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信良期盼两岸农业交流建立“最优惠机制”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1日 18:05)
新华社上海3月1日电(记者季明)“为什么从泰国运水果到中国可以实现零关税,而要从地缘上更近的台湾运水果到大陆却必须费尽周折呢?”台湾知名人士许信良呼吁,两岸农业交流应尽快建立“最优惠机制”。
农业在台湾经济中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岛内还是有许多人依靠农业以及与农业相关的食品加工、交通运输等行业生活。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保护期结束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台湾农民开始忧虑本地孱弱的农业在境外农产品的冲击下不堪一击。
许信良说:“台湾农业的出路在大陆。”他认为,两岸的农业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台湾的热带水果、花卉、种子、种苗、有机蔬菜、绿色大米等农产品在大陆都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
去年11月,许信良曾率“两岸农业交流访问团”访问上海,当时负责接待的上海市农业委员会主任袁以星向来宾列举了一组数字:上海拥有2000万常住和流动人口,每天要消费猪肉1000吨、禽肉330吨、鲜奶和水产品各800吨、蔬菜1万吨、鲜切花100万支,每年农副产品流通金额超过80亿美元。
许信良回忆说,当时所有访问团成员都对大陆市场的巨大空间产生浓厚兴趣。目前,台湾省农会等一些民间机构正在积极筹建“两岸农业交流协会”,协会除了为两岸农产品交流提供便利外,还将为有意投资大陆的台湾农业企业和农民团体架设桥梁。
“我们期待在台湾制造业广泛在大陆投资之后,农业投资能够成为下一个台商投资的热点。”许信良认为,两岸农业共同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考验,应在专业技术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以应对“洋水果”、“洋大米”的冲击。
尽管前景美好,但目前两岸农业交流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阻碍,交通运输不畅是其中最关键的“瓶颈”。目前两岸没有直接“三通”的现状,使得所有台湾农产品只能绕道进入大陆市场,前后又要经历繁复的通关手续和检验检疫程序,这些周折和颠簸不仅增加大量不必要的成本,也影响了娇贵的热带水果和花卉的品质。
许信良说,他已经注意到日前国台办负责人关于“祖国大陆愿积极促成台湾农产品在大陆扩大销售”的意见,他认为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也是台湾农业的契机。当前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两岸农业交流的“经常性机制”,实现两岸“三通”,通过航运等更经济更稳定的方式将台湾的农产品运往大陆。
“我在上海的市场上看到各种来自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以色列甚至南美洲的水果,就是没有看到台湾出产的农产品。”许信良说:“我期待下次再来时可以看到台湾的莲雾(台湾著名水果)能够出现在上海的水果摊头。”
责编:常颖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