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栏目介绍     主创人员     有关卖点         



《管理变革》系列之一:流程再造


  嘉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陈剑教授

  汉普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顾问张后启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王晓岩

  本期话题:

  据说在美国,有一家企业曾经在本企业内部做过一个调查,为了购买一节价值3美元的电池,这个企业的一套手续下来以后,发现它的成本,管理成本组织成本加起来一共付出了100美元,这是为什么?

  主持人:观众朋友们,大家春节好,给大家拜个晚年,新年新气象,从今天开始,我们《商界名家》栏目将会在接下来的三天里,给大家推出一个系列节目《管理变革》,今天我们探讨第一个话题,流程再造。坐在我身边的三位是今天我们特别请到的嘉宾,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坐我身边的这位是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首席信息官王晓岩女士,欢迎王女士,你好,王女士身边的这位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陈剑教授,欢迎陈教授。陈教授身边的是我们《商界名家》的老朋友了,汉普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首席顾问,张后启先生,欢迎张博士。三位可能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当中,但是我们今天要讨论一个相对严肃的话题。我找到过这样一个案例,据说在美国,有一家企业曾经在本企业内部做过一个调查,为了购买一节价值3美元的电池,这个企业的一套手续下来以后,发现它的成本,管理成本组织成本一共付出了100美元,这两个事实数据相比较来说,给人一种非常刺激的直觉。

  主持人:王女士,能不能给我们谈一谈,在联想这样一个国内非常著名的IT企业的内部,要买这样的一节电池,大概得花多少钱?

  王晓岩:在联想,早期的时候,公司规模小,而且我们公司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才成立的,所以我估计早期还是比较迅速的,就是说谁想买,然后他就去买,买完之后给上级报销就行了。

  主持人:说买就买了。

  王晓岩:说买就买了。但是这时候也很随意。

  主持人:没有制度化。

  王晓岩:没有什么制度化的东西。那么,到了1994年、1995年,这些年公司规模发展壮大了以后,可能不是会像刚才那个例子这么极端,但是确实流程也很漫长,我们计算了一下,我记得在1999年,我们的一个员工反映,他出了一次国,研发人员出去开会,开国际的会议,回来报销他一共用了4个半天,结果报销还没报成。

  主持人:还没报成?

  王晓岩:还没报成,是这样一个环节。

  主持人:那这个研发人员肯定很生气。

  王晓岩:对,很生气,所以在半年总结会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意见放到网上,贴到网上,我们内部的一个BBS帖子上的。而且好多员工都有共鸣,都觉得这个报销,采购,领办公用品很麻烦,买研发的一些辅助材料也很麻烦,都引起了很多共鸣。

  张后启:我们汉普在2001年,公司内部抱怨的一个焦点就是这个报销,几百个员工,经常在项目里面,大家说我这个怎么办呢?财务人员天天被顾问骂,说怎么搞的,数字也对不上了,报销一报就是一个月,把单据寄回来以后,要一个月才能完成一次。财务人员说我天天加班加点天天去做。结果没办法,(所以)到2002年初,(我们就)集中精力解决这样一个流程的问题。

  张后启:我想在学校也是一样。

  陈剑:报销的事情反正对老师来说,经常也是比较痛苦的一件事情。手续繁琐就是它关键的问题,在于分工的问题,在于职能划分的问题,就是说,没有关注报销这件事本身的基本流程。

  王晓岩:所以我觉得,可能咱们国内的企业没有算这笔账,要是算了这笔账的话,就会发现虽然数字没有这么大的差,也就是报销成本没有那么大,但是肯定有很大的成本在报销流程里面。

  陈剑:我觉得很多企业没有算。

  张后启:没有算,时间本身就是一种成本,起码你做一件事情要去反复协调,要来回反复跑,没有考虑这种时间成本,而很多企业更多的是关注直接发生的成本,比如说我去采购,一笔业务的采购,可能要出差,可能花多少钱,然后是直接采购这批物品要花多少钱,他往往会忽视其它方面的一些费用。

  主持人:陈教授你觉得这样的事实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100美元和3美元相差太大了。

