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罗晓芳
嘉 宾:李 伟 华夏证券债券部总经理
主持人:关注股市冷暖,探求投资之道,欢迎收看《今日证券》。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又一次提出:分流储蓄,发展资本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那么今后是否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发行企业债券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呢?面对越来越多的企业债券投资者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投资风格的企业债券呢?选择企业债券投资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今天的特别关注让我们一起走近企业债券。为你请到的嘉宾是华夏证券债券部总经理李伟先生,你好!欢迎你。
主持人:李先生我想请你介绍一下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发展的情况?
李 伟:企业债券首先是一个债券融资的工具,它们是跟股权融资相对应的,我们通常所谓的发行股票,实际上是一个股权融资的行为,除了股权融资的行为,对应的最大一种行为就是债券融资,但是一般投资者不太了解债权里有两种,一种是间接债权融资,所谓向商业银行进行贷款,这是一种典型的间接债务融资。还有一种就是刚才你提到的企业债券,这是一种直接债务融资,也就是说向社会不特定的投资者用债务的方式进行融资。
主持人:我这里有一个数据,就是在去年美国有1200多家企业发行企业债券,而只有200多家发行股票上市,而在我国这个数据好象正好相反,就是说在美国发债的企业的多于发股票的企业,而在我国是发股票的企业多于发债的企业,大大的多于发债的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李 伟:其实这种现象本身也是属于一种正常范围,我们知道美国在国际上是最有代表性的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国家了,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再融资包括这种债券融资的总额肯定是大大的多于股权融资,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发行的次数,象你刚才提到的1200家、200家的事,从金额上来讲,再融资就是说公司债券的总额在美国一般情况下近几年都是几千个亿的水平,比如2000~5000亿美金这种水平,应该说在国外或者成熟的资本市场的国家,债务融资一般达到股权比债权大到2~5倍,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国家,我们都知道我们整个的资本市场的发育如果标准来说是在90年代以后,仅仅10年的历史,发展前期主要是对股权市场,也就是股票市场,主要是做这一块的工作。那么10年来,应该说我们的上市公司从数量上也增加多了,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发育起来了,确实由于我们有更多意义上是偏重股票市场,可能债券市场少一点,相对来说发行股票市场的完整和完善,从发行的数量来说,整个债券发行的数量可能每年不到100亿人民币,但是股票我们去年前年上1000亿元人民币。从下一步来讲,我们的市场要发展,包括中国的资本市场也要发展,这两年各方面学者、专家、部门、市场人士也积极在呼吁企业债券市场或者叫公司债券市场,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发育,而且应该是达到发育。
主持人:你刚才说了一个非常好的前景,可能很多的证券投资人都比较担心,如果大力的发展企业债券的话,当然对于我们国家金融产品的结构来讲是一个好事情,是一个平衡金融产品布局的一个好事情,但是会不会影响到二级市场的资金的问题,会不会对A股市场直接造成一个资金分流?
李 伟:我个人并不是很同意这种分流的概念。
主持人:为什么?
李 伟:我们认为首先一个,金融市场好坏或者发育好坏很重要的一个评价就是说金融产品的丰富多彩,我们知道一个股权和一个债权,一个是股票,一个是债券,在全球的资本市场是很重要或者说是最重要的两个金融产品。在中国,我们也看到了股票市场10年的发育还是比较理想或者正在发育之中,但是债券市场相对来说是落后了。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从产品结构上就应该从头开始发展债券市场,可以说债券市场要发展,势必有一些债券投资要产生,但是这个债券是从哪里分流出来的,是从股票市场分流出来的,还是从其它的资金市场分流出来的,很难界定。
主持人:如果我们拿去年作一个例子来讲,应该说去年企业债券发行大概有100亿的金额,那么这个金额我们可不可以统计一下,有多少机构在买,有多少投资散户在买,他们占的资金比例各是多少呢?能做一个测算吗?
