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罗晓芳
嘉宾: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系主持人任
李仁华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经营部资产处置处处长
主持人: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从1999年的11月开始洽谈渝钛白的重组事宜,历经两年多时间,这里面我们相信一定包含了许许多多的艰辛和感慨,那么长城管理公司李仁华先生一直参与整个重组过程,今天来到我们演播室,我想问问李仁华先生在整个重组过程中您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呢?
李仁华:要说感触的话,我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说如履薄冰,怎么说呢,就是说渝钛白的重组每一步都充满了变数,而且每一步都有失败的可能,渝钛白能走到今天,我觉得非常的不容易,现在渝钛白能够重新恢复上市,我也由衷的感到欣慰。
主持人:我从您说话的语气里面就感觉到如履溥冰的那种感觉,当时是不是象过了河了卒子一样,只能往前走,没有退路了,只能成功,不许失败是吗?
李仁华:对。可以这么说。
主持人:可以这么说。
李仁华:对。我们曾在公司多次这么说,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主持人:就是渝钛白在市场上因为长期以来两年多被PT了,大家知道他是一个资不抵债司而伤痕累累的一个公司。如果我们把他比作是一个病人的话,感觉长城管理公司就好比是一个良医,所以我们觉得它是起到一种起死回生的作用。我想你们在做重组渝钛白之前一定是做了细致的研究,我想从历史上说起,你觉得渝钛白最重要的症结在什么地方,症结在哪儿呢?
李仁华:渝太白被戴上“PT”的帽子。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就是企业先天性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一些项目的建设周期性很长。企业长期不能投产。第二个方面就是企业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第三就是企业严重亏损,资不抵债,企业从96年开始亏损,而且亏损额每年都增大,至99年,我们重组的时候,企业累计亏损资产已经达到6亿多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62%,但是渝钛白也有自身的优势,他有一个很好的产品,很好的主业,就是他的钛白粉产品,渝钛白的钛白粉产品特别是它的这个生产产品,在国内是处于领先的水平的,所以这也是我们参与企业重组的一个主要原因。
主持人:赵锡军博士,如果您作为从一个旁观者角度来讲,我们知道李仁华先生他是参与者了,那么作为旁观者您觉得渝钛白最基本的症结是在什么地方?
赵锡军:我觉得最基本的一个问题是他的债务太重。债务的借债成本太高,在建设过程中几乎大部分的资金都是来自于银行贷款,而那个时候,正是银行贷率高的时候,所以他再建的时候,过程又很长,贷款就越积越多,这样的话又达不到投产的目标,最终所生产出来的产品得到的利润不足以抵偿他的利息支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一个历史原因吧。
主持人:他的生产建设周期拉得很长,然后又没有投产,这时候债务的包袱已经压得他喘不气来,甚至窒吸了,所以就濒临死亡。李仁华先生刚才您也谈到他自己的病症所在,优势所在,那么针他们对这样一个特点,面对这样复杂的情况,你们制定怎样的重组方案呢?是怎么制定的?
李仁华:我们定和方案应该说是双管齐下。第一个就是解决他债务沉重的问题,首先我们将从农行收购过来的7亿多元的债务,以及渝钛白原1.1亿元,就是辅助性资产,一起拔到化工厂。另外我们还和渝钛白很多的债务人进行了债务重组,减轻了企业大约有8亿多元的债务,这样就减轻了企业的财务负担。另外从企业内部,我们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通过继续挖掘,改造企业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生产能力从1.5万吨达到1.8万吨,成功的使企业扭亏为盈,而且是通过主业扭亏为盈。
主持人:您刚才强调过是通过主业扭亏为盈,这个也是非常难得,确实很多上市公司在重组过程中,我们看到以往会玩一些数字游戏,让投资者感觉心里不太踏实,但这次渝钛白的重组,就象您刚才提到一样。您是发挥了他的一个长处,使这个长处发挥到一个极至,是吗?
李仁华:是的。
主持人:好的。那么我想问一下赵锡军博士,如果我们其他的,比如说我们市场上现有17只PT股,如果都按长城公司这种重组渝钛白的模式,可以不可以,会不会17家公司都可以起死回生呢?
