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特写:中国军人在印度洋海啸灾区的日日夜夜 

央视国际 (2005年01月12日 09:32)


1月5日,在印度尼西亚北部重灾区班达亚齐,中国国际救援队搜救分队队员携带搜救设备准备前往搜救区域执行清理遇难者遗体的任务。 新华社记者翟伟摄

  中国国防报消息:

  现场篇 通讯员随救援队行动目击

  吴敏 陈天平

  万米高空上的动员会

  2004年12月30日11时30分,有武警总医院16名医护人员参加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到达首都机场。17时30分,全体人员搭乘国航CA051航班飞往受灾最重的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

  此次救援行动是中国国际救援队组建以来派出规模最大的专业医疗救援队,同时也是我国首次派出女医疗队员参加国际地震灾害救援行动。

  武警总医院16名医护人员从接到命令到出发只有短短两三个小时,不少正在岗位上工作的队员根本来不及回家同亲人打声招呼道个别。救援队的动员会是在万米高空召开的。

  笔者在登机现场看到,医疗队携带的救援装备中,既有先进的便携式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又有药品、胸切包等手术器械及新式急救板、担架等,其人员配备和技术力量具有野战医院的规模和功能,可以完成三级甲等医院急救中心所有的急救和手术任务。

  31日6时15分,专机几经周折,到达苏门答腊棉兰机场。

  23时50分,离跨进2005年只差10分钟之际,救援队乘坐军用“大力神”运输机终于到达重灾区亚齐省的省会班达亚齐。

  新年第一天展开救援

  1月1日,新年第一天。飞抵班达亚齐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从清晨即开始为当地灾民巡医问诊,提供医疗救助。

  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的营地设在机场一侧,靠近救灾飞机的卸货场。机场附近聚集了数百名等待乘机离开这里的灾民。医疗小组在两小时内接诊30多名灾民。他们多数人是患腹泻、感冒和角膜炎等疾病,还有一些人是在灾难中受外伤。救援队给一些伤口感染的灾民提供了消炎药。一位脚部被木板撞伤的小姑娘接受医疗队员的治疗后,脸上露出了笑容。

  接管一所医院的医疗救助工作

  1月1日晚,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应当地医疗机构的请求,接管了一所医院的救助工作,并展开紧急医疗救助。

  这所医院由于地势较高,没有遭到破坏,但医生有4人在海啸中死亡,一人失踪,只剩下院长一个人留守值班,医疗救助工作处于瘫痪状态。当晚,救援队首席医疗官郑静晨组织医护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由医疗分队队长侯世科带领,正式接管这里的医疗救助工作。

  当地灾民听说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来到这里的消息后,纷纷前来就诊。短短一个小时,医疗队员就接诊和处置了数十名伤情较重的灾民,院外还有许多灾民在等待。

  笔者看到这里的病人大部分是挤压伤、擦伤,由于海水浸泡和汗液的浸染,他们的伤口大多已化脓感染,伤口清理十分麻烦,医生为一名伤员清创和缝合需要20多分钟时间,感染较重的伤员还要进行抗菌输液。

  “中国救援”,给灾民带来希望和力量

  1月4日晚上,印尼司机阿瓦达在送巡诊队员返回宿营地时,激动地用英语对神色疲惫的医疗队员们说:“中国救援队,好样的!”

  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在印尼开展医疗救助活动的情况经媒体报道后,在当地产生强烈反响,救援队橘红色队服后背上醒目的“中国救援”字样,给当地灾民带来希望和力量。

  医疗队员李向辉在市区巡诊时,当地一位中年男子竖着大拇指主动走上前说:“你是中国救援队!”李向辉问:“你怎么知道的?”中年人很自信地说:“我看见你胸前戴有五星红旗。”

  曾经执行过阿尔及利亚和伊朗地震救援任务的老队员吴学杰十分自豪地告诉笔者:“别小看这面不大的五星红旗徽标,它不仅让当地群众轻松地识别国籍,起到传递友谊的作用,同时也让我们每名医疗队员心中骤然升腾起身为中国人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现在每天从早到晚,在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设立的医疗帐篷外,总有灾民一遍又一遍地用英语重复着:“CHINA!GOOD!”

