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重重围困,亚洲经济有何出路?
|
|
亚洲再度陷于危机之中.1997-98年的金融危机是土生的--它反映了区内发展模式
的缺陷.当前的危机却是进口的--源自美国科技泡沫的爆破,以及日本经济的持续衰退.
危机的结果实在糟透了--日本以外的所有亚洲国家,都受到外部环境急剧恶化和日圆疲弱
的两面夹攻,处境岌岌可危.
亚洲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是由美国资讯科技行业的严重衰退所引发.据估计,日本以外的亚洲
地区,去年国内总产值增长的40%来自对美国的资讯科技产品出口.但好日子总是来去匆
匆,区内国家很快便感受到美国资讯科技行业收缩所带来的痛楚.今年5月,台湾出口减少
了23%,菲律宾减少了16%,新加坡减少13%,韩国减少7%,马来西亚和印尼亦分
别下跌7%和0.1%(除菲律宾外均为按年比较数字).
相对亚洲其他国家来说,中国对美国资讯科技市场的倚赖程度较低,其出口比例只为20%,
但亦无法置身事外.今年头4个月,中国出口增长达到13%,5月份却大幅放缓至只有3.
5%.中国出口下降虽然与美国资讯科技市场收缩有关,但罪魁祸首却是日本的经济衰退.
过去几年,日本企业大量投资中国,把大陆视为它们的低成本生产和加工基地.目前日本的
进口产品中,多达15%来自中国,较90年代初的5%激增两倍.这是带动中国经济快速
增长的其中一股重要动力.今年1-4月份,以日圆计算的日本进口增加了15.1%,同
期来自中国的进口增幅却达到26.4%.但在短短数月内,形势便起了急剧变化.就算不
计美国资讯科技泡沫爆破和欧洲经济不景气,单是日本经济再次陷于衰退,已足以严重打击
中国出口.今年初,中国曾经在全球经济不景气当中独善其身,可惜好景不常.
以上说的都是外在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亚洲经济本身的问题--缺乏内部需求增长.这是
亚洲于金融风暴后迅速复苏的不良影响之一.亚洲曾于97-98年的金融危机中饱受催残,
当时很多国家都意识到本身经济体系存在问题,并信誓旦旦要从结构上作出彻底改革.其后
世界经济于1999年和2000年初强劲反弹,亚洲亦迅速回复景气.在自我感觉良好的
气氛感染下,很多亚洲国家都把当初的改革计划抛诸脑后.结果,当外部环境转坏时,它们
根本没有防御能力,只能跟其他国家一起沉沦,甚至跌得更快.
此外,亚洲很多国家的银行体系都存在问题,而且近年一直没有改善,而被西方称为”自已
人资本主义”的商业文化亦依然固我,企业负债过多的佾况仍然持续.亚洲在上次金融危机
中复元得太快了,它们根本没有从中吸取了多少教训.
当然,说亚洲经济过去几年毫无长进并不公平,例如庞大的经常帐赤字已不复存在,外汇储
备已重新建立起来,而货币和美元挂勾的政策亦大部分被撤消.但由于缺乏一个有效的中间
信贷体系,亚洲难以推动内部需求的增长,以致极易受外来环境的变化冲击.目前的情况便
是如此.
在金融危机过后的几年内,西方国家亦犯了一些不可推卸的错误,最明显的莫过于未能有效
改革几个国际金融机构,让它们在预防和补救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但最严重的错误却来自美
国联邦储备局过份宽松的货币政策:它引发了资产泡沫和随后的资讯科技狂潮.
日本再度滑入衰退--这已是过去10年来的第4次,可能对亚洲经济造成致命的一击.它
对区内国家的损害来自两方面,首先是打击各国对日本的出口,其次是压抑日圆汇价.
日本吸纳了亚洲12%的出口,该国经济和内部需求如果转弱,对邻国的冲击是直接和明显
的.但长远来说,日圆汇价下跌的影响可能更加深远.日本短期利率已经跌至零,而国债相
对国内总产值的比率则升至历来最高位.当局如果要振兴经济,除了将日圆贬值之外别无他
法.日本官员较早前曾经表明,不会刻意压低日圆汇价,但谁也不知道,这是否意味日本政
府将”非刻意地”让日圆贬值.
要打”日圆牌”,日圆汇价得跌至130甚至140兑1美元才能发挥作用.假如真的出现
这种局面,亚洲国家在无可选择之下,可能竞将本国货币贬值,使97-98年的金融危机
历史重演.届时,人民币未必能再次坚守汇价,成为稳定亚洲外汇市场的基石.在98年中,
北京向美日两国表明,1:135的美元兑日圆汇价是不能接受的,迫使两国干预汇市,支
持日圆回升.但由于现时的西方经济比当时弱得多,中国今次可能无法容忍日圆汇价跌至1
30兑1美元以下.以今日中国经济的规模而言,亚洲无论如何都承受不了人民币贬值所造
成的冲击.
那么,亚洲经济还有甚么出路?简单的答案是刺激内部需求,而这已急不容缓.要刺激内部
需求,首先要做的是改革银行体系,建立有效的信贷渠道,将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缺乏一
个有效的资源调配系统,亚洲经济将难以像以往一样,维持长期的快速增长.
另一项当前急务是推动区内服务业的发展.通过放宽管制和结构重组,服务业可制造大量新
的就业机会,对刺激内部需求非常重要.
然而,以上改革都不是朝夕可以见到成果.在可预见的将来,日本以外的亚洲国家将难以改
变倚赖出口和内需不足的现实.而在全球经济都面对困难,日本更可能陷入严重衰退的形势
下,亚洲实在难以冲出重围.
《摘自桥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