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原创] 贫富差距拉大不是小事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0日 15:27)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日前,北京市统计局对外公布了北京市社会发展七大领域发展指数的评价分析报告。报告显示,北京高低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由2000年的3.1:1扩大到2003年的4.7:1,这标志着贫富差距在拉大。(1月9日新京报)
北京市统计局的评价分析报告还表明,三年来,北京市生活质量指数从20.46提高到了29.55,是社会发展总指数增长最重要的拉动因素。如果将大幅攀升的生活质量指数和攀升幅度更大的高低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指标放在一起比较,我们就能发现一个难以让人释怀的事实,这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似乎与低收入群体并无多大关系。或者说得精确些,低收入群体生活质量的提高远远滞后于生活质量指数的提高,也就是说,北京市生活质量指数从20.46提高到29.55,更多地来自于高收入者的“贡献率”。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南京出炉的“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政府公共服务”民意调查情况分析报告显示:2005年,南京市民第一位的要求是――富民。南京市民的“富民”呼声之所以如此强烈,也是有着深刻的背景的。去年下半年有一则统计数据表明,南京市占10%的低收入者与同样占10%的高收入者赚钱之比为1:8.3,也就是说,富人赚8.3元,穷人才挣1元钱。
无论是北京的情形还是南京的情形,其实都折射着相同的事实: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一种“马太效应”: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富。北京4.7:1的高低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南京1:8.3的穷人富人赚钱之比就是一个鲜明的佐证。每年统计公布的居民收入增长的平均数,掩盖了低收入户收入增长水平缓慢的事实。尤须一说的是,除了低收入者,作为大多数的中等收入者,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其收入实际上也达不到统计数字中的平均数。这也正是每当有关部门公布城镇居民收入增长数字,许多普通百姓觉得高了的原因。
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甚至大多数低于平均数的现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绝不是以另一部分人的富不起来为代价,共同富裕才是我们的社会理想。如何坚持共同富裕原则,避免两极分化过度,把贫富差距控制在一个适当的程度,无疑是科学发展观要着力加以解决的紧迫问题。平均数与大多数并不是一个小事,政府的决策都要以此为依据。如果说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在社会转轨换型的水平,那么倘若将代表不了大多数的平均数作了决策依据,那就是误事了。 (作者:奚旭初 )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精彩话题
责编:张会玲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