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记着初读《大哥》这个剧本的第一印象,那时剧本还没脱稿,我仅仅看到了前5集:退休在家的老父亲,下岗的妻子,中学读书的儿子,二弟的三口之家以及与丈夫闹感情危机的大妹妹,一天不着家的四弟和当小学教师的小妹……他们和中国许多传统家庭一样,生活在一个大杂院里,早起晚归为生活而奔波。我看了5集还说不清楚剧作想要讲些什么,但还是饶有兴趣,因为透过大哥、父亲及其兄弟姐妹们所传达出来的浓厚的生活气息,让我仿佛置身于真实生活之中。一部作品要能打动观众,首先要能打动创作者自己。
这部戏虽然没有什么中心事件,但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一个“情”字:父子之情,母子之情,夫妻之情,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男女之间的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就是靠这些情,维系着家庭这个社会细胞的稳定,唤起人们对这个社会多一份理解和宽容,从而也增加了直面困难和解决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但是出于社会的影响,或是出于个人的私念,或是出于误会,“情”又不断遭到破坏,人们再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去修复和重建它,所以情也许是幸福的,也许是痛苦的。例如剧中的兄弟之间,分灶吃饭而合用一个水表,就引起生活困难的二嫂的议论,看不顺眼的小姑子就少不了争辩几句;弟妹几个为每月每人是否按时给父亲50元赡养费,也时不时有些口角。
你可以认为我们在呼唤人间真情,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在阐释逆境中的人们如何面对现实,或者理解为我们在维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观念,不同经历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而一个多义的主题总比一个单一直白的主题要好。(《中国电视报》张今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