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业人士呼吁:加强出版道德建设刻不容缓
央视国际 (2004年05月13日 20:18)
新华社桂林5月13日电 “试问:某些教辅书的编写者、出版者和发行人,你们会拿着自己做的教辅书,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是最好的,就看这个吧。’如果不敢,还要贴上神乎其神的广告语大肆宣传,这样的出版单位,基本良心何在?”
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凤紝鍙兘鏄綉缁滃師鍥犳垨鏃犳椤甸潰锛岃绋嶅悗灏濊瘯銆�
当事情用这样尖锐的语言和文字表达出来的时候,满座的人表情都凝重起来。在第14届全国书市召开的第一天,我国出版行业的一些顶尖人物就大声疾呼:加强出版道德建设刻不容缓!就是业外人士从他们的话语中也能清楚地看出出版业道德缺失问题已经到了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程度了。
《中国出版》《出版广角》《出版参考》等业内媒体更是扛起出版道德批评的大旗,大张大张旗鼓地针砭了出版行业内的种种不正之风。
5月12日,来自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领导以及国内最具实力和品牌的大出版社如商务印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老总们汇集桂林,在版协召开的座谈会上纷纷发言,大力倡导“出版道德”建设。这也成为了桂林全国书市的一道亮丽风景。同时也让人深切感受到,关乎出版道德的种种消极现象已经严重到令出版行业顶尖人物群起大声疾呼的地步了。
如今的图书市场被林林总总的新书铺满了,却总令人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惑。有的从业人员对此不以为然,认为既然读者需求是多元的,各种出版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物竞天择,图书的价值应交由市场来检验。但是读者不断被“美女”“乳房”“快感”遮住了视线,“大师杰作”“绝作”的广告浪潮更让人无所适从。图书的价值是否能够被无限夸大、肆意炒作,这样的做法是建设市场还是扰乱市场?图书在进行市场宣传和促销时,是否只需追求“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现实结果,还是应当有一条明确的道德底线?
与会领导和专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版业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我们在收获许多荣誉和喜悦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惑与无奈。随着业内竞争的不断加剧,出版界难免泥沙俱下,诸如抄袭剽窃、不负责任、恶意炒作、夸张误导、恶意竞争、弄虚作假、粗制滥造、低级克隆、盲目跟风、重引进轻原创、不求品牌、盗版猖獗、买卖书号等方面的道德问题正在成为危害我国出版业的巨大隐患。种种现象显示,出版业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物欲横流的不良风气,出版道德面临着重大考验。
与会领导和专家呼吁政府管理机构、行业组织、出版单位共同努力,建设理性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出版工作者应遵守市场竞争的游戏规则,加强道德自律,恪守职业道德规定,公平竞争,诚信经营,共同做大中国出版业的市场蛋糕。(记者顾洪洪)
责编: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