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选师傅是北京市朝阳区红北小区的一个普通居民。王师傅最难忘记的是1998年,那一年对于王师傅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他上班的厂子越来越不行了。
王正选:就等于破产不干了,职工在一块都回家了,每个月发200块钱生活费。心里也空空落落的,因为上惯了班,猛地一回家觉得心里不好受。
王正选师傅下岗了,而一起生活的老伴也在那一年离开了自己。本来身体就有残疾的王师傅一下子陷入了困境,每天没有人说话,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整个心里就象掏空了一样。在最困难的时候,是居委会首先看到了王师傅的难处。
王正选:居委会的主任说你生活挺困难的,咱们这有生活保障,你写个困难申请吧,到时候给你申请点补助,当时生活困难,就写了,很快就批下来了。
王师傅所说的申请到的补助,就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也就是通常说的“低保”,它是国家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具体体现。象王正选师傅一样,截止到2002年9月份,全国享受低保待遇的人群已经达到1961万人。而仅从2002年1月到2002年7月,国家各级政府对低保工作的财政投入也已经达到了49亿元。以北京市为例,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290元,全国其他城市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北京市民政局 吴文彦:北京市为了落实应保尽保,今年6月份政府颁布了19号文,提出了关于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充意见,这里面困难的这些人群,把他们纳入了我们的保障范围。到9月10号,北京市一共是98839人享受到北京市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城市的困难群众构筑了一道安全防护网,使他们在最困难的时候,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但对于享受低保的相当一部分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说,他们在自己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同时,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于社会,从而也改变自己的生活。在北京市的八宝山一带就活跃着由低保人员组成的建筑队,清洁队,他们奔波于各个社区,为社区居民义务服务。
单玉生:本身我自己就是刑满释放人员,政府没有歧视我。我回来后,说心里话,不管是街道还是办事处,都挺关心我。一看我确实没有工作,就让我吃了低保,所以回来以后就想为社会做点贡献,感谢政府对我的帮助。
北京市八宝山五芳园居委会主任 杨磊:低保人员享受国家权利的同时,相应地做一些公益活动,他们也比较认可这个,尽一份自己应该尽的义务。
依靠劳动,八宝山的低保人员赢得了社区居民对自己的尊重,生活对于他们,又打开了一扇新的窗。而从下岗到又开始一种新的生活,家住北京朝阳区红北小区的韩保障也经历了同样的过程。
红北社区居委会副主任 杜敏:韩保障,他是国民一厂的下岗职工,他爱人单位也不景气,按他当时的情况可以申请低保。但是他自己是年轻人,30多岁,就不愿意拿国家的低保。当时我们社区正好成立个回收队,就问你能不能干这个回收工作?
韩保障:我说我干。同学朋友很多都不理解,朋友也说,走吧,别干这个了。我说我家在这儿,在社区干点什么,我觉得都特别有劲。
杜敏:干这个回收工作也挺不容易的,现在他在社区里干,也得到居民的认可。韩保障没有挑挑拣拣,他选择了自食其力,选择了劳动。
韩保障:因为这时间过的太快了,根本不容许你去想,你觉得半个月了过去了。现在一年两年很快也就过去了,老要低保也不是解决办法。
一份忙在手里的活儿对于30多岁的韩保障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它代表的绝不仅仅是一份收入,而是一种新的生活,新的开始。
韩保障:最重要就是观念得变,干任何工作,都不要看不起。我跟我同学朋友也说,我去拣易拉罐或干任何事情,要是挣了钱,都特别与众不同。
正是观念的改变,使韩保障相信,要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迎来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而同样,不甘于靠低保吃饭的王正选师傅,并不屈服于自己所面对的困难与压力,他也要勇敢地靠自己的劳动去迎接命运的挑战。
王正选:卖过报纸,在附近的自由市场,卖过零碎小东西。
2002年4月,王师傅靠自己的努力又在弟弟的帮助下,开了间小店,主要卖点日常用品。小店虽然只有五六平方米大小,但王正选师傅待客热情,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地操持着小店,小店渐渐地稳定了,王师傅的日子也过的渐渐地踏实了。可也就是在这时,王正选师傅做出了一个决定。
王正选:刚一开始的时候,不够房租,现在好一点了,有收入了,所以我就决定把保退了。
杜敏:工作站的同志还跟他说,你先看小卖铺收入怎么样了,如果收入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你先别退。
王正选:现在国家也不是很富裕,咱们也不能给国家做什么贡献,就尽量减轻国家负担吧。有困难能够自己解决就尽量自己解决吧,不想依赖别人。
在王师傅朴实的话语里,流露出的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因为王正选师傅已经通过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劳动,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北京市民政局 吴文彦:政策里同时体现了鼓励就业的原则,你是有劳动能力,而不是没有劳动能力。鼓励他在享受低保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培训他的就业技能,开拓他的就业渠道,安排他的就业岗位。最低生活保障仅仅是一个解决基本生存的问题,并不能使他根本解决贫困。最终我们认为,脱贫致富,摆脱贫困最根本的一条途径,是通过劳动,通过自己的劳动所得,改变他的生存贫困状况。
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传递着温暖,为城市困难居民撑起了一方蓝天。但要拥有更美好的生活,还需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伸出勤劳的双手吧,去创造新的生活,同时也拥抱属于自己的明天。
(编导 王立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