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贵品 新疆屯河股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联系电话:0994-2350108)
朱新礼 汇源果汁集团总裁 (公司联系电话:010-60483383)
一个生在天山脚下,一个长在沂蒙山中,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的人生历程。然而,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两个远隔千里的企业家终于走到了一起。
嘉宾风范
何贵品年轻时的想法:不瞒你说,我们班50多个人,有两个党员,我是其中之一,那时候60年代初,党员起带头作用,那个时候那艰苦到那个地方去,像我们来的16个人,大部分都是班干部,党团员,一般普通学生都不愿意来。从我自己角度来讲,我目前来讲,我找这个位置还能做出事,你比如当时在来讲,83年水利局搞这个水泥厂的时候,我是自己来的,我就想一天在机关里头一天忙到晚,好像没有什么形状似的,下来做一些具体的事,就比较具体,做一件就能看得见摸得着,所以当时我就自报奋勇下来承担水泥厂。
朱新礼年轻的时候梦想:年轻上学的时候最想去当兵,当兵能指挥千军万马,去打胜仗,我这样去做,我感觉我无愧于这个时代,因为我有这个使命感,有种责任感,我去做我现在的事。
朱新礼那时的感觉:中国这个企业家太少了,中国的政府官员太多了,可以说到处是政府官员,我想一个优秀的人才,他要在优秀的人堆里就很难施展自己的才能。如果一个优秀的人才在缺少人才的地方,他可能更好地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就辞去了政府部门的工作,因为中国不缺的是政府官员,中国缺的是企业家。
播出文稿
何贵品 朱新礼——璧合之举
记者印象
一、初识新疆屯河公司的董事长何贵品和北京汇源公司总裁朱新礼,他们并没有给我留下十分深刻印象。但随着采访的深入,从他们的身上,我逐渐地感受到一种广阔的胸襟和一种人格的力量。
驱车从乌鲁木齐出发,一路所看到的尽是广袤的戈壁滩,给我感觉是一种贫瘠和一种荒凉;但当我们走进兵团农场,走进维族人的果园,给我的感觉却是这里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在我们同农场职工和当地维族群众的交谈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番茄也可以撑起一片天”,屯河实施“红色产业”发展战略,的确是造福了一方。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屯河的董事长何贵品,他今年已经64岁,1962年从东北农学院毕业来到新疆,这半辈子都扑在了屯河水泥厂。如今让他放弃水泥厂,转而进入果蔬饮料行业,从感情上说,他的确难以割舍,从个人角度讲,他今天所做的很有可能只是“替他人做嫁衣裳”。然而,今天的他仍然忘我地工作着,究其原因,或许就是他自己的所说的:“我只想做出一个又强、又大的企业,在国际上有个位置”。
而汇源的朱新礼,八年前,由一个国家干部下海经商,从一文不名,到今天拥有十五亿的资产,应该说也是冒着极大的风险,经历了无数的磨难才有了今天。而如今,新疆屯河公司与北京汇源公司共同组建了一个合资企业,控股权是屯河一方。作为汇源的创始人朱新礼有没有可能有一天会大权旁落呢?就这个问题,记者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询问过他,但他的回答只有一个:我从来没有想过我在不在,我只想做一个“大汇源”。
记者曾问过何贵品和朱新礼一个同样的问题:你的理想是什么?两人均回答:没有什么大理想,只想把企业做大。或许正因为两个人都有这样一个共同的目标,才有了今天的屯河,今天的汇源,以及屯河与汇源之间的合作。正是出于对两位主人公的切身感受,记者在最后一段解说词中这样写道:一个生在天山脚下,一个长在沂蒙山中,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发展历程。然而,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两个企业家终于走到了一起。
二、人们常说:电视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的确,在这次采访中我再一次体会到这一点。应该说,这个选题是十分好的,也应该包含更大的信息量。比如从屯河方面来说,它打造“红色产业”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企业进行的产业转型,拓展了企业的生存空间,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二是对区域经济起到了整合作用,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造福了一方百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十分突出的。记者本来设想,对地方官员和当地百姓进行采访;对企业的员工进行采访,通过方方面面的采访和对整个产业目前的基本状况的分析来说明,屯河的转型以及与汇源的合作是一种必然趋势,是中国企业做强、做大的一个有效途径,从而为受众提供一个如何发挥地方优势,将区域经济融合到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当中去的一个典范。而对汇源来说,要想从一个传统企业迅速地发展壮大,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在即,中国企业面对的是实力强大的国外企业,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相互融合更显得至关重要。因此屯河与汇源的合作是大势所趋。正因是出于这种考虑,节目最初的片名是“何贵品、朱新礼――殊途同归”。如果这个节目这样做的话,带给观众的信息和启示或许会更多一些。
但遗憾的是,由于播出时间的急迫和节目时长的限制,这个节目只能是“点到为止”。在这里,我只能向给予我们厚爱的广大观众表示深深的歉意!(李志勇)
制片人语
这回说的是一个水泥和果汁殊途同归的故事。
编辑的思路还是清晰的,“理儿”是谈清楚了,估计可以在主任那里得到“同意播出”四个字。
也许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天山脚下做水泥的和沂蒙山中压果汁的两位老板,就象两条平行线,看着让人有点着急。
如果重新分配一下“戏份”,做水泥的、做果汁的一个为主一个为辅,也许会好看一些?
——施伟(主编)
老手法,新话题,因为被采访的人的时间约不到一起,故沿用了过去的采访,夹叙夹议的手法。
故事的脉络(事件)是清楚的,叙事也有层次。
不足(或给人不清楚的)是由于两个人的篇幅有限,疏漏了朱新礼下海后成功的“原始积累”,同时对屯河上市公司与朱合作的5亿多换产权是现金还是资产置换没说清楚,经济节目一定要说清与这种合作有关产权、资产、份额、合作形式等既属概念又属实践的问题。今后要忌取之。
——王少华(制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