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孟六支火场遇险记  
08月15日 20:56

    8月14日下午,记者奔赴大兴安岭火场火情最为严峻的孟贵六支线火场,在山顶追踪火头时,不料被浓烟烈火包围,身历险境,亲身体验到扑火队员的危险,才备感扑火的艰难。

    孟贵六支线火场位于满归镇东南方向,距离大约40公里,现有满归林业局、克一河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得耳布尔林业局和阿里河林业局的900多名林业扑火队员,加上附近的300多名森警官兵,扑火总兵力达到1200多名。火场西线已得到控制,但北线和东线一直有明火,而且烟雾很大。

    13时,记者赶往孟贵六支线火场东线和东北线,这里由满归、得耳布尔和阿里河三个林业局负责。坡度约40度的山体上,到处都是石块。记者沿着隔离带向上攀爬,沿途可见三五成群的扑火队员,有的在清理杂物,有的深挖隔离带,还有一两个窝在草丛中熟睡。由得耳布尔和满归林业局负责的火线隔离带已经相连,火烧基地偶尔有复燃的小火苗。越往北走,火烧基地里的烟雾越大,路边看护的林业职工,只能蹲坐在地上,眯缝着眼睛观察情况。

    14时左右,记者来到阿里河的防区,职工们正在沟里挖隔离带,清理一堆堆的石块。突然有消息传来,火线突然反方向扑了过来,从山脚顺山而上,直抄东线隔离带的后路。记者跟随阿里河林业局局长张中华为首的20多人的快速扑火队,上山追赶火头。

    大约14时20分,记者行至一片林草茂密处,正在寻路前行,火烧基地内突起三级风,一下子窜起一股火苗,高达1.5米左右,6名风力扑火机手马上冲上去阻击明火,风力扑火机发出的“呜嗡、呜嗡”声音迅即响成一片。记者离火线两米远都感觉热浪扑面,烤得有点受不了,扑火机手们只能侧背着火头,提着15公斤重的风力扑火机,倒退着扑打,两人一组轮换着来,后面的队员跟着用树枝扑压小股明火。

    大约20分钟过后,火势基本得到控制。此时扑火机具过热,队员们的面具也被烤得软化了,许多队员的袖口都热得烫手。张中华命令原地休息。可就在这时,风力突然达到四五级,火烧基地里的浓烟顷刻间朝我们扑来,我们被迫连撤20多米。可烟雾仍在增大,以遮天蔽日之势压过来,一下子把我们裹在中间,呛得记者嗓子眼火辣辣的,眼泪直流。一时间连路都看不清楚,四周浓烟滚滚,只隐约看见火苗跟着浓烟向我们卷过来。张中华一边指挥我们沿火线向回撤,一边高喊:“不要慌,不要慌。人员跟紧,别走散了!”队员们打开水桶盖,用水湿润毛巾和衣服,就这样捂着口鼻走了大约5分多钟,烟雾才稍见缓和。

    为防意外,克一河林业局防火办副主任颜世库急忙带着记者向山下撤离。途中遇到克一河林业局的50名快速扑火队员正抄近路支援阿里河林业局。等我们回到火场前线指挥部,已是16时。不一会儿,满归总前指副总指挥、内蒙古森工集团党委副书记孟根和副总经理张学勤来了,召集火场5个林业局的负责人开会。孟根通报了从空中观测到的情况:就在孟贵六支线火场的南线、东线、北线以外,又发现新的火点,火线已向更大的范围扩散。其中尤以北线情况比较紧急和复杂。孟根要求5个林业局紧急抽调全部110名快速扑火队员扑打东线明火,得耳布尔、阿里河、满归3个林业局全部撤离现在的火场,于当晚18点沿东南线扑打明火。

    记者17时离开孟贵六支线火场时,浓烟已笼罩指挥部上空,火线离前指已不过几百米的距离。等记者搭车向满归行出20多公里时,四周的天空仍是浓烟滚滚。

    回来的路上,记者回想起那一幕仍心有余悸,刹那间就是生死境界。记者的脑海里不禁又出现了一个个特写镜头:被烟薰黑的脸、嚼着干馒头的嘴、缠着绷带的手、遮脸的毛巾和疲惫的眼神,冲天的烟火、崎岖的山道和密密的丛林。新华社记者张云龙



责编:赵国臣 来源:新华社


相关新闻
国家林业局紧急通知:东北、内蒙古林区严防雷击火灾(08月15日 17:59)
大兴安岭火灾后续报道:夜穿原始森林补给线 (08月14日 17:49)
大兴安岭火灾现场目击记:将军奋不顾身冲向火场(08月12日 11:23)
后续:黑龙江森警官兵增援内蒙古扑救森林火灾(08月11日 20:5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火情得到控制国家林业局要求各地严防异常火灾发生(08月08日 19:03)
内蒙古北部原始林区因雷击发生火灾 5000军民扑火救灾(08月07日 23:06)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