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中国新闻 > 正文

[网友原创] 招商呼唤官员问责制 

央视国际 (2005年05月16日 14:50)

  时下,有的地方招商轰轰烈烈,排场搞得大,口号喊得响,结果资金难投入,或产品无市场,虎头蛇尾,劳民伤财。且看安徽省淮北市几个大的招商项目:投资30亿元的生态住宅区“温哥华城”,辟出4150亩建设用地之后,只是留下了4个大坑,而一些被占用了宅基地的农民至今还无安身之处;号称亚洲最大的高尔夫球场,市里将9800亩土地承诺以每亩10元的惊人低价给投资商,谁知工程奠基后工地成了一片荒地。而且项目还未上马,几个“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和奠基仪式就花掉了200多万元。

  纵观全国形形色色的招商“壮举”,不难看出留下的“硬伤”。一是“伤自身”,有的组织各路诸侯浩浩荡荡招商,敲锣打鼓大铺摊子,兴师动众中存在大量浪费的现象,以美容、化妆、保健、医药领域为例,全国每年有100亿招商费用打了水漂,95%的企业招商不成功;有的低价出让土地、厂房和设备,国有资产流失的“合法”流失;有的引进被淘汰的项目或者污染环境的项目,随意贱卖或者掠夺性开采国家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影响生态平衡。二是“伤外商”,随意喊出“一切都好商量”等招商口号,盲目出台种种优惠政策,违反国家法令的承诺说得天花乱坠,实际上难以兑现。外商来后,该优惠的政策不能及时到位,一些附加条件却纷至沓来,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视外商为摇钱树,伸出有形的无形的手,到头来留不住外商,一年红火,两年散伙。由此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吓得外商不敢来了。三是“伤农民”,地方官员往自己脸上“贴金”,害了百姓。有的为了招商引资,不惜采用高压政策,对农民压价租地;有的长期拖欠农民的耕地款,过度的优惠条件也侵犯当地群众的利益;有的以招商引资为名,在开发区建设中热衷于政府圈地,低价地从农民手中征地,以成倍的价格卖出;还有的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把关不严,结果使一些江湖骗子借招商引资坑害群众。

  招商引资受到政府过多的干预,经济活动变成行政行为,长官意志决定一切。一些地方见钱眼开,“认钱不认人”,四处“拉客”不问底细,引进项目不问市场,甚至有点饥不择食,有的地方领导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片面追求“政绩”,犯了官场幼稚病,目光短浅,脑门发热,不经过科学论证就盲目承诺、胡乱拍板。这种不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招商”,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少数人有中饱私囊之虞, 为了一己之利,不顾国家政策和群众利益,不顾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需要,“招商招商,招来就伤”,以牺牲地方长远发展利益为代价,无异于杀鸡取蛋。 这是热衷于权力而漠视责任的结果,由于责任缺位,不能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 以权压法、以权代法,不能处理好权与民的关系,对上级负责,不对民众负责。

  全国有很多招商交出高昂的“学费”。对官员问责的又有多少?事实上,鲜有官员承担应有的责任或受到严厉的惩处。

  当前,为避免招商走弯路,切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必要的,最有效的还是落实官员问责制。在招商引资中,党政“一把手”说了算的,班子成员无原则地附和的,上级党委政府导向错误的,都难辞其咎,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如道义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等。招商呼唤官员问责制,既要改变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不光看招商成绩,还看长远发展,还在于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官员问责制度,以法律或条例的方式规定向谁问责,谁来问责,如何问责。招商“问责”制度化,让责任“归位”,让监督“强硬”,对决策失误的官员一律追究责任,该撤职的撤职,该辞职的辞职,该处分的处分,该判刑的判刑,使官员树立一种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危机意识,摆正处理好权与责的位置,从而促进从严治政,依法行政。(作者:罗青)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精彩话题

责编:张会玲  来源:

本篇文章共有 1 页,当前为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