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央视网评] 由台风来袭想到应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9日 13:58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CCTV.com综合消息,中央气象台18日18时发布的最新台风紧急警报说,预计今年第5号台风“海棠”中心以每小时15至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并将于19日凌晨到下午再次在福建沿海登陆。

  “海棠”首先在我国台湾登陆,造成160架次班机取消,全台停班停课,宜兰东澳有17人受伤,台湾大部将有大暴雨,部分地区有特大暴雨;福建受强台风海棠外围影响最大风力达14级,台风逼近,福建部分机场关闭、高速公路停运,福建安全转移受台风威胁人员53.9万人。福建严阵以待、做好抗击强台风“海棠”的各项准备工作。而浙江为备战台风“海棠”已安全转移逾32万人,温州13万名群众平安大转移,万余船只已进港避风。民政部启动四级响应,紧急部署应对台风救灾工作:及时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及时转移受台风威胁的群众,确保群众的生命安全、加强转移灾民的安置工作,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认真做好灾情的值班和实时报送工作。浙江把“不死人,少伤人”作为了防台工作的首要目标。

  台风来袭,由于其“范围大、强度强,影响范围广,破坏力强,加之19日正值天文大潮期,此次台风登陆将使东南沿海出现风暴潮”,着实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显示出了夏季时的灾难性气候特征。台风来袭,不仅是一种灾难,也是一种禁令,它逼迫我们把大部分的社会工作都停下来,特别是旅行社的工作不能再开展了,从政府到群众都要一心一意作好防范、抗击和抢险救灾等工作;它也是一种社会警示,灾难的来临总能暴露出社会的一些积累的问题、弊端乃至危机,特别是在环保方面一些生态危机已经很明显,此次为防台风、御海啸,我国新型海防林体系建设全面启动,但我国沿海防护林总体状况不乐观,70%基干林带不达标,问题多多。台风来袭,更是一种急迫启示,启示的核心是我国城市应当迅速积极建立城市公共安全日常管理体系和应急处置机制,特别是后者。而从国家来说,目前中国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这也是应急体系建设应首要完成的。

  我们看到为应对此次台风的来袭,从国家民政部到地方各级政府部门,都已经花费了充分的时间来做好应急和防范工作,加紧落实责任使责任到位,力争把危害降到最低。然而,人类遇到的从来不止一次灾难,而且许多时候灾难来袭频繁,许多时候人类都缺乏科学预见性,所以我们在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突发危害时应当建立起预见、应急、防范和治理的长效机制。建立城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立起相关预案体系和机制体系,加快“三制一案”建设,建立、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加强相关机构建设,加强专项应急指挥部建设和整合工作,做到“起点高,积极完全铺开”。“应急”,在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常用词汇。如今,从国家到社会各阶层,都把“应急”提升到了一个科学的社会认识和社会意识的高度。应急,也已经不再是一种普普通通的含义,自从各种灾难性事件爆发以来,应急已经升级为一种社会科学概念和法律概念,而且在社会中具有更加重要的位置。在应急体系的建设过程中,自然需要切实解决许多实质性的问题,关乎国家人民的大局利益、社会发展的长远利益,涉及国家、集体与个人、各级政府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等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国民的应急素质和相关意识更应该在此过程中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有效提升。

  我们没有忘记,就在这21世纪的头几年里,各种突发事件给人类造成的危害。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2003年的“非典”事件,2004年的禽流感事件,2005年食品领域的“苏丹红事件”等,还有就是目前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伦敦恐怖爆炸案,人们就特别想到即将于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北京的城市安全。安全,这个字眼我们今天更应该将它和“应急”挂钩起来,特别重视起“应急”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

  台风来袭,也终有消失退去的时候,对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和破坏我们将尽力弥补;但灾难到来,我们应该更加深化对应急意识和知识体系的科学认识,增加我们抗拒灾害的本领和勇气,加快国家和城市各级应急体系的建设,注重各地区的体系平衡、合理协调,让各种灾难给我们人类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广仔一―中国人要争气!)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任今航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