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罗晓芳
嘉宾:新动力工作室首席顾问潘福祥
主持人:关注股市冷暖,探求投资之道,欢迎收看《今日证券》。风险投资民间资本应充当什么角色;国家经贸委对控股股东行为的规范进行重点检查。新动力观察将就我国近48家上市公司涉足纳米领域进行分析,为您请到的嘉宾,仍然是新动力工作室的首席顾问潘福祥先生。你好!潘先生!
主持人:我们首先还是来看看刚刚举行的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会上众多的高新技术令人耳目一新,其中利用纳米技术生产的手机电池,它的待机时间长达30天,这重新引起了人们对纳米技术的关注,为什么众多商家纷纷给自己贴上"纳米"的标签,公众该如何去了解纳米技术呢,今天的新动力观察,我们将结合上市公司去探讨纳米科技这一新领域。
纳米是个长度单位,1纳米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万分之一,纳米科技是在纳米尺度上研究物质的特性和相互作用的科学和技术。进入21世纪,纳米技术已经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并列成为当今最有影响力的技术,它将在众多的领域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的改变,其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无疑是极其巨大的。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48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涉及到了纳米领域。但我们发现曾经因纳米题材受到市场追捧的上市公司当中,真正在纳米技术上有一定资金量投入的公司寥寥可数。
主持人:纳米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产品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一点已经被学术界公认,从1999年至2001年,我国有四十多家上市公司公开披露涉及了纳米领域,我们最想知道的是纳米究竟给上市公司带来了什么?我们首先从行业说起,有哪些上市公司涉足了纳米技术,是不是所有的都可以越过这个界限,来做纳米这一行呢?
潘福祥:从现在统计情况来看,基本上我们说这些上市公司行业类别主要是一些信息行业、家电行业。比如说机械设备、建筑材料、生物化工,总体来说,可能是家电行业和生物化工占的比例要大一些,从这点来说,纳米确实可以给这些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主持人:仔细分析一下究竟有哪些上市公司在轰轰烈烈做一个概念,又有哪些上市公司是实实在在的用真金白银去投入,在深入的挖掘和开拓。
潘福祥:应该说仔细地研究这40家公司以后,我们发现大家对这个概念讲得比较多,实实在在去投资,往往比较少。我们总体来说,现在数额相对比较大一点,比如说威孚高科承诺要投资3000万来做纳米行业的技术开发,另外如武汉塑料公告讲是1769万,东方科技差不多有700万,小鸭电器不超过500万。基本上这些公司的数量要大一些,其他的一些公司实质性投资还比较少。
主持人:我们可以用"雷声大,雨点小"来形容目前上市公司涉足纳米的现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什么这些上市公司在概念上做得那么的轰轰烈烈,实际投入又那么少呢?
潘福祥:我们说这可能有它客观的原因,首先说"雷声大",因为从整个西方比如从欧美企业来看,应该说纳米确实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热潮,过去我们说网络有基因热,实际上纳米也是一样,纳米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给整个传统的行业带来的影响确实是革命性的,所以说很多上市公司愿意在自己投资的高科技上能够占比较大的地位,所以纷纷都倾注比较大的力量。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排除我们国家要设立二板市场、创业板的消息也刺激了很多企业进行高新技术投资,未来能够把一部分业务分开上市。当然我们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由于大家对这个行业涉足了以后,发现事实上远远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因为我们知道纳米最大的发展瓶径在于什么,在于它的产业化,再好的技术,不具备产业化的基础,这个技术是很难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但是纳米要做产业化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第一,首先它要在工厂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第二,它整体的性级比较稳定,可持续使用。第三,它价格要适中,能够替代其他的一些产品。而现在符合这三个条件的纳米技术,全世界包括欧美和中国,评价起来,基本是很有限的,比如说纳米的一些粉笔材料和纳米的一些磁性业材料,具备了产业化的条件,其他的相当多的产业还不具备这个条件。另一方面由于投资非常巨大,而投完以后不一定产业化能成功, 所以很多上市公司见到这种情况况知难而退,或者说把他的投资限制在一个投石问路的基础上。
主持人:看来纳米技术这个领域门槛还是挺高的,并不是说你有这个愿望,就能一步踏进来?
