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制造”优势正在丧失(之一)
|
|
全球家电巨头GE(通用电气)家电集团总裁詹甘宝结束在上海召开的该集团亚洲供应商大
会后,悄然现身广东的两家微波炉企业进行考察,准备从这两家企业采购微波炉成品.通过
这种合作,GE无须建立自己的工厂,就可以源源不断地”生产”出完全符合其要求的GE微波炉.
詹甘宝表示,中国已经成为GE重要的采购基地,2001年GE在中国的成品采购量将达
到其全球成品采购总额的1/3,另外,GE还计划在今后1至2年内将这个采购额翻一番.
詹甘宝说,中国供应商通过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使GE保持其竞争优势.
实际上,不仅GE的很多冰箱、冰柜、空调、洗衣机和微波炉出自中国制造商之手,从LG
到三菱,从松下到东芝,从西门子到伊莱克斯,从飞利浦到惠而浦,从诺基亚到摩托罗拉,
从戴尔到IBM,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家电名牌都有在中国生产的产品,中国制造的彩电、
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第一名,中国正在成为”
世界的工厂”,”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正在世界大行其道.有人预
言,”中国制造”将迅速取代”日美制造”、”欧洲制造”而成为新世纪制造业的代名词.
事实果真如此吗?”中国制造”名实不符
虽然中国已经生产出世界上最多的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影碟机和微波炉,还有自行车、
热水器,但在国际市场上还鲜见贴有中国自有品牌的货品,因为中国的产品大多以OEM(
贴牌)的方式变成了外国货.
据报导,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的一个着名冰箱品牌MagiChef(神奇的厨师)”,实
际上就是由中国广东科龙电器公司设计和生产的,而最终出现的仅仅是一个宽泛的”MAD
E IN CHINA”,而不是国内驰名的科龙电器商标.青岛双星集团的鞋业行销美国、
日本等100多个国家,1999年1月-9月出口创汇达2,771万美元,但多数都贴
着别人的标签.在美国人眼里,双星只是美国最大的鞋业经销商PSS公司的一间”核心工
厂”而已.
在甚嚣尘上的世界品牌大多由中国制造的背后,海外市场”中国制造”难觅中国品牌,而像
”海尔”那样,用中国人自己的名字,能在美国市场占领一块阵地,甚至将日本名牌挤出市
场者,微乎其微.
由于没有自己独家生产技术,很多关键的部件都要用人家的品牌,所以中国制造在市场上的
竞争力根本无法与洋品牌相匹敌,结果只好为人家打工,为其做OEM定牌生产,而且做的
都是普及型产品,所赚的也是薄得不能再薄的加工费.
脆弱的优势正在丧失
难道中国企业将永远停留在全球产业链的最低端,忍受利润一天天趋薄的煎熬?万一有一天
OEM这条路受阻,中国的企业将如何面对?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GE,它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厂商之一,品牌价值极高,同时
GE拥有良好的流通渠道,销售是其最大的利润来源.所以,从自身发展的战略考虑,GE
放弃了利润过低的生产环节,不再投资建设工厂,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实行定牌生产.当然,
GE有能力控制上游的制造环节,以确保自己在销售中获得最大的利润.
OEM也是外资家电品牌开拓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具体的做法就是通常所说的”三来一补
”:来料、来样、来设备,做补偿贸易.据海信电器有限公司的副总裁李砚泉介绍,随着全
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国外家电品牌也会大举进驻中国市场.这些品牌在中国市场的
知名度、认可度都还不是很高,自己建工厂又面临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所以利用中国现
有生线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进行定牌生产,不失为切入中国市场的一条捷径.
(待续)
《摘自桥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