李 伟:债券投资,中国由于有它特定的历史渊源,早些年发行的一些企业债券,一般来说是中短期产品,有3年期债券、5年期债券、甚至1年期债券,当时投资品种主要是以个人为主。这两年,随着国内的不断降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开始在用企业债券的方式进行筹资,那么现在市场也接受一些中长期产品,中长期产品包括7年、8年、10年,甚至15年的,所以说一些机构投资者对这种中长期的债券比较感兴趣,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可能在下降。这两年机构投资者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去年债券市场和前年的债券市场绝大多数是机构来认购企业债券的,最高比例可能达到80~90%这么多的比例。
主持人:我们说到走近企业债券,投资者可能非常关注一个问题就是说我购买企业债券,究竟能够得到多少回报,我们比较一下银行的储蓄存款,比较一下国库券,再比较一下股票的收益,能给投资者什么样的投资回报?
李 伟:我们知道最朴素的一个原理就是说高收益、高风险,那么国债,它的安全性肯定要比企业债券或者叫公司债券高得多,反过来说国债的收益水平肯定要比企业债券要低一些,这在全世界和在中国,都是很正常的。所以说我们对投资者的考核,就是说你对债券本身也要进行一个风险的评估,你要相对比较高一点的收益,你可能现在去买企业债券,那么要低一点收益你可能去国债,甚至你觉得买国债也很麻烦的话,你最简单的一种办法可能就是把钱存在银行里头,这种收益的差异实际是体现在产品的风险度的差异上。
主持人:刚才你说到这个风险度,我们知道国库券是国家现金,那么企业债券就是企业现金,我们看到已经发行的中移动、中石油或者说宝钢都是个人企业,很多投资者对于将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债券的偿付能力会有一些怀疑,它要是还不了怎么办,怎么样来约束企业它的偿付能力?
李 伟:这个问题是债券本身属性最重要的一个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全球的问题,中国的投资者担心企业债券到期是否偿付,国外的投资者也担心到期能否偿付的问题,这里在某种意义上有一种被动投资的概念,但是也有一些可以主动进行判断或者投资的一些选择。比如你对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对企业评级的动态分析,对企业经营性收入的一些分析等等。我们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点,就是债券在某种意义上不可能是100%保证你到时候一定及时还本付息的,个人投资者对这种风险意识现在还淡一些。比如去年国外市场,象美国市场上大量企业发生了违约的事件。所以我们认为,企业债券固有的风险就是它违约的风险,这是客观存在的。你可以用你的一些判断或分析,来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现象,这是一种市场化的行为。我要提醒国内的投资者,买债券确实有违约这种风险,但是在新兴国家,比如中国是典型的新兴市场国家,我们国家也注意到这种现象,所以说现在发行主体的选择上还是比较注意的,政府也在某种意义上培育市场,所以前提是选一些资质比较好的企业,大型的企业或者偿还能力比较强的公司来发债,这也是很正常的。
主持人:其实我们投资者比较关心的就是发债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有很多投资者说,很多上市公司就是想圈钱,配股配不了就增发,增发不了就发债券,这种说法是不是一种误会,到底发债需要什么必备的条件?
李 伟:我们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身也是在发育的阶段,上市公司筹资的动机,或是考虑的因素,并不是很好判断的,不排除有圈钱的动机或者目的。但是对投资者来说,要从监管或者信息披露这个角度上来进行一个判断。如果企业符合发行债券的条例,它可以进行申请、发债或者是进行各种再融资的行为,但是作为审查机关或者投资者来说,你要认真的进行评价和选择。据我们所知,企业债券有一系列的标准,比如说3年盈利,比如对资产付债率有一些要求,比如对每年的利润,可以支付一年的利息等等。去年上市公司发行了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可以说是公司债券的一种,所我们所知,上市公司在国内发行可转换债券,目前从要求来说比增发、配股都要高。从这种内容上或者成绩来说,也体现这种新兴的产品或者工具运用过程中,要最大意义上保护投资者的一些利益。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李伟先生,观众朋友我们就企业债券请李伟先生谈了一些关键和你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以后我们将会继续关心企业债券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