赵锡军:这个这么来讲,说可以也可以,说不可以也不可以,为什么呢?因为这里头他有一个关键的要点,您要找到他的症结,同时您要找到他的优势,而且您能够把症结部分采取通过重组的方式把他消除掉,把他的优势提升出来,那么所有的PT公司也好,ST公司也好,就是要重组者或者重组主导指能够找到这两点,而且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消除他的结症,来提升的他的优势,那么应该说这个成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但说不行,也有这个道理,为什么呢?因为每一个企业很复杂,他的股权结构、管理方面、主营业务等等都很复杂,都有他的特殊性。如果这个重组者找一到他的结症,找不到他的长处,或者采取的重组方法不当,不能消除他的症结,也不能体现他的长处,那这就很困难了。所以他这个案例,应该来讲他的一点是明确的,他给后面的ST或者PT企业指明了一个方向,比如说PT企业您停止交易了,但是有可能通过好的重组来恢复交易,恢复挂牌上市,这是一个可能是方向性的东西。另外对这些企业来讲,也有可能是找不到好的方案,或者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可能会失败,因为每个企业都不一样,我要强调的是这一点,所以您找出来的重组方案,适合渝钛白,可能并不适合于其他的企业,您要照搬他的重组方案,我觉得可能都会不成功。
主持人:就是说渝钛白这个特殊的例子很难作为一个普及性的模式去推而广之,不可以对17家公司都适用。
赵锡军:对。同样有指导意义。他的方案本身不可以对17家上市公司都具有指导意义。
主持人:接下来我想再问一下李仁华先生,我们知道在整个重组过程之后,您也可以被称作重组专家了,我们知道渝钛白整个的生产规模是偏小的,会不会制约公司长远的发展,在这方面您觉得公司应该怎样发展才能够给股东更长远的回报呢?
李仁华:生产规模过小,确实是一个制约企业长远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我想如果企业要达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话,至少要将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到3万吨,最好当然是5万吨了。
主持人:如果要扩大到3万吨或5万吨,我们有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他必定要再融资,比如象银行贷款之类的,那这样会不会使他重蹈覆辙?继续背上一些沉重的债务负担呢?
李仁华:我想不会出现这一问题。
主持人:为什么?
李仁华:因为重组以后,企业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企业已经基本上实现了良性循环,企业的负债率也基本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如果要进行二级筹资的话,以3万吨生产规模为例,就是最多融资1个多亿,我想就是不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
主持人:另外我们知道目前长城管理公司拥有渝钛白57.36%股份。如果我们再看得长远一些,那么长城管理公司准备怎样的处置这个股份,是阶段性的持有还是永远持有下去?
李仁华:按照国家规定,进入企业管理对企业的持股是阶段性的,我想长城公司退出渝钛白,就是逐步的选择一个适当时机退出渝钛白,这是国家政策的要求。同时从渝钛白本身来讲,这也有利于渝钛白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企业的股本多元化。但是什么时候退出,如何退出我想这有一个时机选择的问题。一个总的原则我想要有利于渝钛白的长远发展。
主持人:相信渝钛白现在重组成功以后,也会有一些好的股东能够看中他是吧。我们再跟赵锡军先生探讨一个问题,有人也从比较极端一个来说,渝钛白之所以能够重组成功,(是因为)如果我们剥开阶级成份不讲的话,有点象黄世仁让杨白劳重组成功,黄世仁如果想让杨白劳重组成功,没有不成功的。您怎么回答这个问题呢?
赵锡军:应该来说的话,我们国家的债权债务是比较复杂,就从企业这块来讲,从债务人讲,他如果采取适当的方式来作出一些让步。因为重组必竟是由重组者和被重组者一起来进行完成的事情,如果有一方面让步,那么另一方面也相应有作出一些让步,这样的话才能使这个重组的可能性比较大一点,如果债权人也好,债务人也好,都把持自己一块,不作出任何一点让步的话,那么可能这个重组就不会进行下去。我想这是一个谈判的结果,应该是。这也是一个市场经济机制的结果,我想这个将来在债务方面、重组方面或者其他资产重组方面也好都可以按照这个原则来进行了。通过谈判通过互相的让步来达成一个妥协。然后共同谋得一个双盈和结果。
主持人:就是说债权股权这种方式是可以值得推广的是吗?
