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视    市场新闻    栏目荐文    市场调查    市场文化





8月下旬就会展开升势


   市场在一来几乎乏善可陈,从盘面的弱势特征来看,大盘似乎有反弹结束重新探底的可能,今年后几个月真的就没有一出好戏可唱了吗?其实,就股指而言如今的焦点问题就是两个,一个是大盘的底在哪里?第二个就是年内还有没有行情?笔者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就目前的股指的情况来看,无疑还是处于寻底过程中,如果单纯从市场的技术层面分析,是很难得出令人信服的答案的,虽说一周来几次的地量给人一种多空平衡的感觉,但毕竟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技术底”在中国股市并不适用。那笔者对后市乐观的依据是什么呢?

   记得在99年5月初,市场极度低迷,由于有基金跌破净值,所以发行价1.01元的新基金上市后的开盘价只有0.99元甚至更低,但没等空仓者高兴多久,5。19行情启动了。就此,有些市场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看似偶然的必然:一级市场的筹资功能岂容威胁,政策取向岂容受挫。

   证券市场的作用、功能已经为高层所熟识,但存在的风险也受到了重视,因此,在规范中发展成为主基调,大盘的下跌在政策层面上看确实找到了依据,因此,许多空头认为大盘的大趋势已经改变也不无道理,毕竟我们股市还是个较为地道的政策市。“中庸”是我国政治哲学的精髓理论之一,凡事要有一个“度”的问题,而如今的市场状况笔者认为就是典型的“过犹不及”。因为,管理层的目的是旨在不影响市场筹资功能的前提下,挤掉泡沫,降低金融风险。而如今,哈药集团、春兰股份配股、增发遇到的尴尬局面和中石化上市后的较低定位,已经提醒管理层股市的基本的筹资功能正在受到威胁,政策是否会因此有松动呢?其实,降低如今高市盈率所带来的系统风险有许多办法,适当反思一下搞得“民怨沸腾“国有股减持的方式方法,就可以找到通过降低减持价格,形成除权效应的降低市盈率的合理方式。罗哩罗嗦了不少,回过头来总结一下笔者的观点就是:筹资功能受到威胁时,恰恰是底部形成之际。

   股指要上攻,必然需要引导力量来发挥作用,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各类机构的情况。就大家熟悉的证券投资基金来讲,今年可真是“喝凉水都牙碜”,指责、非议铺天盖地,谁让你的业绩上不去呢?如今的境地更危险,许多基金净值已经跌到面值水平,下半年如果不“扑腾”一下,那到了年底可更是颜面尽失。因此,下半年手头已经握有重金的基金经理们肯定不会闲着。再来看一下券商和所谓的私募基金,除去少量的自有资金外,它们的融资成本较高,年底面临分红和资金回流的压力更大,上半年大多属于微利或亏损状态,下半年如果不有所作为,相对于投资基金恐怕就不是面子上下不来台那么简单!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机构有较大的做多欲望的结论。另外,本周的一个巨大利好消息就是证监会已经批准首家开放式基金成立,而且命名为华安创新的这家基金就定于九月很快推出,这不但掀起了公募基金的第二次扩容浪潮,同时,也是对业绩不佳的投资基金和其它机构策动新的行情的一个巨大的鼓舞,相信,大盘在8月下旬就会展开升势。

   广州万隆 王震宇 2001.8.17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