  首次使用直升机多批量转运危重伤员

  1月4日,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正式加入多国转运中心医疗行动。这是我国医疗队首次在国外救援中与多国联合紧急救援危重伤员,也是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首次使用直升机不间断多批量转运危重伤员。

  设立在亚齐机场的多国转运中心,目前由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南非和法国救援队组成。由于灾区大量灾民无法及时得到医疗救助,多国转运中心邀请我国救援医疗队协助为急症伤员提供医疗救护。

  笔者在救援现场看到,短短几个小时,我国医疗队就为从直升机上转送下来的50多名危重伤员实施了心电监护、吸氧等紧急救护,并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然后将危重伤员用直升机迅速转入棉兰市内的大医院救治。

  距班达亚齐40多公里的兰帕亚镇,是此次海啸灾难的重灾区,6000多名居民只有1500余人幸免于难,幸存者中许多人伤势严重。中国国际救援队派出的医疗小组到达此地后,在对一般伤员进行就地救治的同时,积极联系直升机转运危重伤员,极大地提高了救援速度,为挽救危重伤员的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联合国协调中心的官员说,中国国际救援队能够根据灾区不同阶段的不同要求,及时调整人员和救援行动,团结协作精神值得其他国际救援组织学习。

  连线篇 本报记者与救援现场的电话连线

  陈天平 本报记者 刘彦军

  1月6日,连线郑静晨――“我们经历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1月6日凌晨,记者拨了40多遍电话,终于有两次接通了正在印尼执行救援任务的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首席医疗官郑静晨。在断断续续的通话中,他激动地告诉记者:5日晚上8点30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打来电话,代表祖国和人民向中国国际救援队表示慰问。全体队员备受鼓舞,虽然大家忙碌了一天,但谁也不肯休息,自发地加班至凌晨,在班达亚齐又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记者:请介绍一下当前的救援情况。

  郑:经过近几天的努力,我们帮助灾区又恢复了一家医院,现在已经有60多名伤病员来院就诊。3个巡诊小组继续在灾区巡诊。应印尼方面请求,昨晚有6名队员到市里的一家医院帮助工作。队员们每天在这里的工作都不少于14个小时,有时候我们得硬逼着队员休息。

  记者:队员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况如何?

  郑: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队员们住的是自带的帐篷,吃的喝的都是从国内带来的压缩食品、罐头、瓶装矿泉水等。这里气候炎热,气温高达37℃,队员们工作时个个汗流满面,衬衫始终没有干的时候。驻地对面的废加油站里有个自来水管,夜深人静时队员们轮流到那里冲凉。从昨晚到现在太忙了,大家谁也冲不成了。

  记者:有什么话要对官兵们说?

  郑:感谢战友和亲人对我们的牵挂,感谢祖国和人民对我们的鼓励。我们会用圆满完成救援任务的实际行动,为中国军人争光,为伟大祖国争光!

  1月7日,连线吴敏――“风餐露宿8昼夜后终于吃上第一顿热菜热饭。”

  1月7日晚8时,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队员吴敏在电话中兴奋地告诉记者:“8天来,我们风餐露宿,今天终于吃上了第一顿热菜热饭!”

