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正式拿到这份和单位签定的就业协议书时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择业的过程对于研究生毕业的我来说并不是想象中那样一帆风顺。
当同学们踌躇满志地各奔前程时,我却选择了考研,留在学校继续学习。虽然我已经记不得当时具体的想法,但对三年以后的情形我真的满怀憧憬。
然而随着毕业的一步步临近,我和我的同学们开始越来越紧张。我们看到了早我们毕业的学长们在择业时流露的忧虑,听到了他们给我们的很多忠告,我们也从熟识的老师那里了解到毕业的情况可能真的有点扑朔迷离。很多人都表示:“在北京找工作还不是非常好找,可能找到了,要找自己满意的工作比较难。从薪水待遇来说,今年也明显不如去年。”“我感觉不象往年,大家很早就能落实下来,今年要到大概4、5月份,甚至可能更晚的时间,以前大部分的人的工作可能在2、3月份都能找到。”
我是研究生工作任我选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更多的时候是工作在选我们。虽然最终同学们都到找到了单位,但有些同学也或多或少地留下了遗憾。有的没能去到自己真正想去的单位,有的没有留在自己真正喜欢的城市,也有的没能争取到自己心目中想象的待遇。还有些同学由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可能就是考考博士,缓两年,要不就考考托福GRE出去镀金,缓缓这几年的就业压力。
我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使研究生的就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有人说“我们考上研究生的时候,研究生还不是很多,觉得就业形势应该是一片大好,但是真毕业的时候,发现其实身边研究生已经很多了,所以就业状况也就一般吧!”
在以前,听到说谁是研究生还真是有点羡慕,近几年研究生开始扩招,全国每年研究生扩招的幅度都在30%左右,研究生已经不再精贵。录取的喜悦和自豪也许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但你也会很快发现自己只是偌大分母中的一个。 即便如此,大多数人对此还是可以理解的,“教育部要出台这种扩招的政策,而且要持续下去,各个高校也要响应,因为就目前来讲,研究生学历层次的比率远远的小,所以在扩招。”
“我们研究生培养,也跟高等教育本科跟高职一样,有了一个非常大数量上的增长,从整体上看,快速的增长是对的。因为我们需要高层次的人才,随着我们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随着我们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仅仅需要本科层次的人才,还需要创新型的人才。你要想提高人员的素质和层次,必须在教育层次上要提高。”
的确,研究生这个学历层次的人在整个人口当中所占的比例仍然是非常小的,整个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也处在一个增长的状态,机会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在机会与挑战并存的今天,我想我们可以做的就是时刻准备着。
研究生所学的东西比起本科生来讲又更专了一些,坦率地讲,专业对于最终的分配结果是有一定影响的。学校在传统学科上的基础雄厚,扩招比例和规模也就相对较大,而一些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学科,却由于师资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大量招生。这种专业上的矛盾也成为我们择业路上的一道难题。就今年而言保险专业的比较好找,但其他专业,象计算机、IT业裁员,然后降薪,比较困难。其实许多人上硕士期间,还多都是感觉到专业不是很好,将来找工作可能找不到自己很满意的,但是又觉得再进一步深造后,可能将来会找到更好的机会。社会上总是有一部分需求,一段时间这个专业需求旺盛,一段时间另一个旺盛,但是并不等于不旺盛的专业就不需求,因为他毕竟是社会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需要这种专业的。
和我一样,很多同学在考研选择专业时更多的关注的是什么专业好考,以便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将出来,至于将来的事想得不多。不少人表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个社会上到底的情况,对所有情况的了解都是一个感性的了解,没有从理性上去分析,但是三年之后,你很理性的分析,你就必须得面对现实,这个之间肯定有一个落差。” 一面是对高学历人才有较旺盛的需要,一面却还有不少同学因为专业的问题经历着找工作的考验,看来这也是我们需要逐渐调整和适应的。在这一方面,不少人还是比较理性的:“你学了某种专业,这种专业是在某些领域上有需求的,而不是说你想去的领域有需求,所以你就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我想发挥本专业优势,我应该到这些领域去发挥才能,而不说我也能看别人的。”也有人表示:“我们研究生培养更多是学术型的。我觉得我们还要发展工程类的。应用性的研究生培养,这样更加适合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求。”
现在象我这样应届考上的学生是越来越多,大家都想趁着学习这股劲儿一口气把该上的学都上了。但从七岁到二十几岁都在学校里度过的我们在步入社会时就必然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实践能力不强,经验不足。有些单位面对刚出校门的学生,尽管你是研究生,他也是两个字“免谈”,这多少让人有些伤感了。有人就感慨:“上三年研究生,其中有一年或者半年,把你的课题放到社会上去搞,或者说你自己去社会上锻炼自己,这样或许对你找工作有利,如果一直在学校里呆着不是很好。”如今早已经过了一纸文凭便能说明一切的年代,大家更看中的是能力和素质,而这其中的很多东西恰恰就是象我这样的学生所缺少的,于是开始怀疑洞中三年是否真的不如世上一年给予的多。也许这其中缺的只是时间的磨砺。有人分析为:“在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甚至到博士层次,我们培养的人只是人才的雏形,还不能称为人才,我们的人才是要经过到社会上的锻炼以后才真正成为人才。”
更让人担心的是,前两年,一些单位或者企业不惜给出很高的待遇来吸引研究生这类紧俏的人才,一下子把研究生的价码给抬上去了,以至于大家毕业时期望值都很高。有人坦言:“希望以后能进一个大一点的公司,就是待遇好的……年薪10万以上吧!”其实现在成本的概念早已经深入人心,本科生能干好的干吗还要用研究生?待遇给得不低,还要谨防你随时跳槽。大家对此也感慨颇多:“我们和用人单位接触,用人单位需要哪些人呢?需要一种低姿态,这种人到社会上不要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低姿态,有韧性,干一件事情能持之以恒。”
可能有时候是我们太挑剔了,没有调整自己的心态却反而要单位来适合自己的口味。想想一般人的平均月工资也就在2000元左右,如果因为自己多念了几年书就一定要一个月8000、10000,真的有点那啥。眼高手低、以自我为中心,最后的结果是挑来挑去眼挑花了也还是觉得达不到自己心中满意的标准。 有人这种状况分析为:“不是没有岗位,而是岗位很多,但是他的就业的胃口,或就业的眼光太高……你的就业指向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跟研究生培养的数量的增多,要有所改变。”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让我们充实,让我们成长,当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不管前路有多少坎坷,我们依然会为着心中的目标而努力。因为我始终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