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时空]国共握手:为了两岸人民的福祉
――胡连会两地演播室连线
央视国际 (2005年04月29日 19:28)
进入[东方时空(新版)]>>
CCTV.com消息(东方时空-时空连线)白岩松:今天是4月29号,一个非常非常具有历史感的日子,还不仅仅因为今天,12年前也是中国的农历鸡年,汪辜会谈的那一天也是4月29号,12年后的又一个鸡年,又进一步的会晤展现在所有中国人的面前。今天下午三点钟中国共产党主席胡锦涛和国民党主席连战完成了会晤,这次会晤跨越了60年的岁月。今天《东方时空》的演播室也变得非常特别,我们今天请到的是台湾东森电视台的主播卢秀芳,欢迎你。
卢秀芳:大家好,我是卢秀芳,是台湾东森电视台的主播,我主播的时间是晚上六点钟到八点钟,在台湾播出的即时节目。这次来到《东方时空》,总要带一点礼物,带什么好呢,我想带一点台湾特色的,那就是猕猴了,但是想来想去也只不过是一只猴子,我也不能扮成猴子过来,所以还是想和平,紧扣这次和平之旅,我们特地做了一个和平之鸽以及橄榄枝。
台湾记者采访感受
白岩松:其实在连战先生下榻的北京饭店,餐桌上也专门用了萝卜刻了和平鸽。好,下面说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27号你就到了北京,今天完成非常具有历史性的采访。
卢秀芳:最大的感触就是“历史”这两个字了,因为您开场的时候说得很清楚,离上次辜汪会晤整整12年,对连战来讲北京是故土,这里也有他的家乡,有他母亲的旧居,而且今天北京大学还特地找到了他母亲当年成绩单,令连主席很是感动。其实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长期跟他接触,你可以深深了解他心中的感触跟感伤,刚才的会晤他特别用了“感伤”这两个字。
白岩松:在我们的笑容当中,感受到属于历史的感伤,但是在我们的心里喜悦要远远大于感伤。
卢秀芳:对于两岸民众来讲,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期待,最大的期待其实就是和平这两个字,我们都希望用最轻松,最快的方式达到和平。
连线全程跟踪连战今日行程的记者张泉灵
白岩松:接下来首先关注的是今天下午三点属于历史的那一瞬间,其实等待的时候显得非常漫长,毕竟这是1945年,当时也是中国农历的鸡年,完成了蒋介石跟毛泽东的那次握手,一下子没有想到60年后才有这样的握手。我们的记者张泉灵今天一天,先是从北大,接着到人民大会堂进行了跟踪采访,现在张泉灵依然在人民大会堂的现场,接下来我们连线泉灵,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是一段时间沉淀之后的感觉可能更加准确和明晰,对于今天历史性的大家非常关注的胡连会,现在你重新记忆当中的印象最深的细节有哪些?
张泉灵:我想所有人看过这场直播的话,或者像我们一样有幸在现场,都会记住握手那一刹那,因为之前所有记者心里都留下了疑问,谁会先伸出手,他们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握手,我们几乎所有的镜头和所有的目光当时都凝聚在了这个焦点上面,我们看到其实两党的最高领导人相隔了60年的握手,进行的是非常的恳切,也非常急迫,连战主席在走的过程中已经把手伸出来了,胡锦涛总书记原来站定在一个位置上,看到连战主席这么急切的把手伸出来的场景,他也往前走了两步,在那一刹那,两双手就握在一起了。
白岩松:好,泉灵,接下来是由东森电视台的卢秀芳主播来向你提问了。
卢秀芳:泉灵,在我给你提问之前,我先要谢谢泉灵,因为今天上午北大的采访你当时就在旁边,我对当时北大的地形环境还不是很熟悉,特别向你请教了,先谢谢你。刚才我也看到非常令人感动的一幕,当中有非常细节的观察,两个人的领带的颜色搭配上非常的接近,甚至达到完美的程度。这跟你过去类似的场合,类似的会晤有什么不同?
