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央视网评] 为总书记号召叫好!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27日 15:10 来源:
    专题:网评天下精华版
    专题:建设节约型社会

  “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成新风”,是胡锦涛总书记于7月26日在北京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就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听取意见后的讲话中发出的号召。这个号召,一针见血,点出了社会之弊痛,使人感觉正气在回荡;这个号召,也指出我们国家发展方向,使人们倍爱鼓舞,心情振奋;无疑,这个号召,又引发人们深思。

  勤俭节约是建设社会主义重大方针,也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在新中国刚诞生之初,面对千孔百疮百废待兴的局面,面对着国外反华势力的重重封锁,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民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胜利地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斗争,粉碎了反华势力的猖狂进攻,有力地巩固了社会主义制度。勤俭节约使国家站稳了脚根,使人民群众再次看到了共产党的强大力量,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信心。自那时起,人们看到,勤俭节约已蔚然成风。各行各业人们以勤俭节约为荣,以贪污浪费为耻。勤俭节约成为治国治社会乃至治家的“灵丹妙方”。比如,勤俭建国,勤俭建军,勤俭办社,勤俭办厂,勤俭办学校,勤俭过节之类的活动方兴未艾。显然,勤俭节约,使民族精神得到了光大弘扬。

  总书记重提“勤俭节约”,其实也是众所周知,时下,浪费和粗放型经济的增长方式已成为公害,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新矛盾。而现在,相当一部分人节约意识很薄弱,铺张浪费现象随时可见。比如,为显示“大手笔”,胡乱扩大城镇用地规模,胡乱扩宽马路。比如,某市“政府上班大道”由原有4车道一级公路一下改为12车道,接近北京长安街水平,占用耕地超过1000亩;比如,为显示官员政绩,北方某镇办公楼竟模仿天安门设计建造,花费资金近千万元;比如,为显示“官员派头”,某贫困县竟不惜花巨资搞起摊派请明星演出助庆等等。公款吃喝更是屡禁不止。有数字显示:全国公款吃喝1989年为370亿元,1990年达到400亿元,1992年超过800亿元,1994年突破1000亿元,2002年达到2000亿元,等于每年吃掉一个一个三峡。(见央视国际2005年7月26日)显然,重提勤俭节约,就是要在全国上下找回节约意识,强化节约意识,让勤俭节约成为一种永远荡漾的风气。

  勤俭节约是治国之策,建国初期需要它,在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果、全国进入小康社会后仍然需要它。正如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环保人士梁从诫所言:中国有13亿人口,每个人浪费一点,拿13亿去乘,这个数字大得惊人。同样,如果每个人节约一点,拿13亿去乘,这个数字就相当可观。(见《大连日报》2005年7月10日)就家庭而言,中国目前大约有3.74亿个家庭,以每个家庭平均每年节电120度计算,(每月10度)每年就可能为国家节约450亿度电。而节约一度电,可节省400克标准煤和4000克水。因此,倡导全社会全民节约,是确保持续发展的成功之策。

  勤俭节约还是育人真言。古人有言: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实践证明,靠挥霍育人,只能育出懒汉,育出褥胯子弟。而今,一些青少年问题之多,很大程度上由于社会上及家长们的挥霍浪费习惯起潜移默化作用。显然,只有树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才能确保青少年经得起物质利诱的考验,才能坚定正确的人生观,在新时期为人民为社会贡献力量。

  诚然,使勤俭节约在全社会蔚成新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要靠健全完善的机制去促进,同样要靠方方面面的监督去落实。但是,只要各级官员率先垂范、持之以恒、形成气候,勤俭节约之风一定会蔚然成风。(作者:亦菲)

  本栏目所载评论纯系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央视国际立场

  →→浏览原帖全文 发表不群高见

  →→进入"网评天下",发现更多话题!

责编:刘雅虹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