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电视指南 |  新闻频道 |  财经频道 |  文娱频道 |  体育频道 |  生活频道 |  国家地理 |  西部频道 |  广告频道

首页     主题旅游     结伴同游论坛     视觉天地论坛     出行参考         



“老山界”成为广西旅游热点


  汽车在云雾缭绕的山区公路上奔驰,上了华南第一峰———猫儿山脚不久,当地干部告诉记者:老山界到了!1990年陆定一题老山界的字碑历历在目:“泰山之雄,华山之险,黄山之幽,峨眉之秀。”

  这就是红军于1934年翻越长征途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

  老山界变了!险峻的山峦已修通了公路,当年贫穷的瑶族等少数民族已阔步走上了致富之路,当年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已成为森林旅游的热点地区。

  险途变坦途

  老山界海拔1860米,位于广西兴安、资源和湖南新宁县边界,起于兴安县华江瑶族乡,终于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当地干部群众谈起老山界的变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资源县领导告诉记者:“解放前资源县没有一寸公路,从兴安到资源县只能翻山越岭,凭双脚走路;而今通了柏油马路,坐汽车1个来小时就可以到。”

  资源县交通局局长刘昌林说:“解放前,资源县的生产、生活资料主要从湖南溯资江运来,所以流行歌曲《纤夫的爱》对上了年纪的资源人来说,不是一种陌生的生活。1956年,在国家支持下,当地干部群众努力奋斗,从兴安县百里村修通了到资源的第一条公路。接着又陆续修通了资源到湖南、到龙胜等与周边省、地、县的公路,改革开放后又兴起修建山村公路的热潮。至此,资源已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陆定一在《老山界》中描绘了山陡路险,红军英勇顽强攀登的情景,而今这些地方大都修了乡村公路。

  贫穷变富裕

  当年红军经过的瑶家连饭都吃不饱,许多瑶民为逃避国民党和广西军阀的苛捐杂税和压迫,只得逃到深山老林里。而今,老山界下的兴安县华江瑶族乡已成为广西最富的少数民族乡镇之一。进入华江境内,看到的是连绵不绝的茂林修竹,公路两旁望不断的竹木加工厂。

  平岩村66岁的老人李明晨告诉记者,近年来政府号召大家学习推广毛竹低改技术,农民像种田般地给毛竹锄草、松土、施肥,使毛竹蓄积量大大增加,每年砍伐量也随之增加,农民的收入因此得到了很大提高。华江乡干部说:“仅种竹一项,全乡目前农民人均每年增收就超过了2000元。”

  在当年红军经过的资源县两水苗族乡塘洞村,村级公路两旁建立了10多家竹木加工厂。69岁的村民刘道海说:“这几年农民富得很快,那些办厂的不少人都有几十万家产,有的还是百万富翁。”资源县最大的凉席厂夏宝凉席厂就办在这个比较偏远的山村里。厂长黄修华说:“光从村里招来的工人就有200人,每年生产加工凉席15000张左右,年产值超200万元,产品主要销往华南地区的主要城市,并出口到越南。”

  资源变财富

  革命者的足迹是资源,也是财富。当地干部群众正在努力把红军长征路建设成为“旅游路”。兴安县修起了老山界碑,建起了红军突破湘江纪念碑,各地来的游客都要争相目睹当年红军留下的标语、文物,缅怀红军的英勇事迹。据当地宣传部门的同志介绍,每年前来观光的游客都超过了10万人。“红色旅游”已成为当地人民致富的重要财源。

  老山界是华南第一峰猫儿山的主要山脉,这里山势巍峨,古木参天,山花烂漫,云遮雾绕,流水潺潺,是漓江的源头,也是重要的森林保护区。目前,当地政府正加快森林旅游开发步伐,将资源优势变为旅游优势和经济优势。记者在山上看到,一座高标准的宾馆正在加紧建设。一位游客说:“想不到江山如此多娇,气候如此宜人,真是避暑胜地。”

  老山界的变化是红军长征路上诸多重要变化的缩影,也是世纪之交祖国大地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一个“窗口”。

  《人民日报 . 华南新闻》

- 返回 -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北京复兴路11号(100859)
站长信箱:webmaster@mail.cctv.com
建议使用:800*600分辨率,16Bit颜色、
Netscape4.0、IE4.0以上版本浏览器和中文大字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