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心连民心):小小居延海牵动中南海
央视国际 (2002年11月12日 18:58)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2日电:连日来,老牧民达布哈饱经沧桑的脸上挂满了笑容。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他与百余名牧民一同敲锣打鼓来到波光粼粼的东居延海,欢庆党的十六大的胜利召开和干涸10年的东居延海重泛碧波。
今年66岁的达布哈老人,从小就在东居延海边生活。由于上游来水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1992年,他和家人无奈地拉着骆驼赶着羊只迁徙他乡。今年7月东居延海开始进水后,他一家人又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海边,并搭起了两座蒙古包搞旅游接待。看着远处辽阔的水面和成群嬉戏的野鸭与天鹅,达布哈老人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我这辈子可能再也见不到今天的场面了。”
干涸10年之久的东居延海,通过近年成功调水,目前有水面积达2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4米,最深处达0.7米。记者看到,夕阳下,居延河水波光潋滟,昔日飞走的水鸟又回到故地,时而贴着水面飞翔,时而在水中嬉戏,欢乐的鸟鸣传得很远很远,岸边荒漠又长出小小的芦苇……
额济纳在20世纪50年代曾是水草丰美、骆羊成群的绿洲,当时黑河水四季长流,东西居延海碧波荡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黑河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过度垦荒加之农业灌溉占用了大量水资源,导致进入额济纳的水量锐减,额济纳绿洲面积从6900平方公里减少到现在的3328平方公里。1992年,东、西居延海先后干涸,周围的60多户牧民含泪离开了世代生活的牧场,举家迁移,另寻生存之地。
小小居延海,牵动中南海。额济纳生态环境恶化,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1年2月,国务院专题研究黑河流域问题,并批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规划》,要让居延海3年内波涛滚滚,再现昔日美景。今年9月,总投资4.99亿元的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抢救与生态保护工程也正式开工,包括了生态、水利建设等20个项目,以改变额济纳生态环境恶化局面。
欢庆的牧民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巴彦宝力格嘎查牧民布和巴特尔对记者说:“梦想变成了现实,我们的生活有了盼头。我们深信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来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在我们身边实现。”(包秀文 方圆)
责编:柳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