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原创]“考核”咋成了“杀手锏”?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19日 12:15)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目前,正在流行一种时髦:无论什么工作,都只要纳入考核才放心。只要纳入考核了,上面才放心,下面才会去做,对上对下说起来也才表示重视。这种现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仔细想想又觉得奇怪:这就摆出了一个问题:“考核”咋成了“杀手锏”?
本来把考核作为一个工作环节或步骤也是无可厚非的,问题是把考核当作“杀手锏”,却说明了我们有些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自觉性和责任性太差。似乎是不纳入考核的工作就可以不做,或者不认真做。更何况很多本可以不纳入考核的工作,实际上就是一些部门或单位的本职工作。为啥在本职范围内的工作,不纳入考核就可以不做呢?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部门权力利益化”现象使然。在一些地方的部门之间,有利可图的工作争着做,无利可得的工作可做可不做,对于那些既没有利益可得还要得罪人的工作,如果不使用“考核”这个“杀手锏”就没有人做了。更何况服从政府的安排,就是部门和单位的职责,考核或不考核都应该认真做好。
考核并不能完全确定所有工作的数量和质量。很多工作并不是一个短时间的几个人的抽样考核,就能说得清楚的,有些工作可以数量化,有些工作却无法数量化,有些语言描述性的考核指标,在具体考核时却难以掌握,很难说得清楚是合格或是不合格。当前的很多数量化的工作指标并不科学合理。如果投机取巧地只为了几个量化指标做工作,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群众满意”才是“杀手锏”。我们经常强调,衡量工作的基本标准是“群众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一句话,让群众说了算。已经出现了不少的这样的情况,群众满意的,在官方的考核成绩并不怎样好;在官方的考核成绩很好的,群众却不认同。
实际上,政府部门和单位的全部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群众服务,“群众满意”才是“杀手锏”。任何离开了“群众满意”的考核,都只是玩花样的形式主义。
“考核”咋成了“杀手锏”?如果工作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上级机关的考核,就表明我们的机关作风存在严重问题,也表明了机关管理的无奈。(作者:黄草坪)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雅虹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