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东亚经济形势及其走势分析(之三)(接上)
|
|
但是,由于经济金融市场受人们的心理预期走势影响很大,并且在东亚和南亚国家和地区,
政治因素和社会稳定状况对经济金融市场的发展影响更大,增加了对其经济金融走势预期的
难度.随着金融市场波动程度的逐步积累,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也在逐渐深化,
尤其是在上次亚洲金融危机遗留下来的金融机构巨额呆帐和企业庞大债务问题仍然没有很好
解决的情况下,亚洲金融机构应对金融市场的能力面临很大的考验,金融市场的持续波动必
然影响到资金配置,国内企业在金融市场筹资的难度加大,最后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发展速
度的下降.此外,亚洲国家和地区在经济走出衰退的过程中,大量使用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
政策手段,其结果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宏观经济政策空间日趋狭窄,实体经济抵御外部冲
击的能力不容乐观.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美国经济增长继续减缓,亚洲各国和地区经济发
展的不确定性继续上升,那么,在内忧外患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笼罩在亚洲经济金融市场
上空的阴云也有一些会增加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可能.
三、东亚经济走势分析
决定东亚经济走势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现阶段自身经济金融发展水平;二是外部环境特别是
美、日经济景气状况.由于东亚国家和地区具有特殊的历史、地理和经济发展特点,在短期
内还难以改变向美、日出口电子产品来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因此,2001年受美国
经济增速下降、日本经济低迷不振对东亚电子产品进口需求减少的影响,东亚国家和地区的
出口和经济增长下降是不能避免的.根据专家们的一致预测,2001年韩国、马来西亚、
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经济平均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7.1%放慢到4%,预计这五个国
家2001年经济增长率依次分别为4.3%,2.5%,3.5%,3.5%和2.7%,
韩国和马来西亚的降幅最大.
美、日经济不振对东亚总体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美、日经济下滑导致国内
消费水平下降,影响到亚洲国家对美、日的出口,并可能导致贸易盈余减少,增加了东亚国
家的还债负担,这种影响在中小国家体现得更加明显.
第二,美、日经济放缓会影响东亚国家吸引外资.美、日经济放缓将削弱投资者对全球经济
的信心,美国股市下跌及金融市场不稳定将使亚洲一些国家的金融和证券市场出现波动,使
跨国公司对亚洲国家的直接投资下降,并使企业上市融资遇到一定困难.
第三,证券投资方面.在东南亚,股票的主要持有者是一些大银行和企业集团,股市的下滑
会使这些银行或企业集团资产大幅度缩减,导致制造业等行业的衰退.制造业和银行业是关
联度较大的行业,它不仅可以直接支撑实体经济发展,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直接反映出一
个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景气状况.
第四,美国IT业的衰退,将直接导致东亚国家和地区.”COM”公司或是一些新兴小企
业的衰退.此次美国经济放缓受影响最大的将是亚洲各国和地区中的出口外向型企业,而以
国内市场为主的企业,投资将会进一步上升,特别是当国内利率不断下调为此类企业扩张带
来好机会.制造业领域中的家电行业由于以国内市场为主,发展前景看好.对于IT业来讲,
刚成立的一些小公司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可见,美、日经济不振将使东亚国家和地区电子品出口下降,贸易盈余减少,债务负担增加,
外资流入减少,直接影响电子业和制造业的景气,在短期内导致东亚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幅
度下降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中长期内,这种影响会在多大程度上转变成现实,还取决于东亚
国家和地区经济金融市场驾驭外部冲击能力的强弱.如前分析,此次东亚经济金融出现动荡,
在相当大程度上是受外部环境特别是美日经济走势的影响,其传导渠道是通过减少东亚国家
和地区对美、日市场出口电子产品来影响其金融市场的.因此,从中长期看,东亚国家和地
区抵御外部冲击的关键是夯实实体经济增长的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必须深化改革,
让改革的触角由浅入深地触及到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使东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牢
固建立在依靠内需拉动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使东亚经济在任何外部环境下都朝着既
定的目标行进,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为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东亚国家和地区要在巩固已有的改革成果基础之上继续深化内部
改革,扩大开放,把促进出口和扩大内需结合起来,把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结
合起来,以解决这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中严重的技术依赖和产业依赖,从源头上增强抵
抗经济金融动荡能力.对东亚国家和地区而言,处理好政治稳定及市场透明度问题,也是实
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完)
《摘自和讯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