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股市内外交困 |
|
今年6月中旬以来,中国沪深大盘震荡下行,盘中一度跌破1800点整数关口,最大下跌
幅度达20%,目前仍在弱势整理,中期走势尚不乐观.剖析此次大盘暴跌的原因,既有周
边市场的影响,也有国内整顿规范金融市场的压力,更有证券市场自身调整的需求.
经济前景偏淡
占世界经济总量近1/3的美国经济从去年下半年开发进入持续疲软状态,今年二季度经济
增长率仅为0.7%,为过去8年来的最差纪录,并带动全球经济走入低谷.据权威机构预
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只有2%左右,将成为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最严峻的时期.
同时,世界主要股市指数一路走熊,以高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从高峰的5,048.
62点在一年时间内最低跌至1,638.8点,目前仍在1,900点附近窄幅整理,日
经指数则创1984年以来的新低,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股票指数也是屡创新低.
目前中国外贸依存度已达44%,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中国上半年出口仅增长8.8
%,增幅回落高达29.6%,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从全年发展趋势来看,
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仍然较多,有可能出现前高后低、逐步回落的走势.
目前在社会经济生活已出现一些转弱迹象,主要包括:7月份工业生产增速减缓,同比增长
8.1%,为近18个月的最低水平;全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在6月份同比下降0.26%的
基础上,7月份又下降了1.3%,通货紧缩的阴影仍挥之不去;石油化工产品储存上升、
电信客户月均消费表现欠佳、汽车销售显着下降、民航业全行业亏损等.
政策面的冲击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日益临近,必然将逐步对外开放金融证券市场,当务之急就是要切实
加强监管,努力防范金融风险.加入WTO后,中国资本市场将与国际资本市场接轨,市盈
率也将回落到合理水平,因此必须在有限的过渡期内尽量挤压泡沫,把违规信贷资金挤出股
市.相应地,管理层在政策上也将由以前的重发展转为重规范.
在此背景下,各大商业银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活动,各种违规资金在政策的威慑下纷纷抛售
股票,撤离股市.
国有股高价减持没有得到市场认同,也是本次股市暴跌的重要原因之一.”减持价格市场化
”,打破了市场人士期望的”按略高于净资产减持”的幻想.国有股和法人股绝大多数是以
实物资产折股而成,每股净资产大多在1.5元以下,在不能上市流通的情况下,此前的协
议转让价格基本上都是围绕净资产上下波动.6月14日正式推出《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
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后,大势开始反转,7月24日烽火通信等4家公司刊登招股说明书
正式实施国有股减持方案,大盘更是快速下挫,阴跌不止.
股市已累积较大风险
当然,除了政策面的因素之外,证券市场本身也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调整.作为证券市场
基础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紊乱,普遍存在”一年绩优、二年绩平、三年绩差甚至亏损”
的现象,有些公司包装过度,上市不到半年便预亏预警,不少老牌绩优股也预亏预警,再加
上银广夏等事件的披露,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经过两年多的大牛市,市场已积累了很大的风险.以上海综合指数为例,从1999年初的
1,100点左右起步,到今年中的2,200点左右,上涨幅度达100%,而同期上市
公司业绩只增长了10%左右,明显缺乏基本面的支持.另据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中国81
%上市公司的股价脱离基本面运行,其中65%的上市公司股价被严重高估,市场风险越来
越大.
上市公司在业绩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圈钱行为却蔚然成风.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
130多家公司实施了增发或推出了增发方案.所有公布增发预案的公司无一例外地遭到抛
售,成为市场领跌品种.除时髦的增发新股之外,传统的配股和新兴的可转换债券也是狮子
大开口.迄今已有80余家公司实施了配股,且配股价普遍较高,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更显
得不合理,近期配股的哈药集团、浙江广厦等公司的认配率都很低.而截至8月28日,还
有36家公司推出了发行可转换债券的方案,计划融资280亿元左右.
一方面,新股发行上市把关不严,大大降低了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功能和效率.本来新股发
行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给人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发行价格和市盈率大幅提高了,进而提高了
二级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过度的再融资严重浪费了证券市场的宝贵资源,据统计,在已
实施过再融资的公司中,曾经或正被ST的公司有59家,2000年底出现亏损的有55
家.
另外,在2001年中期业绩预警预亏的上市公司中有四成多去年以来曾在证券市场上刚实
施过再融资.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相关的法律法规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缺乏信用、自律和
相互制约机制的过度融资行为必然加重投资者的恐慌心理,导致整个市场出现信心危机.
《摘自桥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