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视    市场新闻    栏目荐文    市场调查    市场文化





昔日华尔街基金经理 今朝上证所高级顾问(上)


  刘哮东(James Liu)从来没有回避过挑战。他在中国中部的河南省度过了童年,当时正值文化 大革命期间,他的父母双双被捕入狱,後来又被送往一个农场劳动,在哥哥的帮助下,他独 立生活,自己完成了学业。

  20年後,他已经是位於纽约州的纽约州立大学的物理学助理教授了。为了成为一名基金经理 ,他刻苦钻研教科书,从华尔街的金融运作方式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但是今天,现年41岁、削瘦而结实的他正面临着也许是生平最严峻的挑战:作为上海证券交 易所(Shanghai Stock Exchange)的执行副总裁,已经加入美国国籍的刘正在尝试把中国国有 股票市场转变成真正的资本主义的工具。这一变化对於中国经济将具有深远的影响,它要求 政府官员在思想方式上作转变,在过去十年间,这些政府官员一直把股票市场作为为他们量 身定做的实施政策的工具,而不是奖励私营企业的一个融资场所。

  因此,刘哮东正在进行一项艰钜的任务:说服中国的证券监管者(包括他自己的上司)废除 由来已久的、干预中国股票市场的传统作法。他每天都和这些人打交道,通常是通过远程电 话会议与远在北京的最高层官员交谈。尽管这一过程缓慢,但刘哮东的建议已逐渐在高层监 管者中获得了支持,这有助於推进消除北京对股票市场控制的重要改革。

  长远的目标

  “我的主要工作是战略策划,”刘哮东说,他坐在位於上海证交所的办公室里,在这里可以 将中国新兴的金融中心--浦东的心脏地带的景色尽收眼底。“当我开始在这里工作时,还看 不到中国股票市场的未来。我的目标是要改变这一切。”

  北京求助於刘这一事实本身从某些方面反映了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严重缺陷。尽管迄今为止 中国股票交易市场运作已经超过十年,但市场监管仍很宽松,股价操纵现象很普遍。这两大 问题阻碍了股票交易市场上资本的有效分配。

  北京开始掀起聘请外国专家的高潮始於两年前,刘是第一批受聘的外国专家之一。中国决定 聘请刘这样的人士也反映了政府在解决金融业问题方面的进一步开放态度。比如,刘是唯一 在中国担任高级职位的美国公民,他每天看的文件中有很多属 密文件。这使他处在一个尴 尬的境地:他和所有在中国的外国人一样,不能参与政策制定,他的作用更多的是作为顾问 ,而不是政策制定者。确实,对中国来说,聘请刘哮东这样的事也要求有主管国家人事的共 产党官员曾庆红(Zeng Qinghong)的签字。

  像这样的官僚主义,再加上刘担心他在交易所的工作会受到政治上的干扰,几乎使他放弃回 到中国的念头。毕竟,1998年中国驻纽约领事馆的官员在一次就餐时向他提起回国服务的话 题时,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在他们位於新泽西州的家里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此外,刘说, 他当时在华尔街一家大型对冲基金公司任基金经理,但具体细节他没有说。

  但接下来的几个月,他开始接受回国的想法,他感觉到这是指导中国证券行业进行重要改革 的好机会。而且,那样他也可以离年迈的双亲更近了,自从1981年到美国後他就很少见到他 们。而且,他还想让自己的孩子有机会学习中文。最後,“中国政府的一个很高级别的官员 ”直接向他发出邀请,这终於使他下了决心。“我不能拒绝这位高级官员,”他说,他拒绝 透露这位官员的名字。因此,他在公司请了假,他打算最终还要回到公司。

  高层人士希望他接受上海的工作邀请,这使刘回忆起了他离开中国後这20年来生活中发生的 诸多变化。刘说,他年轻时嗜书如痴,高中毕业後,他进入了当地的一所大学。21岁那年, 他获得了在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攻读物理学的奖学金,但他花了近一年时间 才获得政府官员签发的护照。

  他仅仅在20多年前到过一次上海,1999年底,当他来到上海就职时,他为展现在眼前的飞速 变化感到震惊。高架道路和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为了城市建设,整片整片的住宅区被搬迁。 美中不足的是股票交易所的状况,那里充斥着低质量的政府企业,价格操纵的现象比比皆是 。他开始认识到,在很大程度上,问题就出在:北京数年前决定,利用股票市场作为摇摇欲 坠的国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待续) 《摘自道琼斯》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