000年中国的保费收入将达到1560亿元,同比增长12%,未来五年保守估计,保 费收入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2%左右,到2005年,全国保费总收入将达到2800 亿元左右.目前,保险基金入市比例的上限为15%,如果能推出适合保险基金投资的金融 产品,或者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基金制度,保险基金人市的比例还可以扩大. (待续)

  《摘自桥讯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