  陈剑:传统上我们在管理企业的时候,主要是按照劳动的分工,以职能来划分各个部门,那么这种完全按照职能式的分工,使得很多事情就在部门之间排队,或者扯皮,或者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就造成了一个非常小的事情,可能要花很多的力气,在部门之间互相地踢来踢去。

  主持人:不管大家有没有意识到的一些普遍的情况,应该说像联想这样的企业,还是比较善于发现问题和总结经验的,但是我们很想问一个问题,既然这么传统的制度安排,会有如此这般的弊端,为什么直到最近几年,大家才开始关注流程再造,之前为什么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陈剑:关键是市场的变化,因为传统的市场比较稳定,那么流程是固定的,所以它的职能分工效率就高。

  主持人:就是说,它可以适应当时的市场需求。

  陈剑:对,现在的市场是波动的,是变动的,那么流程也是在不断地变动,你要是不以流程为核心,那么不同的问题,就在不同的部门之间造成的,我们叫交易成本,就非常高。

  王晓岩:你看前几十年的产品多半是供不应求的。

  陈剑:只要你能生产出来,就卖得出去。

  王晓岩:对,所以它变化小,响应速度不是最关键的。而现在,一个是(因为)市场的变化大,另外是(因为)客户的需求,整个是一个买方市场,客户的选择余地非常大,如果你不能够快速低成本地响应,你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这是刚才谈的重要的一点,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是,流程再造和IT(信息)技术有关,如果IT(信息)技术没有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手段支持这个部分的,也就谈不上流程再造,因为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责是相对静态的,大家之间的沟通多半是通过电话,好(一些)的是用传真,过去是靠信件去沟通,这样的话,速度慢的时候,也就体现不出来这种压力,但是现在,你刚才谈到。

  主持人:现在就不行了。

  王晓岩:现在就不行了。

  张后启:陈教授刚才谈的那个效率,实际上是以职能为导向的效率,是操作效率,亚当斯密当时提出了劳动分工,跟后来把管理人员按照劳动分工的这样一种职能分工(一样),注重的是一种操作效率,而现在,注重整个企业面向客户这个流程的效率。

  王晓岩:我可以举一下联想的例子,联想在1997年之前,我们一直在搞岗位责任制,实际上就是刚才他谈的,按职能分工,比如财务应该有什么样的职能,售后服务该有什么样的职能,研发该做什么,每个岗位该做什么。后来发觉岗位定完之后,部门和部门之间的接口就成问题了。

  陈剑:就出现一些卡。

  王晓岩:对,模糊地带。大家互相推诿,或者互相重叠,就(发生)这样的问题,所以我们试图想把这个接口的职责说清楚,结果发觉越说越麻烦,最后发觉,现在的企业不能按部门职能来划分,一定要以客户需求为拉动,以上游的供应厂商为链接条件,在全公司树立流程,我们最早树立的一个流程就是产品的立项,开发,上市,整个流程,我们发觉,其实公司的部门之间是靠一个流程来传动的,这样才能有真正的效率,而不是把部门的职责界定得很清楚,因为市场是变化的。

  主持人:我们查到哈默博士当时对流程再造有一个非常权威的解释,他说,流程再造是要通过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根本性地再思考,和彻底性地再设计,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等业绩方面的富有戏剧性的业绩改善,但是现实的问题是,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显示,国际上施行流程再造的企业,它的成功率大概只有20%,有80%的企业并没有获得戏剧性的业绩改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陈剑:二战以后,美国企业一直非常有优势,那么后来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给美国企业造成的压力非常大,所以当哈默提出这样一套理念以后,许多企业都非常振奋,有许多企业试图用它解决问题。

  主持人:他们看到了希望。

  陈剑:认为他们可能会在一夜之间真的就有一个非常戏剧性的变化,那么大多数,或者大型的企业都开始接受这样一种力量,但是实施的效果呢,就像你说的,不是非常尽如人意,这里面,哈默本人也有一些总结,他认为,大家首先对这种理念的理解上可能还有不到位的地方,因为毕竟流程再造是一个新的东西。

