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中国地方政府践行“和谐”理念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04日 14:45)

    专题:2005年两会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林嵬 马扬 吕雪莉 闫平)3月的北京沉浸在“两会”的庄严与热闹中。各界都预测,今年的“两会”将对“和谐社会”的内涵与外延进行充分的阐释。事实上,自从中共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后,各级地方政府已纷纷从自身实际出发,践行这一新理念。

  构建和谐社会,前提是协调矛盾。农业大省河南,前不久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官员下访。4万名各级官员成为下访队员,调查处理尚未解决的信访案件、排查可能引起上访的社会问题、督促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客观地讲,官员下访仍是一种应急之举,不可能彻底解决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但已结束第一阶段下访工作的官员却认为,工作组督办案件、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一点一滴地重树党和政府的威信、化解矛盾的过程。

  失地农民保障问题、下岗失业者数量增加、贫富悬殊……不仅河南,这些问题也是中国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不和谐”之处。河南省委干部李新华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河南问题是中国问题的一个样本。河南面临的问题也是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中国已进入人均GDP1000美元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社会走向的微妙关头。在这一时期,极有可能出现失业率高居不下、贫富差异过于悬殊、社会动荡不安等问题。

  改革开放20多年,中国政府以“发展才是硬道理”、“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效率优先”等经济发展理念使越来越多的国人尝到了“小康”的甜头。然而,日益增多的社会矛盾也使高层清醒意识到“公平”与“兼顾”的重要性。“和谐”成为用来诠释“小康”的关键词。

  2004年秋天,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今年春节刚过,大约200名党政军高官赶赴北京,参加以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中央党校研讨班。在开班仪式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说:“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三农”问题成为热中之热。为什么“大都市、小郊区”的北京,此次如此强调“三农”?有专家称,这其实显示的是北京市领导层对“和谐社会”理念的具体践行。首都要在致力于统筹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方面带个好头。

  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省,每年都有100万左右的城镇劳动力需要就业、再就业,而政府能安排的就业岗位只有40万个。为了让更多的人找到工作,吉林省各级政府正在做着最大的努力。

  吉林省就业服务局局长李公达说,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既造成了失业问题,同时也造就了新的就业岗位,比如,在今年吉林省新增加的就业岗位将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发展中的社会服务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也越来越成为吸纳劳动力的磁场。“其实,我的工作就像是安排‘萝卜’和‘坑’对上号。”

  地处中国西部的青海省,今年则把落实《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当成工作重点,计划2010年前,政府共投资75亿元人民币用于恢复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使工程区内近10万亩耕地重新变为草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安置5.6万因生态恶化而面临生存危机的农牧民。

  可以想见,当今年的“两会”一如既往地在如潮掌声中闭幕之后,代表、委员将带着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憧憬、办法、动力和经验返回家乡。今年适逢“十五”计划煞尾之年,紧张准备中的各地“十一五”计划必将力推中央和谐理念,而力推之后的实际效果如何,又将考验各基层干部驾驭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责编:常颖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