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央一号文件:“金种子”送到田间地头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05日 07:56)
人民日报消息:
采访人:本报记者 冯华
解读人:2005年中央1号文件起草组成员
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
农业科研投入成倍增长
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与农业增长不同步,与整个科技投入增长不同步,已成为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制约因素。2005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体制。”增加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是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科技绝大部分工作具有很强的非赢利性和社会公益性,需要形成以政府为主的投入渠道。要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对农业科技投入增长做出明确规定,尽快建立一个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并引导社会资金广泛投入农业科技开发,鼓励国内外企业、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投资农业产业技术及物化技术产品的研发。
特别提醒:近几年内,农业科研的投资要实现成倍增长,尽快将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0.6%以上的水平。国家863、973、重大科技攻关等项目,要明显增加农业科技的投入比重,并扩大投入规模。
强调科技产品市场占有率
重奖转化成果有功之臣
科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支撑,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由“一五”期间的20%提高到45%左右。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仍面临诸多体制性问题,为此,2005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抓紧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当前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如加强农业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改良中心、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等;二是整合现有资源,尽快建立区域性农业科研中心。
特别提醒:主要从事农业应用基础研究、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等无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的农业科研机构,仍作为事业单位,组建成非赢利性科研机构;其他机构逐步向企业转制或进入企业。凡是能够面向市场的成果转化项目,按照市场原则实行有偿服务。此外,还要逐步改革成果评价体系,强调科技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生产应用的实际效果,对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试行“后补助”,对成果转化应用有突出贡献的机构或个人给予重奖。
12个超级稻新品种已育成
今年推广6000万亩超级稻
国家设立超级稻推广项目,是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的新要求,是加强种子工程建设的重要步骤。目前,我国已育成12个超级稻新品种,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超700公斤,小面积亩产超过800公斤,育成了一批超级稻新品种和新材料,在生产上初步显示出重要作用,成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
特别提醒:从2005年起,有关部门将实施超级稻“6236”工程,力争到2010年,用6年的时间,培育并形成20个超级稻主导品种,推广面积达1.2亿亩,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30%,使超级稻大面积产量平均提高60公斤左右。2005年,力争在全国范围推广6000万亩。
越过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以户带户 以户带村 以村带乡
为了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扶持科技示范户,提高他们的辐射带动能力。”今年以优势农产品区域为重点,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选择一批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先行试点,组织各级各类科技单位和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同时采取政策倾斜、直接补贴、科技培训、专家指导和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适当扶持。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形成农业技术示范新模式。
特别提醒:农业科研、教学、推广机构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都要发挥自身优势,与科技示范户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科技培训项目按照“定培训单位、定培训对象、定培训内容、定资金使用”的要求,责任到人,培训到户,提高培训效益。
责编:陈卓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