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证券市场发生结构性变化,下跌引发三大新格局(一) |
|
今年上半年,在中国股市”例行”每年一波大牛市行情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增长
明显放缓,美国股市在高位调整,道指至今仍在10,000点之上,而纳指则狂泻2/3.
最近,在国内外资本市场新旧问题和矛盾交织之下,中国股市也开始迅速大幅调整,市场本
身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股价结构的日趋合理、市场泡沫正在挤出、系统风险正在逐渐释
放、投资者的投资理念趋于理性化等等.这似乎预示着,中国股市已经开始了全方位的深刻
变化.记者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一些着名的市场人士.
从6月底到现在也不过2个月的时间,但在这短短的2个月里,沪综指狂跌了400多点,
重新回到了”5.19”行情的起跑点,使多方主力苦心经营长达两年之久的大牛行情毁于
一旦.
以往,管理层每逢市场出现大的波动,很快会在重要的媒体上通过”表态”的方式来调控市
场.针对本次自1998年以来出现的最大力度的调整行情,管理层却一直保持缄默.令不
少投资者难以理解:”为什么股市都跌成了这样,管理层始终没有利好推出?起码也该表个
态?”
天同证券的孟京认为,本次市场回落以来,管理层稳定市场的方式主要是用市场化、长期化
的手段.如超常规、加速培育以基金为主的机构投资者,以及控制新股发行速度、控制上市
公司增发计划的审批节奏等.以平衡”供求关系”来调控市场是目前管理层的主要手段.这
是证券市场成熟化、规范化、市场化的需要.
国有股存量减持和市场化定价的做法是投资者目前反应最激烈的,也是最期望管理层能够给
予重新考虑的.但即使是市场大跌,管理层的这一政策仍没有松动的迹象.这表明管理层对
原则问题抱以不妥协的态度,这与以往既定政策频频被市场走势所左右的情况是有极大变化
的.这一方面说明了”国有股减持以补充社保基金”是资本市场在成功辅助解决了”三年解
困国有企业”及国有企业改革后的既定国策,管理层的态度十分坚决;同时也表明管理层的
日渐成熟和对市场把握能力的充分自信.另外,也说明了目前市场的波动仍处于管理层认为
的合理的范围之内,没有牺牲主要目标以稳定大盘的必要.
此外,管理层之所以迟迟不出利好,这本质上表明管理层对现阶段的调控目标发生了重大变
化,由数量转向了质量,从短期目标转向了长期目标,如上市公司的规范情况、市场的泡沫
水平、违规资金链条的动向等等.特别是要将1996年以来市场中过度繁荣积累的许多问
题进行彻底清算和解决,即”正本清源”.而这一过程事实上本身就是一个挤泡沫的过程,
必然要以指数的调整为代价,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推出利好与调控市场所追求的长期目标显然
不相符合.
到本周二为止,大盘6月以来的累计调幅高达20%,应该说市场系统性风险的释放虽不完
全但还是比较充分,然而个别股票的高风险仍然亟待进一步释放.在大盘的下调过程中,老
庄股的跳水一直是条主线.年初的中科系、亿安系的跳水似乎还属于跳水”先知先觉”一族,
接下来就是6月的大连国际,再到7月的东方电子等老牌科技股板块,但非系统风险的释放
”恶梦”并未结束.银广夏事件再度成为导火索,走势不起眼的麦科特、三九医药违规事件
接连引爆,揭开了新一轮的非系统风险释放序幕.
(待续)
《摘自桥讯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