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草原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新疆将重建天山南北好牧场   
09月09日 10:21

    新华网消息 面对日益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新疆 正着手重建昔日的天山南北好牧场,目前,一项耗资上亿元的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正陆续在新疆的广大牧区启动。

    这项以天然草场保护和草场围栏建设为核心的工程是新疆计划重塑其畜牧业大区形象的一部分,中央政府今年上半年已拨款1.46亿元人民币作为对这一生态项目的支持。

    草原问题专家许鹏认为,已连续20多年丰收的新疆畜牧业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以生态恶化为代价的。近年来,在“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生产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新疆加快畜牧业的发展,农、牧区牲畜数量的迅速增加,使得天然草地不可避免地出现“超载过牧”现象。

    在伊犁、塔城等地的天然草场,原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就已难得一见;由于草原严重超载过牧,年年增长的牲畜群体与草场退化、载畜能力下降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许多草场,牲畜吃了草叶啃草根,使大片天然草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据自治区畜牧厅介绍,新疆草原面积的85%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严重退化的达37.5%,成为水土流失加剧、沙尘暴频发的重要原因。

    受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滑的影响,近两年棉花经济作为新疆的支柱性产业,对当地农民增收的作用力已迅速递减,前景看好的林果业在短期内还很难对农民增收起到大的作用;与此同时,畜牧业却以其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各地急剧升温。

    尽管如此,畜牧专家邵先华仍指出,新疆畜牧业虽是我国五大草原畜牧业大省之一,但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份量仍然与新疆所拥有的资源优势相差甚远,畜牧业产值甚至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甚至每年还要从青海、甘肃等省区调进大量畜产品,才能满足新疆市场的需求。

    为此,新疆近期对农业产业结构作出重大调整,决定以畜牧业取代种植业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加快发展畜牧业尽快改造当地延续了数十年的传统农业模式。但严重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和日益凸现的草畜矛盾却制约着新疆草原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农区畜牧业也因饲草料缺乏难以有大的作为。

    针对草原严重退化现状和牲畜数量继续上升的趋势,新疆畜牧厅已作出初步规划,在今后几年内建设3000万亩的高效人工草料基地来置换近2.5亿亩天然草场,并通过合理安排草原载畜量,限制草原牲畜数量的增长,使草原生态功能得到恢复。

    新疆畜牧厅草原处处长赵新春认为,在今后几年,草地生态置换和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将成为构建新疆生态安全的重要举措。如能实现生态置换,在山区草场轻度放牧;在荒漠草场严禁放牧,实施退耕还草还林的强制性措施;重点在绿洲平原建立人工草料地,这样既能满足畜牧业发展的需要,又可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他说,实验表明,天然草场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封育天然草场开始实行,已退化的草场在三、五年内就可望得到恢复。



责编:晓星 来源:新华网




中国中央电视台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