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视    市场新闻    栏目荐文    市场调查    市场文化





经合组织称,中国入世将撼动世贸组织的农业势力天平


  据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称,一旦中国入世成功,将撼动政治势力天平,改 变农业协商模式.报告指出,由于中国自1997年起即已致力于摒弃出口支持政策,北京 方面可能会努力取消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等国家实施的农业出口补贴措施.

  该份经合组织报告的作者认为,中国入世符合该国长久以来的经济渴望,同样,北京方面也 需为确保世贸组织系统功能有效运转冒很大风险.

  一旦全球贸易体系被打破,他们写道,中国将再度成为保护主义壁垒的主要对象.

  报告称,贸易一体化将加速目前已在中国实施的机制改革,对这一原则的坚持贯彻也巩固了 中国入世承诺履行的义务.

  不过,在许多领域中,中国或将不愿于本轮农业谈判中做出更多让步.

  竞争和政府贸易方面,中国看来就不大会积极响应.加速自由化和改革步调将带来就业挑战, 还将隐隐威胁到中国的政局稳定,这将使政府愈发难以解除贸易管制.

  势力转换

  不过,中国入世仍将撼动世贸组织现有141个成员国之间的力量天平.

  该报告警告称,中国可能会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靠得更近,即使双方在具体政策上不可能真 正达成一致.

  中国将不得不取消自50年代起实行,涵盖一系列繁琐的地区和国家机构之间措施的进口配 额许可体制,以期让关税税率标准达到世贸组织要求.

  这也将终止政府对粮食、棉花和豆油贸易中的垄断.

  如此一来,中国政府的社会主义市场将不得不向私人市场竞争妥协.国内价格将不会再和世 界价格波动脱钩.报告还提醒称,由于政府将评估策略,或将导致大量策略储备产生.

  中国还将和美国及凯恩斯集团中的18个农业出口国结盟,同力对抗欧盟,日本和其他支持 农业多功能化,社会化和环保化的国家.

  不过,该报告也指出,中国的保守反应或将探索出些许可捍卫政府相关企业的有益观念.

  一旦中国政府真正放手,不再干涉生产决定,中国在无甚优势可言的春小麦和谷物等产品方 面将成净进口方所在.

  由于国际竞争将发挥作用,入世和贸易自由化的直接影响是促使国内粮食价格下滑.不过, 报告认为,入世对农民耕种将产生何等影响尚不明朗.但可以确信的是,入世不会在短期内 对中国可用耕地或粮食产量产生大影响.

  相反,化肥和杀虫剂等产出成本却将因外国进口和效益提高而下降.

  过去20年间,中国粮食产量已由1981年时的3.25亿吨增加至1999年时的5. 08亿吨,同期耕地面积则由1.50亿公顷稳定在1.52亿公顷的水平.

  劳动力转移

  3亿农民将成为中国政府在劳动力改革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农业几乎为中国提供了约一半的 就业机会.

  报告称,加入世贸组织可使中国有机会转向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这样一来,可以节约水资 源,也可保护本已不多的耕地.

  由于缺乏肥沃耕地和灌溉不足,料来中国会减少生产谷类,油种和其他需水农作物.在许多 地区,水资源已经供不及求.缺水还将导致含氮量过高,以及过多使用肥料.

  因此,报告得出结论:中国应将多余的劳动力转入相对具有优势,且不断增长的劳动力密集 型领域,如蔬菜,烟草和部分农畜养殖业.

  如果中国采取保护型或矛盾型政策,而不去好好把握新时机,调整期会更长也会更苦痛.报 告称,调整亦包括意识到食品保障和自给自足不是一回事.

  要达到世贸组织成员国标准,中国仍面临众多挑战.而中国对于和世贸组织成员国之间建立 何种关系持怎样的态度也有待观望.不过,经过15年的卓绝努力,再加力争取消补贴的决 心,想来中国不会采取净进口立场.

  《摘自桥讯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