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网友原创] “官饵”许默为,别叫穿?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8日 16:17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委县政府关于《正宁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规定中,有“投资1000万元以上,年纳税8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法人代表,发给相当于副县级四档基本工资,当年聘用企业法人代表的1名年龄、学历条件符合规定的子女在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此举经媒体披露后,引来舆论一片哗然,皆纷纷指责这种行为是“官饵”。

  官饵、“饵”的顾名思义,就是拿“官位”当作某种诱饵,像钓鱼时在鱼钩上挂上蚯蚓让鱼来吞食然后将其钓起一样。不过钓鱼是一种欺骗式的不等价交换――引诱鱼儿来上钩,鱼儿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而“官饵”则是明码标价的或可算是一种等价的交换――只是让别人交换出与“官位”等价的其他物事,比如钞票,一手交钱、一手给官。

  正如媒体里有的人说的那样,商人、资产者,作为一个新生的阶层,在经济上“崛起”之后,必然要在政治上寻求一定的地位。有了经济地位后谋求政治上的话语权,原也无可厚非,且事实上各地也一直这样在做着。如早些年东北某产粮大市,因为浙江一房地产投资商帮他们搞活了一个市场,便聘请他出任该市的副市长,央视也曾为此作过专题。

  咱本地也有这样的情况。某个体经营户“做强”、“做大”后,便自然而然地成了本市的政协委员。当然这里面也还有许多不为外人知晓的“内幕”:比如他资金不足,需要大量“投资”,某些手里有各种权力的人便将公款投给他做了“集资”,以赚取月息五分以上的“利息”。后来“非法集资”的事穿帮了,他吃了官司,“政协委员”自也做不成了。

  只要留心媒体里各类报道,我们不难发现各类商人、资产者发迹之后,便都有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副市长”之类的头衔。如山东那个冲击机场的、如许许多多后来因经济问题在媒体里被曝了光的曾经的“大企业家”们,无不都头上带着各种政治的光环。但这些事只可悄悄地做,不可大声地宣传出来,更何况竟以官位来明目张胆地“招商”。

  咱们现在有些事只可默默地做,千万不可叫穿帮。如读书的事,每个家长心里都明白弄个学位是为了改善生活现状,让孩子跳出父母们固有的尴尬境地,进入上层社会里去“出人头地”。进入上层社会,说到底也就是“多赚钱”的问题。但一有人公开喊出“读书为了赚大钱”,把知识分子儒雅的面目给戳穿了,便遭来迎头一顿痛扁――啊,这怎么可以!

  知识,真真正正地赚着大钱。俺有一位亲戚,是个退休了的重点中学校长,现在他每月给人上几节英语课,便收入数千大元。更何况那些打着“知识革命”、“国际职业人”的旗号大把大把地捞着英语“考级”的巨大利润的海归们。还有,据说某些大学里的教授连本专业课也懒得上而去赚“走穴”的钱了。但那个叫穿了赚大钱“真谛”的老师,现在在哪里?

  正宁县委县政府的那些执政者确实“无知”――你悄悄地将官职与投资挂钩便行了,怎么可以用发文件的形式公开化呢?这样一来,让老百姓都知道了官位是可以这样变相买卖的,如何是好?到底咱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人民币服务”的?何况,如果有人来投资数个亿,并以“一千万”类推,向我们要个什么国家级的职务做做,岂不叫人为难?(作者:鸥盟客)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 进入原帖 发表高见

  ■ 进入网评天下论坛 发现更多精彩话题

责编:张会玲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