张泉灵:其实最大的不同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的会晤,并不是说一个国家元首和另外一个国家元首的会晤,而是中国人坐在一起谈。我想告诉你一个细节,就是在他们进行交谈的东大厅的里面,今天摆在桌子上的插花主题是牡丹花,大家都知道牡丹花是中国人的国花,中国人坐在一起谈自己的事情,摆上的是象征中国繁荣富强的牡丹花,背后肯定有很大的寓意。
今日连战先生北大演讲回顾
白岩松:非常感谢你带回来的报道,接下来让我们感受一下今天上午9:45在北京大学开始的演讲。
连战先生的演讲首先从他的母亲谈起,76年前,连战的母亲就读于这里,这也是他今天来这里演讲的一个原因。
“我的母亲在30年代在这里念书,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可以说是倍感亲切。看到诗草诗木,想到母亲在年轻的岁月,在这个校园接受教育,进修成长,心里面实在是非常的亲切。她老人家今年已经96岁了,我告诉她我要到这里来,她还是笑眯眯的很高兴。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次非常正确的报道。”
接下来,在简要回顾了中国近代历史的风风雨雨之后,连战先生把他的愿望浓缩成12个字,作为这次演讲的核心内容。
“用什么话来形容这样的一个格局,这样的一个勇气,带领我们到一个正确的历史的方向跟目标呢?我想了再想,把它归纳成12个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够 “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听起来好像有一点老古板,好像太古董一样,但是毕竟这是我们老祖先心血的一个结晶。也许用现代的话来讲,我想这12个字,可以把它再缩减,变成八个字,那就是我们大家一定要坚持和平,我们大家一定要走向双赢。”
“现在当然有人会问,你的勇气不小,你的基础在哪里?我要在这里跟各位坦白从宽,在台湾要报它一倍,我认为这个基础在哪里呢?在于历史的一个潮流,在于民意的一种驱动,历史的潮流、民意的驱动让我,让许许多多的人有这样子的一个勇气能够提出来”。
对于和平、双赢的潮流,对于推动这样一个潮流的力量,连战先生坚信,这是一个历史的必然,这是一个顺乎民意的历史的必然。他在这里特意提到了蒋经国先生和邓小平先生讲到情真意切之时,他还幽默的学了一句四川话。
“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的路线要管100年,用他的四川话讲,“动摇不得”。没有动摇。”
在演讲中连战先生表达了他对“台独”破坏两岸幸福基础的担心,同时他也明确的表明了他的态度。
“我这一次到大陆来访问,我说来的不易,因为有若干的人很迟疑,甚至于有一种批判,认为我到这里来,是来为了进行所谓第三次的国共和谈,所以我的目的是要‘连共治台’,那个‘台’大概是下面还有一个‘独’字。”
“我们今天怎么不能够重视当前,怎么不能够放眼当前,共同的来展望未来,来开创未来呢?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以民族的长远的利益为考虑呢?所以,人民为主、幸福优先,我想这是包括我们所有的台湾2300万,大陆13亿,我们所有的人民大家会共同支持的一个方向。”
回顾历史,评述现在,展望未来,连战先生对今后美好的未来充满了憧憬。
“今天两岸的关系,各位看到了,我们不但是互相的依存,而是互补、互利,而是1+1大于2的情况。所以我相信,台湾在创造了第一次经济奇迹之后,现在正迈向第二次的经济奇迹这条路,在努力,大陆今天所面临的也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中华民族这种现代化,这种富强康乐,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而已。”
在演讲的最后,他寄语年轻的一代,寄语所有的炎黄子孙。
“各位亲爱的年轻朋友,‘江山代有新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位都知道年轻就是希望,年轻就是机会,在这个时候大家回想一下前辈、先贤曾经负起来他们应该负起的扭转时代的历史的责任,现在又轮到大家了,大家都是将来国家、社会乃至于民族的领航员,所以在这样一个时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国的里根总统提到的那句很好的话,他说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就是因为这样子,所以来到这里。”