  陈剑:当然也还有它本身的,就是BPR(流程再造)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BPR(流程再造)更多是一种管理的理念,它很多地方的操作性并不是那么好,所以在实施的时候,就需要很大的艺术性或者相当的策略性,或者实施的一些技术性的问题。

  主持人:有这个环境依赖性。

  张后启:很多咨询公司就设计出来了,BPR(流程再造)怎么做,企业怎么去实施,但是这里面也有很多人没有搞懂。

  陈剑:对。另外这种相当于一个管理的方案,它很难按部就班地像数学公式一样,哎,1+1就是2。

  主持人:标准化的流程。所以显示出来的成功率实际上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高。

  张后启:对。

  主持人:就是在这个戏剧性的改变上,我想可能大家的争议比较大,因为戏剧性嘛,大家总觉得是出乎意料的,那才叫戏剧性,不然不戏剧。

  王晓岩:我想补充一点的含义,就是大家不要把BPR(流程再造)看成是一个特别神奇的,特别灵丹妙药性的东西。

  王晓岩: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其实企业的业务流程再造,是解决这个企业的管理和效率的问题,对于企业的管理和效率的改进,

  就像一个人有了慢性病,用中药疗法一样,你不能指望它一天就能奏效,但是一定要坚持,在于持续的过程,所以我们的实践体会是,流程再造,首先要把你的业务,它现在是怎么做的,把它梳理清楚,描述清楚。描述完了以后,你再看问题在哪儿,可能你会发现一大堆的问题,但是在这些问题里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企业当务之急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木桶盛水取决于短板在哪里。

  王晓岩:对,木桶盛水多少取决于它的最短板,所以你首先要发现那个最短板。最短板解决了,你会发现新的短板,然后经过这样几个循环的过程,持续的过程,就会完成业务的不断优化,所以更准确地说,业务流程的梳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的过程,很难完全从根本上做到。

  张后启:其实就是说,BPR(流程再造)后面到了90年代的后期,实际上有很大的改变,要想让业务流程重组或者流程再造,达到这样一个预期目标,那么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没有IT(信息)系统和ERP(流程再造)这样的系统,对手工流程的一种创新,来支撑一种高效率的(办公),包括我们在前面所谈的员工的这种(报销),这种流程的改造,现在手工就是那种流程,那么如果没有这样的IT系统支撑,就达不到这样一个业绩,这样一种效率,就没有这种费用的戏剧性的改变。

  主持人:是不是没有IT信息技术,就不能做流程再造?

  陈剑:其实也不是,不完全需要用IT信息技术的,比如说像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快速响应市场,比如说织毛衣,做毛衣,传统上织毛衣就是要各种颜色的线买好,然后再去织出各种花样。

  主持人:这个不用给王总解释,她一定懂,您懂吗,王总?

  王晓岩:我小时候织毛衣速度还挺快的。

  陈剑: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市场上花色的变化,流行色变化得非常快,你很难预测今年是红色流行还是绿色流行,那么有很多,特别是一些国际上领先的企业,像贝纳通就是先把毛衣织出来。

  主持人:什么颜色的?

  陈剑:没有颜色。

  主持人:白色的。

  陈剑:然后根据市场的需要,把它印成各种各样的颜色,从局部的角度来说,它肯定是不划算的,从工艺的角度来说也是没有道理的,但是从全局的角度讲,它的速度很快,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很快。

  主持人: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问问王女士。我记得有一篇报道指出,联想在成立之初,正好有一个学者去做考察和研究,因为联想当时还算是一个新的机构,运用新的组织模式。他回来报告里写的是,联想的内部是惊人的混乱,但是联想却在创造惊人的效益,您说那个时候,联想要做BPR(流程再造),它可行吗?

  王晓岩:我想那个时候,您说的情况是在90年代之前,就是80年代联想刚创业的头几年,因为大多数创业型的企业,都有这样的特点,就是主要领导人的精力都用在开拓市场方面,用我们柳总(柳传志)的话说,因为你要“抢棒子”。

  王晓岩:原始积累,你要是没有开拓市场,你就得不到生存的空间,但当你抢到大量的棒子的时候,如果你没有在管理上下功夫,没有夯实企业内部建设的基础,这些棒子就都会烂掉了,所以柳传志说,管理就是理棒子,这个棒子北京叫老玉米了,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

  主持人:联想是在哪一年开始理棒子的?

