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代表风采】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郑俊怀
央视国际 (2002年10月15日 20:07)
央视国际消息(新闻联播):在内蒙古许多农牧民的心目中,16大代表、内蒙古伊利集团党委书记郑俊怀是让他们脱贫治富的带头人。
位于呼和浩特郊区的碾格图村原来是个吃粮都靠救济的贫困村,自从成为伊利集团的奶源基地后,这个村每个月都可以从伊利集团领到一百多万元的奶款,使人均年收入增加了七千多元。
几年前,伊利集团决定在呼市周边地区建设奶源基地,动员当地农牧民饲养奶牛,采取“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公司统一收购的办法,建立“公司+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但是,多年贫困的农牧民没有几家能买得起奶牛,很多人为此非常着急。
刘桂芝:郑总去过我们家两次,主动问需要贷款吗?说像你们这样的老年人想贷多少就贷多少。说贷吧, 让我们贷了两万,贷两万买牛了。郑总又叫我们贷了奶牛,一个变成两个啦,两个变成三个啦,三个变成五个啦,一年比一年多啦,没有这样的企业,俺们也富不起来,就缺郑总这样的人,像这样的人多有两个才好呢!
据养牛户测算,养一头奶牛一年可以纯收入3千到5千元;如今,伊利集团已经在呼市周边地区发展了200多个奶源基地,使十万多农牧民脱贫治富。
郑俊怀(内蒙古伊利集团党委书记):只有你把各项工作围绕着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去做好,这个企业才会发展,才会做大。
这些年,郑俊怀先后获得了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称号,今年他又光荣地被推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
郑俊怀: 看到农牧民脱贫治富过上了小康生活,我感到心里是很欣慰的。
责编: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