“让我们大家共同坚持,互惠、双赢,坚持和平,这是我们可以说自我的期许,也是向历史的一个责任。惟有我们达到这样的一个目标,“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我相信这将是中华民族为举世所称赞的最重大的成就,也是我们炎黄子孙,我们面对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共同的一个光荣。谢谢大家。”
演讲结束后,连战先生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最后,连战先生和北京大学互赠了礼品,在这些礼品中,北大赠给连战先生的他的母亲76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的档案应印鉴尤其引人关注,一段尘封了76年的回忆,一段不能忘却的往事,一个重新开启的历史。
(以上内容引号内的部分为连战北大演讲节选)
和平之旅连战显示个人魅力
白岩松:意犹未尽,我不知道跟台湾来的媒体记者接触的时候,他们居然都有一种共识,都对这次连战先生在大陆的口才的表现给予了极高,甚至超出预料的评价。
卢秀芳:我们这两天也都在讨论一个题目,连战在大陆看起来比在台湾还有魅力,我们想一想,这个魅力来自三方面。第一方面是历史的魅力,因为共产党、国民党恩怨已久,历史的魅力使连战的魅力加分了。第二个是个人的魅力,他用自己的话讲不愿意做秀,经过几次选举的洗礼,他的手势特别多,在台湾的时候他用选举语言,好不好,对不对,民众觉得领导人的语言很贴近他们,这是第二个魅力。第三个魅力,我想就是媒体的魅力,在媒体大篇幅的报道之下,强调这次出访的魅力,很多民众对他非常的好奇。甚至是我在街上,我发现连小学生都知道连战,真的是很有影响力。
白岩松:但是我知道要加上一条就是情感的魅力,他这次多次动情,当人动情的时候其实语言往往是最准确的,因此当动情的时候表达的时候,对人的感动的力量也很大,这也是重要的因素。接下来还得连线张泉灵,不过她现在在人民大会堂,但是今天上午她在北京大学整个跟踪了连战先生在北京大学演讲的全过程。泉灵你好,虽然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的时间,但是现在回忆起来,当时连战先生演讲的时候什么掌声最热烈,哪个问题是全场屏住呼吸要听的?
张泉灵:刚才你们一直在说魅力来自什么地方,其实今天上午连战先生演讲是脱稿,包括刚刚完成的胡锦涛总书记和连战主席的会晤,两个人讲话也是没有稿子的,为什么没有稿子的发言会如此的严谨、完整而又富有魅力呢?我想无外乎两条原因,一条原因是精心准备,第二条原因就是有感而发,由衷之言,我想这种魅力是骨子里的,而不是表面的,技巧上的。所以在今天早上连战主席北大的演讲过程中,的确无数次被掌声和笑声打断,可能是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欢迎,因为大家等待他的到来已经很久的时间了,所以这种热烈的期盼的心情导致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第二是说的话,连战主席现在说话变得非常幽默,比如回母校,回母亲的学校,还说这次媒体的报道是准确的,后面还学了一些四川话等等。第三个是他的由衷之言,他的有感而发也打动了所有听众的心,鼓掌真是发自内心的,所有人鼓掌肩膀都在动,是非常用力的。当这些问题产生共鸣的时候,我想魅力就进入每一个人的身体。
连线东森台记者梁立:台大学生反应热烈
白岩松:非常感谢你给我们带来的报道,一天也辛苦了,谢谢你。接下来我们要连线的是台湾东森电视台的记者,他的名字叫梁立,梁立你好。
梁立:各位观众大家好。
白岩松:梁立,据我所知,你选择的位置是在台大的门口,为什么选择这样一个位置?
梁立:像今天连战主席在北京大学演讲的时候也说到了,北大和台大是师出同门,一脉相传,而台湾大学其实就是连战念的大学,在求学阶段,他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学生,而毕业之后,他也是一个非常优秀,非常杰出的校友。所以在他演讲之前,大家都在猜测,到底非常优秀的北大的学生会提出什么样子的问题来考连战,结果连战先生不但没有被考倒,而且还是用非常幽默、轻松的方式来应答,反应相当的好。所以他在台大的学弟学妹们感到非常的高兴。
卢秀芳:连战是自台大毕业,包括他的太太也是台大毕业,我们知道在台大意见兼容,因为本来台湾就是意见比较多元,政治比较复杂的地区,在您今天采访的过程当中,台大的学生对于连先生的演讲是不是有正反两方面各式各样不同的评价?