  王晓岩:我们应该说是在90年代就开始非常重视这些事情了,柳总(柳传志)在90年初就谈到了管理的三要素,叫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那带队伍里头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规范流程,这是我们一个基础性的工作。

  王晓岩:所以我们从供应链管理的角度,去优化我们的流程,我们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去优化我们的流程,再造我们的流程,因为我们原来没有经历过产品这样一个角色,然后从产品设计这个角度,通过设计流程去优化。联想在 90年代后期的高速发展,一定是得益于我们在这个阶段对管理的重视,如果我们还是停留在您说的,联想早期这种惊人的混乱,惊人的效益的状态的话,那肯定不会有今天的联想。

  主持人:但是联想呢,应该说,很多人也认为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案例,IT企业,一个蓬勃发展的市场,对于中国更多的传统制造业或者服务业的企业、中小企业来说,他们跟BPR(流程再造)的亲密接触的机会有多大呢?

  张后启:我们做过一家企业,总共有25个人。

  主持人:是吗?

  张后启:这个企业的老总是从国外回来的。

  主持人:也来做流程再造?

  张后启:他是美国的一个博士,回国来创业了,做的是一个宽带企业,他有技术,然后就做了一个产品,然后产品在国内生产,然后就推向市场。在公司成立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买了一套ERP(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系统),有一套系统,但是ERP(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系统)的关键是,我们这个企业开始成立了,我到底要做哪些事,要什么样的流程,设什么样的组织架构,他从一开始就把它规范,把它全部体系化了,然后把ERP(企业内部资源管理系统)同时上。

  张后启:所以他说,我的企业从一开始起步就是规范地去走,这是一个很小的企业了。

  主持人:我们谈话的内容还都是在经济领域,或者在企业范围内,我们有一个网上的朋友提出了他自己的一些见解,我们待会来讨论一下,他说生活当中的很多事例,似乎也跟流程再造有关,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网上的建议。

  主持人:欢迎继续收看《商界名家》,关于企业流程再造的话题。其实企业的流程再造是我们今天讨论的主要内容,但是有一位网友说,流程再造似乎并不局限于企业范围内,比如说他提到一个生活中的例子,他到医院去看病,他挂号排队,看医生排队,划价排队,交费排队,取药排队,这是不是也存在一个流程的问题?

  王晓岩:确实。

  陈剑:实际上医院也是一种服务性的企业。

  主持人:还没有脱离企业。

  王晓岩:现在大家都知道电子政务,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一个热点,其实电子政务的第一点首先还是一个流程问题,有了流程的优化才行,比如说企业,你要注册公司,你得找到工商局,要做进出口,你得找到海关,税务,你又得和税务局去打交道,实际上如果一个社会的电子政务做得比较好了,其实可能就通过网上或者是在一个地点,把所有这些流程就都能做下来了,但这些过程一定要先有业务流程的优化、再做这样的工作。

  主持人:哦,我们现在在很多城市都可以看到有“一厅式”的办公地点。

  陈剑:对。

  主持人:里边有(工商登记,税务等等)这些方面的审批,到一个地方就可以办理了,是不是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王晓岩:其实这就是一个流程再造的一个例子了。

  主持人:又找到一个案例。

  张后启:所以在今天,电子政务热起来的时候,实际上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电子政务的本质就是流程的重组,再造。

  陈剑:实际上是再造政府的业务流程。

  主持人:我们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回家每天穿衣做饭,有没有也牵扯到流程再造这些思想的,我们能不能学习一些,来提高我们生活的效率?

  张后启:比如每个人做菜,在做任何一道菜的时候就是一个流程,做“宫爆鸡丁”的时候,你肯定是先把油烧热了,把花生米炸熟了,然后再放出来,然后再放油,先把油放进去,再放鸡丁,鸡丁进去再放花生米,然后再放调料,最后出锅之前可能再放各种味精,这样就是一个流程。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