赵锡军:他这个不完全是债权转成股权。
主持人:债权抵股权。
赵锡军:应该说是债权抵股权,值得尝试,只要他能够对重组成功有积极作用,能够使重组的各方能够心平气和的能够接受这一点。无论他是怎么样,对于这个结果就是心平气和接受这一点。使这个重组能够完成,应该说各种方式都值得推广,值得尝试。所以投资银行这个业务这个领域跟其他的领域有所不一样,他不是一个重复性的东西,他是要有一个创新的东西在里面,所以碰到一难题要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但是解决的结果要被各方所接受,因为这里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关系,各方的利益关系能不能平衡,就决定重组能不能实现。
主持人: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这次重组渝钛白是非常成功,那么成功这后有没有一些不良的资产来找你们重组呢,有人说你们是高明的医生,也有人说你们是破烂王,那么可以变废为宝,那么这种例子有没有?
李仁华:对不良资产的重组是我们主要的一个工作之一,实际上这种工件我们每天都在做,当然也不一定都是上市公司。
主持人:就是说有很多的这种例子是吗?
李仁华:对,实际上我们每天都在做这种工作。
主持人:今后还有一些什么样的比较长远的打算,这个整个的重组过程中您觉得可以总结出哪些比较优秀的经验呢?
李仁华:如果说经验的话,说实话谈不上经验,我个人认为要重组的话不同的企业,要采取不同的策略,针对不同的企业要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有成效。
主持人:看到它的这种特殊性。
赵锡军:我想补充一点,我想从重组成功的这一角度来讲的话,除了要对症下药这一块以外,还要善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调动重组的资源,这个我想也有助于重组的成功完成。象包括政府的资源、政策性的资源,当地政府一些主管部门的各方面的资源,包括银行。
主持人:渝钛白是中国首只PT之后然后被重组成功的这么一个案例,可以说对其他的PT公司、ST公司,甚至整个重组板块来讲都是有非常积极意义。可能很多公司听了这消息后都觉得非常的振奋,那么您觉得他最重要的借鉴意义体现在哪儿,其他的上市公司应该借鉴点什么呢?
李仁华:我觉得这个借鉴意义可以说他是一个风向标,或者叫方向,指明方向,就是说您无论是PT公司还是ST公司,尽管落到了这个行业里头,但是只要你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还有长处可言这个长处还有优势可言,这个长处是实实在在的,不是虚的,所以实实在在的与他的主营业务相联。他的主营业务来讲应该说他有很多市场,没有问题。主营业务没有问题,这个长处您发现了,同时您也要发现他的这个短处,短处就是财务性报告,您可以解决,长处和短处找出来以后,您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可以把他重组成功,但是您如果是说本身这个企业是一无是处,他没有长处只有短处,那这就很难了。我们上市公司里面,我几乎看不出什么长处的地方。所以这个要重组成功,我觉得可能性是非常小的,无论你花什么样的力量来,他有产品市场不是特别的好,他的主营业务不是特别的好,甚至没有主营业务,另外有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动作也并不是特别的好,他的资不抵债等等这些方面都很糟糕,这样的话您发现不了他的长处,剩下一个空壳,除了这壳以外,其他的一无是处。
主持人:最怕就是碰到一无是处的公司。
赵锡军:对。
主持人:好。李仁华先生在重组过程中您遇到最困难的是什么,您刚才说经过了很多道坎,突破了层层的阻力,那么最难的一件事情是什么?再给我们回忆一下。
李仁华:最难的事情我觉得就是时间比较紧张。
主持人:时间紧张,有一个期限是吗,如果想成功并不一件难事,关健是就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宽限期成功的事可能是最难的事,这种紧迫感这种压抑的感觉、紧张的感觉。
李仁华:应该是这样。
主持人:感觉是只大老虎在后追您一样。好非常感谢李仁华先生来到我们节目当中,感谢赵锡军博士。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我们的节目,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