梁立:是的,这次的演讲,其实是蛮两极化的,一方面是相当的赞同,给予支持,认为希望这次连战的演讲能够真的打开两岸和平之门,促进两岸的交流,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有一些人持反对的意见,并不是相当的支持,但是在整体上看来,都是给予连战这次在北京的访问,在北京的演讲都给予了相当的肯定。
卢秀芳:我想这也符合台湾的民调,其实在他出访之前我们也做了一个民调,有四成以上的民众非常赞成连战的出访。
白岩松:其实另外还有很多是在等待观望和结果的选民。我关心一个问题,毕竟是在一个上学的期间,今天在整个台大,大家收看电视的状况是一个什么样的,是否很多人是为此要逃课的?
梁立:校风是相当的自由,学生也是利用了时间,赶快盯紧现场直播观看连战的演讲的过程,而且他们也都发现连战这一次相当风趣,肢体语言相当多,而且妙语连珠,和他以前严肃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他们今天可以说是看到了连战的另外一面,给他们一个完全截然不同的连战,连主席。
回顾:中国国民党为两岸和平做出的努力
白岩松:开个玩笑说也有台湾的同行告诉我,他早有这样精彩的表现,也许他得到的票数会更多。非常感谢梁立从台湾给我们带回的报道。接下来我们关注的话题涉及从4月26号开始,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已经来到了南京,其实过去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大量的工作,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2003年1月26日,上午8点52分,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一架编号为CI585的航班,在人们的期盼中徐徐降落在上海浦东机场。这架航班的特殊性在于,它承担着台商春节包机首航任务,这也是自1949年后首架按照正常途径,飞临大陆的台湾民航班机。
至此,备受关注的台商春节包机,正式拉开帷幕。
台商春节包机返乡,是在两岸直接“三通”尚未实现,两岸无法空中直航的情况下,2002年10月,由中国台商协会理事长蒋孝严先生提出,随后大陆有关方面积极回应,特事特办,终于促成此事。可以说,正是两岸之间的共同努力才使2003年首次包机得以成功。
2003年的台商春节包机,在海内外引起了普遍关注,但当时的包机与全面、直接的“三通”还存在很大距离,一是台湾方面当时还不允许大陆航班飞抵,因此班机仅仅是由台湾单方开出,二是从大陆到台湾必须绕经第三地,没能实现直航。但毕竟这一次首航,已使两岸之间紧闭了50多年的大门终于打开了一扇。
2年之后,两岸关系又往前迈出了一步。2005年,台商春节包机首次实现了“共同参与,多点开放,直接对飞,双向载客”,从1月29号到2月20号,两岸各有6家航空公司参与台商春节包机,双向对飞,共执行了48次航班往返,96架次的飞行任务,大陆、台湾终于实现直航。
以台商春节包机直航为契机,两岸关系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今年3月28日,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率参访团抵达广州,开始对大陆进行访问,这次访问被称为“破冰之旅”。
在大陆访问期间,江炳坤与大陆达成,包括加强两岸经贸合作,降低农产品关税,保护两岸往来人员权力在内的,十二项共识。当时,江炳坤颇有感慨的说了这样一段话:
(同期)江炳坤:“我相信,两岸的和解要从经贸交流开始,所以这一次的访问不只是在缅怀我们的先烈,也希望能来看看台商,如何发展两岸的经济,但]进一步我们希望两岸能够有一天和平,因为这对于在两岸的老百姓都有帮助,因为至少大家都希望和平,也希望繁荣。”
3月31日,中国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会见江炳坤一行的时候,代表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发出了邀请,欢迎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合适的时候访问大陆。
邀请发出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4月26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就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开始了为期8天的大陆之行,这一次大陆行被称为“和平之旅”。
台湾媒体对连战之行高度关注
白岩松:秀芳,其实4月27号你已经到北京了,记者其实是非常敏感的一群人,他必须观察到很多的细节,从27号一直到今天,虽然短短两天多的时间,让你非常印象深刻的采访中的细节都有哪些?
卢秀芳:其实是北京的民众,对于台湾来讲,台北的民众给我们的印象比较冷漠,不太管别人的事情,在北京这两天采访过程中北京的市民对我们非常关心,很好奇,今天在北大采访过程中,有个民众说这儿不好看,拍那儿,那儿不好看,拍这儿,还有两个市民因为这个吵起架来,害得我们非常不好意思。不过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走到哪里,很多民众非常关心我们,问我们很多问题,你们是哪儿来的电视台,节目什么时候播出,北京市民的热情让我们非常感动,而且印象很深。
白岩松:你虽然身在北京,但是肯定会跟东森经常联系。这次涉及连战大陆之行的报道,在台湾岛内影响怎么样?
