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吴仪:当前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依然严峻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6月29日 22:48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9日电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9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时说,目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是,一些深层次问题没能根本解决,当前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

  ――初级农产品源头污染仍然较重。有的产地环境污染、污水浇灌、滥用甚至违禁使用高毒农药;有的饲养禽畜滥用饲料添加剂,非法使用生长激素及“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有的在水产养殖中滥用氯霉素等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造成虾、蟹、鱼等水产品质量下降。

  ――食品生产加工领域假冒伪劣问题突出。有的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有的滥用或超量使用增白剂、保鲜剂、食用色素等加工食品,有的掺杂使假,生产假酒、劣质奶粉,用地沟油加工食用油等。

  ――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为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接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农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食品卫生安全事故时有发生。2004年,卫生部通报的381起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140起,中毒9251人;由食用有毒动植物引起的72起,中毒1466人。

  吴仪说,现阶段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有着深刻的经济和社会原因:食品行业生产力水平不高,食品消费水平总体偏低、消费安全意识差,食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吴仪说,面对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严峻形势,我们一方面要深刻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竭尽全力开展整顿和打击;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企望毕其功于一役、一蹴而就,要克服厌战情绪,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更为重要的是,要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扎扎实实做好食品安全的各项工作。

  吴仪:制售假劣食品势头有所遏制

  吴仪指出,通过几年来的努力,我国食品监管水平不断提高,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猖獗势头有所遏制,食品生产经营秩序逐渐好转,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粮、油、蔬菜、肉、水果、奶制品、豆制品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有所改善。

  吴仪说,2004年,米、面、油和酱油、醋五类食品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1.4%。水果、婴幼儿配方乳粉、鲜猪(牛、羊)肉、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的流通环节质量监测平均合格率达90.1%。特别是全国基本禁绝了“毒鼠强”,有效防止了相关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吴仪说,2001年,国务院作出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决定,把食品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稳步推进了以下四项工作:

  一是持续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连续三年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经过几年的整治,有力地打击了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食品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二是改革食品安全监管体制。2003年,国务院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食品安全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重大事故查处工作。2004年,又按照一个监管环节由一个部门监管的原则,采取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卫生、质检、工商等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责。

  三是完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了食品安全部际协调制度,及时沟通情况,研究协调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大力推行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执法责任制和执法责任追究制。积极推进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整合共享。加强食品安全行政执法部门与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的沟通和衔接。

  四是建立食品安全保障制度。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国家认监委会同农业部、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大力推广了农产品(食品)认证制度。商务部等13个部门实施了“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的“三绿工程”,建立了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系统。质检总局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建立了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工商总局推行了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市场巡查、市场食品质量监测、不合格食品退市、食品经销企业信用分类监管制度。卫生部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建立了食品安全信息沟通协调和公示制度,开展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

  吴仪:我国将用3到5年使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29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作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形势与监管工作的报告时说,我国将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安全事故大幅度减少。

  吴仪说,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将开展以下7项重点工作:

  一是在农产品生产环节加大源头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试点,强化溯源管理。深入开展农药残留、禽畜产品违禁药物滥用、水产品药物残留专项整治,继续加强对农药等方面的监测。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一批食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使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抽检质量安全合格率达标;基本解决“餐桌污染”问题。

  二是在食品生产加工领域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全面清理和大力整顿食品加工企业,强化企业法人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监督抽查和不合格企业的后处理制度。力争在年内基本取缔遍布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的非法小作坊,集中力量打击城乡接合部等监管薄弱地带的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行为。

  三是在食品流通环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经营秩序。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集中力量整治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印制品;把儿童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农民和低收入者的利益。继续督促企业普遍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和质量承诺制度,严格市场开办者的质量责任制度。通过对重点地区、重点市场的集中整治和建设,有效防范和制止假冒伪劣食品进入市场,让老百姓买到放心粮、放心肉、放心菜。

  四是在食品消费领域强化监督检查。重点加强餐饮业、食堂等食品消费环节的卫生监管工作,加大对学校、建筑工地、旅游景区景点食堂、餐馆的卫生监督检查力度,防止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建立餐饮业、食堂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促进餐饮企业提高食品安全自律能力。加强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建设,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溯源能力。年内,力争在小食品店、小餐馆、流动小摊点的卫生监管方面有所突破。

  五是依法严查食品安全大案要案。集中力量及时查处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团伙和首恶分子。对发案率高、重大案件久拖不结的地区和单位,国务院将组织力量直接查办,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坚决打掉各类“保护伞”。

  六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和社会监督。鼓励新闻媒体实施舆论监督,及时曝光各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犯罪行为,公布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结果;大力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优质食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充分发挥食品行业组织、消费者协会和中介机构的自律和维权作用,发动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群防群治,形成全社会关心和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

  七是积极探索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加强相关标准的基础性研究,加快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增加对检验检测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的投入,逐步规范检验检测行为,实现检验检测资源和信息共享,尽快形成统一、高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以法制和道德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努力构建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快食品安全信息监测和通报网络建设,完善预防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提高对食品安全风险和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

责编:慕泉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