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视    市场新闻    栏目荐文    市场调查    市场文化





中国商业银行开始入世冲刺


  众所周知,中国的金融机构在金融资本质量、运作效率、防范风险能力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 外资银行.有迹象表明,随着入世的临近,中国银行业正在进行最后的备战,以适应将来日 趋激烈的竞争环境.

  据了解,为了适应加入WTO的挑战,监管当局正在酝酿一系列重大的银行改革方案,其中 包括对中央银行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加快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鼓励城市商业银行 省内合并等等.   

  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   

  由于金融业是中国垄断程度较高的行业之一,长期以来,金融业存在的问题并没有全面爆发. 而一旦国门打开,商业银行能否适应竞争就成为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有专家指出,目前主要有三个因素制约着商业银行的发展:一是日益强化的垄断经营,正影 响这个体系的市场效率和适应性;二是缺乏来自所有者产权收益要求的压力,银行不必寻求 进取或冒市场风险;三是管理体制落后.四大商业银行长期以来官商一体,市场观念薄弱, 缺乏竞争意识,自我约束力不强,自我发展欲望不强,臃肿的机构抬高了交易成本,官僚主 义作风使得银行的经营效率低下.   

  为了打破垄断,有专家建议国有商业银行应出售部分股份,鼓励法人持股和个人持股,实现 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多元化,有利于政企分开,使银行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自去年以来,商业银行为了应对挑战,加快自身的改革,也开始了大规模的体制改造,开始 照经济、合理、精简、高效的原则设立机构,改变过去网点多、人员多的状况.中国工商银 行去年撤并各类机构和网点4000余家,分流了富余人员,降低了经营成本.他们还在全 行推广了新的综合业务系统,客户经理制和综合柜员制改革也在全面铺开;中国银行提出将 用3至5年时间,发展成为按照良好公司治理机制运作的有独到的比较竞争优势的国际大银 行;中国农业银行的机构网点调整也取得了积极成果.除总行机关内设机构进行调整外,撤 并网点5759个,县支行级机构降格为办事处89个.中国建设银行在加强内部机构改革, 完善内控机制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在组织机制上向现代商业银行靠拢.   

  通过努力,各家商业银行开始在各个业务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以网上银行为例,中国自1 999年以来,招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陆续推出网上银行,开通了网上 支付、网上自助转帐和网上缴费等业务,各家商业银行纷纷推出各种举措来抢占在线金融服 务领域的优势地位.   

  力压呆坏账卸掉沉重包袱   

  有人认为,政企不分是造成银行业巨额坏账最重要的原因.国有银行和各级地方政府具有极 为密切的联系,巨大的惯性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很难摆脱政府过度的行政干预.国有银行的大 部分坏帐都和政府官员的干预直接相关.大量的呆坏账使银行往往落入发放贷款───无法 回收───再贷款的恶性循环之中.   

  2000年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了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剥离出来的1万多亿元不良资产, 并对4200多亿元贷款实行了债转股,降低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同时,各 家商业银行也建立了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重视发展优质客户和开发优质资产,严格控制产 生新的不良资产.   

  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人民银行的态度是最坚决的.它要求各家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金融监 管责任制,实行监管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不良贷款电子登记系统,跟踪监管每一笔不良贷 款情况.人民银行还将建立与商业银行等监管对象贷款台账联网的不良贷款台账电子登记系 统,及时掌握金融机构不良贷款总额、结构及有关情况,实施对不良贷款全过程监测.   

  经过多方面的努力,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在2000年出现增幅下降,2000 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净下降,至今已保持连续9个月净下降的势头.今年1-6月份,不良 贷款净下降2.1个百分点.国有商业银行”卸包袱”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混业经营大门打开   

  7月5日,人民银行发布实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对中间业务的概念、可开办 的业务范围、准入制度、审批程序和收费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这是央行首次对商业银行中 间业务进行明文规定.值得注意的是,央行首次明确了商业银行经批准可以开办金融衍生业 务、代理证券业务以及投资基金托管、信息咨询、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业务.   

  经过一段时间的激烈辩论,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门终于打开.从最近一段时间来看,由 于保险公司适合银行销售的投资型产品的出笼以及放开境内居民购买B股的政策实施,各家 银行可谓都使出了浑身解数以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其中工商银行以其庞大的网点布局在代 理保险产品上占尽风头,而中国银行则以其外汇结算上的绝对优势在B股结算业务中称雄.   

  银行离世界有多远   

  有消息称,入世之后,人民币的批发业务在两年内必须开放,零售业务也最多只有5年缓冲 期.在此情况下,有许多专家认为中国的商业银行将面临极大的竞争.甚至有人悲观地认为, 中国的商业银行将在竞争中处于明显的略势地位.其实不然,本土国有银行也拥有外资银行 所无法比拟的网点优势、基本客户优势,还有就是国家信誉,所以双方竞争力的比较还不能 只看到那些效益不好的国内银行,必须综合考虑.   

  有专家认为,目前国内银行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造、有效监管和预警等机制 的建立以及增强竞争力上,当前改革的进度还很难从速度上说,但3-5年时间的改革不会 很仓促.

  《摘自桥讯社》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