卢秀芳:我想影响是很全面,而且是很大的,台湾政治比较多元化,在岛内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连战出访之前不断的表示自己代表的是政党,代表的是个人,但是即便如此,不能否认,就像今天胡总书记讲的,这场会面已经记载入史册当中,它的影响力和历史性是绝不能忽视的,我刚刚拿到台湾的晚报,也是头条,在台湾所有媒体当中,今天毫无疑问都是头条。
白岩松:这个标题是“两岸应化刀剑为犁锄”,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化干戈为玉帛”。
卢秀芳:今天上午在北京大学的这场演讲,我们是全程现场直播,包括在刚刚连胡会的现场也是全程直播,不仅是直播,而且还有很多背后的解析,台湾市民也都非常踊跃。
白岩松:在连战讲过的一系列语言当中,让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句?
卢秀芳:我想是今天他谈他妈妈的这部分,以我们的了解,连先生不太在外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感情,他是比较内敛的,他不太谈自己的心情,可能是这次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一块。
回顾:汪辜会谈
白岩松:其实在节目的一开始我就强调了,4月29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但完全是一个历史性的巧合,上一个4月29号和两岸关系有关的,就是1993年的农历鸡年汪辜会谈达成协议。这个时候我们就不得不想到为两岸关系做出重要贡献的两位老人,让我们再次触摸他们,感受他们。
汪道涵,海协会首任会长,许多中国人都能脱口而出的一个名字。然而在收集他的个人资料时,我们却惊奇地发现,迄今为止,媒体报道中关于他个人的东西只是只言片语。尽管个人生活极其低调,但是几乎汪道涵的每一次公开出现,都被中国人给予了无限的期望。
从12年前汪道涵与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的那次特别会谈之后,汪道涵、辜振甫这两个名字从此就紧紧相连,成为重新开启海峡两岸高层对话的代名词,这就是著名的“汪辜会谈”。
这段1992年拍摄的珍贵资料,记录了两岸海协会、海基会成立以来,汪、辜第一次互派代表到香港,就有关事宜进行面对面的商讨。从1992年10月底至12初一个多月时间内,两会代表经过多次商谈和信函来往,达成了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简称“九二共识”。从此,“九二共识”成为两岸展开交流与对话的基础。
这不仅仅是全球记者翘首期盼的时刻,1993年4月27日,海协、海基两会领导人汪道涵和辜振甫先生在新加坡海皇大厦举行了万众瞩目的“汪辜会谈”。这是“九二共识”达成之后,两会开启的首次高层人士会晤。来自海峡两岸和国外的200多位媒体记者云集至此,争相见证这个载入史册的时刻。
上午10点,汪道涵、辜振甫越过不足两米的会议桌把手握在了一起,这是海峡两岸高层人士自1949年以来的首次握手,为了照顾站在两边的各国记者记录下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汪、辜二老心照不宣地分别向两边微笑示意。
在随后几天的会谈中,双方在两岸事务性商谈等方面达成了四项协议。在签署协议的过程中,双方在签署了两份协议之后,破例性的交换了位置,再签署另两份协议。原来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右侧为尊,所以双方轮流上座。实际上,在第一次汪辜会谈中,双方正是以相互的尊重赢得了对方的信赖。
(同期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相互谅解,相互也理解,那么我们就会求得共识,我们都有个共同的目标,走向统一。”
(同期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我一再地强调,我们已经跨出历史性的一步,就是说,两岸隔绝40几年,现在重新把这个门打开。”