潘福祥:它必须要和整个国际科技发展的整体进程结合。
主持人:我们看到目前有48家上市公司涉足这个领域,他们都是以什么方式涉足的?
潘福祥:我们仔细分类以后发现差不多有四类。第一类,上市公司自己寻找一些纳米技术研究所,组建研究所做一些小量的投资,来投石问路,在这些行业中积累一些技术准备。这样往往投资数额比较少,一般都在500万以下。第二类,我们称作一些实验性投资,也就是说一些上市公司发现了一些好的纳米技术或产业。这样去投资这个公司或者说我和拥有这项技术的企业一起合资来组建一个公司,希望这个公司未来能够独立上市,能上创业板,在这个过程中获取好的投资收益。第三种,是直接投资模式,这种行业我们认为传统的模式或明显的行业。比如说家电类的一些行业,他希望自己投资纳米能够在自己传统的产业上改造,比如青岛海尔、小鸭电器、美凌冰箱,这些产业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竞争,另外还有一位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业去搞一些纳米的工业园区或基地,又盘活了资产,又可以进入纳米的基地发展。第四种模式,我们称作是孵化嫁接模式,一般来说也就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者一些集团公司,自己投资一些纳米技术的产品项目,希望把它培育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孵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把它移植到上市公司,使上市公司既获取纳米投资的技术,又降低成本,总体来说都差不多。
主持人:通过刚刚的介绍,我们知道现在国内许多公司只是在战略上关注纳米技术,而实际投资时则依然带有试探和试验的色彩,是不是纳米技术本身产业化道路还很远?目前哪类纳米技术的市场转化周期短,更容易形成企业的核心技术,就这一问题我们采访了清华大学纳米专家尤政先生。
清华大学微米纳米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尤政:
“要从事纳米技术研究, 要想成为自己的核心力,无非是两条路。第一条就是说挖掘纳米技术的潜力,就是通过对纳米材料的投入发现一些新的纳米材料,用纳米材料做一些新的功能的器件,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尺寸上的混合,而是新效益、新功能的一些发现。这是第一部分。第二我觉得就是说可能会较多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比如说纳米膜、纳米材料和现在的这个IC技术相结合,这部分造出很多微型化、更精密化、微型化传感器、执行器或者一些自动化的一些设备,可能进入人的家庭,形成一个近期的纳米产业的一些支柱。”
主持人:看来企业要把纳米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为市场并形成自己的核心力还必须切合实际、找准方向,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尺寸上的混合,更不是通过表面概念上的炒作能实现的。纳米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现在许多国家纷纷制定相关的战略计划、投巨资抢占纳米技术的战略高地。潘老师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国际上一些科技领先国对纳米技术研究投入的状况吗?
潘福祥:比如说美国,它认为纳米技术可能是下一个工业革命、技术革命的一个核心,把它列为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比如说2001年差不多投资了5亿美金,在2002年又投资近7亿美金,在这方面进行相关的技术开发。欧洲去年差不多投资了1亿马克,日本差不多投资500亿日元,应该说这个数字比较巨大,所以在股市上大家都盯着这个最前沿的技术进行投资希望分得一杯羹。
主持人:我们也想知道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政策,投入了多少资金在做这件事?
潘福祥:我们国家政府也非常关心这个问题,八五和九五期间科技部、自然科技基金委和中科院就已经开始设立了很多的研究课题,进行相关方面的一些研究,当然整体投资力度和欧美国家比起来,确实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投资的力度还差很多,但是我们通过努力在一些产品的研发上,还是取得了领先的地位,比如在纳米金属、纳米纹理材料和结构功能材料上,我们在国际上应该处于一个比较先进的水平。当然从总体水平来说,特别是纳米器件,我们和国际水平的差距应该说还是比较巨大的,还需要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主持人:好,感谢潘教授的分析。在下周的新动力观察当中,我们将给您具体介绍纳米技术在家电行业的上市公司中的运用情况。周一新动力,一直在努力,感谢观众朋友收看本期节目,我们明天22:05分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