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邮报>采访温家宝:中国重视保护知识产权
央视国际 (2004年04月30日 10:39)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欧洲五国和欧盟总部前夕,应约于4月27日、28日在中南海分别接受了德国《世界报》发行人施托尔特、意大利《晚邮报》副社长维科、路透社总编辑利内班克、《爱尔兰时报》助理总编唐纳荷的采访。以下是接受《晚邮报》采访的主要内容: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晚邮报》:意大利民众对中国取得的成绩非常敬佩,也非常感兴趣。您认为中欧在经济领域应如何加强合作?
温家宝:中欧经济关系发展势头良好,去年双边贸易额达1250亿美元,接近中国与美国,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额。去年中欧领导人第六次会晤确立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到2013年,中欧双边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现在看来,有可能提早实现这个目标。中欧经济、技术合作有很大的潜力。许多欧洲国家到中国投资、转让技术。许多著名的大公司都在中国投资办厂,它们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带来了技术和管理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中欧合作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机制。充分利用这些机制,可以解决我们在经贸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对中欧经贸关系发展的前景充满信心。
《晚邮报》:意大利一些中小企业家对中国企业有畏惧心理,担心出现一些仿冒产品。中国政府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克服这种不正当竞争现象?
温家宝:我首先希望通过贵报,消除意大利企业的这种畏惧心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保护知识产权,我们正在采取四项措施。第一,成立由一位副总理负责的领导机制。第二,加大对盗版侵权行为的惩治力度,通过司法解释,适当降低对侵犯知识产权行为的刑事处罚门槛。第三,对于盗版侵权进行经常不断的专项整治。第四,加强全民教育。我相信,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一定会取得重大进展。
《晚邮报》:我将忠实地将您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谈话反映在我们的报纸上。另一个问题,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年以来的表现怎么样?
温家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认真履行了一个世贸组织成员国的义务。不到两年的时间,我们就把关税从15%降低到10.4%,废除和修订了近3000项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我们取消了一些非关税的壁垒,明年将会取消汽车配额。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相当不容易的。
《晚邮报》:中国的外汇储备中已经加入了欧元的份额,欧洲对此非常赞赏,认为这是对欧元的一种支持。中国的外汇储备中会不会进一步加大欧元的份额?
温家宝:2002年1月1日,欧元现钞正式进入流通,这是欧洲一体化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表示完全支持。两年多来,欧洲货币不仅稳定,而且不断升值,这是欧洲整个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反映。这也增强了中国对欧元的信心。
《晚邮报》:目前在欧洲,一些民众对中国修宪将保护人权和私有财产写入宪法非常感兴趣,您能否给我们作一些介绍?
温家宝:中国这次修改宪法,明确提出要尊重和保护人权。这是中国对于维护人权的高度重视,中国为此进行了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首先,我们坚持改革和发展,使得13亿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得到保障。第二,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一直坚持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特别重视发展基层的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第三,我们确立了实行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中国已经参加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并且负责任地于去年第一次提交了报告。还为加入《公民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做积极的准备。我们希望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就人权问题开展对话,不要搞对抗。
这次修宪,我们还把保护私有财产写入宪法,我们这里说的私有财产,既包括生活资料,也包括生产资料。我们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保护人民的财产权利。二是推进产权制度改革,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社会生产力。
责编: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