尽管第一次 “汪辜会谈”还局限于民间性、事务性和功能性的范畴,但这一刻起,隔绝40多年的海峡两岸关系,终于跨出了重要的一步。
受“汪辜会谈”后两岸缓和气氛的影响,两岸的各项交流快速增加。最明显的是,两岸间接贸易发展速度惊人。“汪辜会谈”当年,两岸贸易额比1992年增长94.26%。在当年台商还掀起了投资大陆的第一次高潮,投资项目1万多个。
应该看到,汪辜会谈之后两会搭建的沟通渠道及事务性协商的进行,推动了两岸关系的良性互动。
1998年10月14号,又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81岁高龄的辜振甫先生偕夫人应邀踏上久别53年的祖国大陆。在上海和平饭店,阔别五年之后,两位老先生的手再一次紧紧地握在一起,而与上一次不同的是,这一次握手是在中国自己的土地上。
持续六天的第二次“汪辜会谈”,双方达成“四点共识”,包括进行政治、经济对话,加强两会各层级人员的交流互访等。有关方面评论,第二次“汪辜会谈”最大的突破是开启了两岸实质上的政治对话,使两岸和平统一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此次会谈结束的时候,辜振甫先生代表台湾海基会向汪道涵先生发出了赴台访问的正式邀请。
(同期声)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我很郑重的邀请 ,汪先生协伉俪,在适当的时候来台北。”
(同期声)海协会会长汪道涵:“我再做些准备,在一定的时候,一定的情况下,我一定去。
然而,就在这次“汪辜会谈”之后,台湾内部的台独势力不断设置障碍,否定“九二共识”,两岸关系持续处于僵持状态,计划举行的第三次“汪辜会谈”一下子变得遥遥无期。
两次意义非凡的“汪辜会谈”,势必把两位老人的名字紧紧相连,一起载入历史。而事实上,两位老人在古稀之年结成的友情也成为了一段动人的佳话。第一次汪辜会谈后,有记者问到辜振甫先生对汪道涵先生的印象时,他连连称赞说,汪道涵的风度、见解都有独到的地方。
两位老朋友的第二次“汪辜会谈”没有坐在谈判桌前,而是坐到了茶几边。在交流中,酷爱京剧的辜振甫先生清唱了《空城计》中几句戏词。辜振甫后来解释说,清唱此剧的含义是依靠对话也可以化干戈为玉帛,而汪道涵也回赠了辜振甫一幅对联“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在岛内台独势力的阻挠下,两位耄耋老人再次相见的愿望迟迟不能成行。2005年1月3日,辜振甫先生最终没能度过这个冬天,当德高望重的辜老驾鹤西去的时候,汪道涵先生深感悲伤,却终因年事太高不能亲临为老友送行。而在汪道涵以个人名义带给辜振甫夫人的亲笔信中,这八个字最为醒目:老友永逝,精神永存。
“兄弟俩是相辅相成,挣世界的钱”
白岩松:也许很多人可以把今天的一个消息告诉给在天的辜振甫先生,通过刚才的短片感受到今天很多的名言原来在汪辜会谈就多次展现,比如“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还有“化干戈为玉帛”。秀芳,最后一个问题,刚才有台湾媒体说台湾政坛出现一片大陆热,您怎么看待大陆热?
卢秀芳:其实我们一直讲两岸关系到底好不好,其实两岸关系有非常多的层面,从政治环境来看,也许不是那么好,或者前一阵子是比较严峻的,但是从民间的实质交流来看,两岸关系好得不得了,不只是经贸关系发展,不只是观光,人民感情的交流,真是好得不得了。从台湾民众的角度来看,对于两岸和解,两岸坐下来谈是乐观其成的,毕竟很多人家在这里,根在这里,钱在这里。
白岩松:今天上午有一句名言,其实昨天贾庆林主席他们在沟通的时候也说到,为什么我们不联合起来挣世界的钱呢?百姓对实际的东西也非常在乎,比如三农问题和三通的问题。
卢秀芳:这是一个务实的年代,跟过去不一样了,很多信仰不能当饭吃,特别是走过这段起飞期,现在台湾民众是有一点难熬,在经济上,特别是看到中国大陆经济的起飞,台湾民众能不能跟着一起起飞,包括中国大陆很大的经贸腹地,过去台湾有很好的发展经验,也可以提供给大陆作为借鉴,兄弟俩是相辅相成,像你讲的,挣世界的钱。
白岩松:所以今天不是一个历史的交叉点,而是一个历史新的起点,起跑线已经画得很漂亮,接下来看大家怎么跑,最后要把和平鸽再次送还给你,我们也要借今天的机会好好合作,再一次表达感谢。
责编:晓星 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