  吴敏说,吃晚饭时,队员们像过节一样,每人领到了一份热气腾腾的炒青菜、米饭和鸡蛋汤。虽然分到的青菜只有小小的一纸杯,但这无疑是到达灾区以来最可口的一顿晚餐。8天来,医疗队员吃的都是方便面、火腿肠之类的自带食品,现在有的队员一看到方便面胃里就冒酸水。因长期食用这类食品和过度劳累,女队员刘亚华脸上已开始出现浮肿,许多队员都瘦了一圈。

  在一次巡诊中,队员们发现离驻地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废弃的物资站。经物资站看守人员同意,大家便自己动手在那里架起了炉灶。今晚7时,刚刚巡诊回来的4名女队员顾不上一天的劳累,兴致勃勃地走进“厨房”。她们淘米的淘米、烧火的烧火、炒菜的炒菜。灾后十几天的物资站,第一次传出了锅碗瓢盆交响曲,升起了第一缕象征生机和活力的炊烟。

  从今天起,队员们每天将能吃上一餐这样的热菜热饭。

  亲情篇 “知道他平安就好”

  陈天平

  1月2日一大早,笔者跟随武警总医院院长王发强、政委秦友来一行逐一慰问了赴印尼执行医疗救援任务的队员亲属。

  下面记录的是救援医疗队首席医疗官郑静晨家人的两段话。

  郑拓(郑静晨的儿子,14岁):自从爸爸有任务走后,我和妈妈就一直打他的电话,但始终联系不上。直到今天上午我才在电视里看到了正在救援现场的爸爸。我爸爸最喜欢吃新疆饭,等爸爸回来以后,我一定要和他一起去吃顿正宗的手抓羊肉饭。

  宁健(郑静晨的妻子):听说老郑每天都打电话给院里汇报情况,但他却一直没顾上给家里打个电话。他就是这样的人。现在知道他平安就好。

  笔者附言:接到带队赶赴印尼灾区的救援命令时,郑静晨从美国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回家才十几个小时,时差都还没倒过来他就踏上了征程。

  “你放心救援,家里有我!”

  陈天平 本报记者 刘彦军

  1月8日9点30分,记者来到中国国际救援医疗队队员、武警总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吴学杰的家。开门的长者一边热情地把我们迎进客厅,一边趴在记者耳边悄悄地说:“学杰正从印尼灾区打来电话。”

  今天是吴学杰赴印尼执行救援医疗任务的第九天,也是他第二次给家里打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爱人――武警总医院放射科主管护师韩青。从免提电话里传来吴学杰的声音:“我正在赶往灾区一家医院的车上。这几天你身体怎样了?”韩青说:“我身体很好,全家都好,你尽管放心。”坐在一旁的韩青的母亲却笑着摇了摇头。她悄悄告诉记者,闺女没说实话。打电话前,韩青刚刚吃了药,可她不肯向丈夫吐露半个字。

  “我把妈的情况跟你说一下……”韩青在电话里说起婆婆。婆婆在湖南桃江县老家,已年近八旬,患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病。韩青知道,吴学杰最牵挂的是老母亲,老人家最惦记的人也正是在国外救灾的儿子。几天来,她每天必须干的一件事就是给婆婆打电话,替吴学杰给老人家报平安。

  “爸爸,我和妈妈都很想你!你的腰好了吗?”一直趴在电话机旁的儿子吴韩雨桐忍不住对着电话喊了起来。听到儿子的声音,吴学杰提高了嗓门:“我也很想你们。我的腰好了。”其实,吴学杰也没说实话。记者知道,他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作为一名曾经参加过阿尔及利亚、伊朗等国际医疗行动的老队员,这些天他一直忍着疼痛,忘我地奋战在救灾一线。

  “你放心,雨桐在家挺懂事的……”和丈夫说起儿子,韩青的脸上一直荡漾着微笑。这些天,接送孩子上学的事落在韩青一人身上。北京下大雪那天,韩青骑车接儿子回家时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儿子一边用冻得通红的小手拍打妈妈身上的积雪,一边问妈妈摔疼了没有……

  吴学杰告诉韩青,第一批救援的医护人员很快就要回国了,但组织决定让他留下继续做救援工作。韩青多么希望丈夫能早日回来啊,可她更懂得,印尼灾区的救援工作更需要丈夫。作为军人和军人的妻子,她坚定地对丈夫说:“你放心救援,家里有我!”

责编:柳博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