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几十年在学校任教所养成的习惯,每天上午除了上课,陈教授必定要坐在这张书桌前,不是静静的看书写教案,就是细细的批改着他所指导的几名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论文。几十年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慢慢走过。然而由于我们的突然到来,使陈教授的思绪暂时离开了书桌,一下子又飘回到他上大学时,那个火红的五十年代。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陈艾:我是1954年入学,当时是在上海交大电信工程系。1956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当时党中央提出向科学进军这样一个口号,在我们心里面引起了非常巨大的反响。当时读大学,高中毕业生还不够,大概有10%到20%左右从在职的(选拔的) 所谓调干生。我们能有机会读大学感到非常兴奋,当时我们看了有一个电影 ,那个时候还是个话剧叫《年轻的一代》。
快到冬天了,衣服穿的多了,那时候学校里开大会说我们学校要西迁、内迁,当时我们听到这个消息又兴奋,又有点......记得来(走)的那一天,家人都来送别了,跟家人恋恋不舍。但是作为学生来讲,情绪比较好,还是高高兴兴地走了。
当时的陈老师就像影片中的学子们那样,坐在火车上几天几夜跋山涉水,怀着满腔热情,高高兴兴的来到了祖国西部的成都。后来读书、毕业、留校、任教,一晃在成都就呆了几十年。
从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基本上没有明显的变化:服从国家的分配、听从祖国的召唤。当时的共和国在各方面都急需人才的加入和补充,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按照国家计划实行统一分配是时代的需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志愿”,老一代的大学生始终恪守着这个信念,走向了自己平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这也许就是他一生所在的工作岗位。
一直到今天,许多人仍无怨无悔,每每说到自己的从前依然会流露出一种自豪和骄傲,虽然他们也会感叹今天的大学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年代。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 陈艾:之所以成都今天成为国内科技人才比较集中的地区,跟当年走那一步很有关系。因为成都原来的基础科技是比较薄弱的,假如没有五六十年代国家花大力气集中一些人才到这儿来,今天成都不会这个样子。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对大学生毕业和就业的政策不断调整,最终“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主线得以确认,大学生就业择业的观念也随之在发生着积极的变化。一向平静的校园,每个同学都在积极的设计和规划着自己的未来之路。
大三学生A:大学毕业之后我先找工作,工作找好之后,经过几年拼搏有了一定基础之后,找准自己想做什么事情,然后针对自己的专业,我回来读研究生。
大三学生B:我就是想考研嘛,我觉得现在市场上本科生竞争比较激烈,现在正好有精力,我也比较年轻嘛,这样自己又增加了一个学历的话,也给自己增加了一个厚厚的敲门砖,以后找工作也会好一些。
大三学生C:我把自己定位是一个比较实干型的人才,出去应该不是搞理论研究或文字方面的东西,觉得应该靠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应该干出一点能让自己感到满意的事业。
还有的同学,在构思着出国留学继续深造。而许多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则大胆的选择了当“将军”的创业之路。在北京离中关村不远的一座楼房里,雷海波和他的同伴正在做着创业之举。
雷海波:我现在选择的行业在目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叫CG行业(computer grapher),它的全称应该叫电子图形图像。这个行业从95年的时候中国才慢慢(发展)起来的,我这边做的就是网站,多媒体,我选择这个行业在中国应该是很有前途的。
雷海波在大学学的是美术设计,他的同伴之中也有学其他专业的。他们舍弃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走到了一起,也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和愿望而走到了一起。
雷海波:在我身边有很多朋友,应该说如果凭他们能力的话,做一个很稳定的工作是没问题的,但还是有很多人自己出来了,所以我想可能更看中的是自己未来发展的一个前途吧。
今天的雷海波和所有在艰苦创业的学子们一样,或许还幼稚的像一只丑小鸭,然而丑小鸭总有一天会变成白天鹅的。
无论是留校考研还是出国去充电,也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选择去创业,这一切的一切都反应了当代大学生们,在就业观念上的一种积极变化,这种变化是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他们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市场竞争的意识在增强,寻求个人的发展正在成为主流。
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今天,在给予了大学生极大的自主发展空间、实现自身价值的时代里,国家的需要和国家的利益,每一名大学生同样不能忘。
赴藏大学毕业生:大概是10月份11月份左右 我们学校办了一个就业双选活动会,看到西藏大学,当时好像眼前一亮的感觉。然后我就去那边问情况,当时他们就急需英语老师,西藏大学很需要英语老师,我们班有三个,还有两个女生都想去,都报了名,我想到外面,到更广阔的天空看一看。
年轻教师:在教师岗位上我喜欢这个职业,能够把工作和爱好结合在一起是相当好的。结婚的时候别人在问我,你这么一点工资,留校的青年教师,就这么一点儿钱,怎么可能养活一个家庭,走一个高质量的生活。我不以钱来衡量自己的价值,我觉得站在讲台上,能够把我的知识传授给同学们,他们对我的回报,就是他们的成绩,他们从我这儿得到了一些东西,他今后无论走向那个岗位上,身上会多多少少烙上我的一些印迹。
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工作处副处长 陈德利:就是说我们怎样引导学生,把自身价值的定位,定在什么地方?是钱在第一位,还是发展空间放在第一位,或者地区放在第一位,这三个问题在引导同学们做就业指导的时候,给同学们讲得更细些,更清楚一些。一般说来还是积极引导同学们把发展空间放在第一位好一些。
无论外面的世界是精彩还是无奈,同学们总是要去面对她:面对毕业、就业、东部、西部、读研、出国、人生价值、发展空间等等这诸多的选择,每一个学子都必须仔细认真的去填写这份人生答卷。
我们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一路走好!
(编导 郝红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