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两岸文化联谊行:感受民族和谐 弘扬中华文化

央视国际 (2004年07月12日 09:58)

  新华社昆明7月12日电(记者 李珍玉)参加“情系香格里拉”两岸文化联谊行的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特区的一百多位文化界知名人士,今天陆续起程离开云南古城丽江。

  7月3日至11日,两岸文化界同仁共同朝圣了云南第一高峰梅里雪山,途径噶丹松赞林寺、长江第一湾,游览了丽江古城和泸沽湖,参观了白沙壁画、东巴文化博物馆,欣赏了民俗舞蹈《香格里拉》、《丽水金沙》及纳西古乐。9天时间里,两岸及港澳文化界人士走进祖国西南的青山绿水,一路感受少数民族同胞的热情好客,与老友叙旧,与新朋结交,大家的手足情谊日渐加深。

  香格里拉神圣之旅

  “香格里拉的确是一片人间的净土,也是我们心中一直向往的净土。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大自然与人的和谐。”来自香港的知名人士潘耀明表达出大家的心声。

  气势磅礴的雪山冰川,蔚为奇观的大江峡谷,风景迷人的高原湖泊,绚丽多彩的雪山草甸,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美不胜收的歌舞表演……当海峡两岸联谊行的嘉宾们带着美好回忆离开香格里拉时,充满无限留恋。

  此次香格里拉之行,两岸人士最大的收获莫过于领略了云南第一高峰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的风采。参加者克服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山反应,在灰云密布的群山峻岭中跋涉了一整天,下午突然峰回路转,雪山就在眼前。雄奇险峻的冰川在阳光下无比晶莹耀眼,山间缭绕的白云瞬息变幻,更为雪山增加了神秘之美。许多人惊呼眼前的景象,纷纷献上纯洁的哈达,焚香祈福,愿两岸同胞永远共享安康、幸福的生活。

  文化交融一家亲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在云南举行的此次文化联谊活动,也是一次两岸同胞共同感受中华民族多民族长期交融、和睦相处的文化之旅。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穿着不同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同胞居住在同一个村镇,还会随处见到许多有趣的现象。

  在丽江古城,纳西族的民居虽是自己建造,却有汉族的灰瓦房顶,白族的雕梁花刻;在古代木府的家中,可以有多种信仰,丈夫信仰道教,妻子信仰佛教,彼此相安无事;每年正月十五,当地少数民族会过汉族的元宵节,而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傣族和汉族也会过彝族的火把节……这些都是各民族之间长期交融,彼此尊重,互相影响的结果。

  澳门基金会吴志良博士说,看到云南这么多少数民族可以几百年和谐地生活在一起,非常感动,给我们很大的启示。现在世界上有那么多的战争和冲突,但我们在这里看到,冲突是可以避免的。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和启示,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王安说,他特别欣赏这里文化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特征。王安回忆说:“我2000年到台湾访问,看到一次五教合一的法会。佛教、道教、儒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都融在其中,正反映出中华文化的包容性。这是中华文化绵延5000年不断的重要原因,在台湾也得到了同样的体现。这种文化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弘扬中华文化乃共同使命

  在此次联谊活动中,两岸各地文化界人士同车跋涉,沿途闲聊中经常会突然发现操着家乡话的老乡。虽然数十年未能回归故里,但熟悉的街名,共同爱吃的家乡美食,使彼此变得一下子没有了距离,感到的只有暖融融的亲情与乡情,虽是新友,早已成故交。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大师刘国松,是1949年后第一位回到大陆的台湾画家,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3年。这次,他带着徒弟也来参加联谊活动。

  刘国松说,上世纪60年代自己在台湾改良中国画技法时,被视为洪水猛兽,在一段时期遭到了某些人的打压。没想到后来在大陆遇到了知音,得到了江丰、吴冠中等画家的支持。在1985年应邀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时,他以一幅水拓法中国画,与著名画家李可染共同获得特别奖。

  他说,中国画与其他中国文化艺术形式一样,都面临着如何传承与发展的课题。许多年轻人跟着西方大师一路走,最后却发现,西方人恰恰是从中国艺术中找到了出路。西方抽象表现派模仿中国书法的黑白线条,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他的这种体会在两岸戏曲、音乐、舞蹈界同仁中,也产生了共鸣。

  “海峡两岸本来就是一家,都是中国人,有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两岸艺术同仁应该多加强沟通,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努力把我们的文化发扬光大,把中华文化推向全世界。”

责编:闫冬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