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从范匡夫到杨业功――记者眼中的杨业功(二)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8月15日 14:01 来源:解放军报
    专题:导弹司令员杨业功

  解放军报消息 记者 姜宁

  “从来败军多骄奢,自古为将廉生威。”当记者走进第二炮兵某基地杨业功事迹展室时,目睹将军留下的一件件遗物,耳闻将军生前一个个故事,眼前蓦然浮现出另一位优秀共产党人的鲜明形象――范匡夫。

  范匡夫、杨业功――同为军队高级领导干部,虽然经历不同、岗位不同,却在反腐倡廉考场向党交出了同样合格的答卷。

  从范匡夫到杨业功,我们党涌现出越来越多这样优秀的领导干部,这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

  在采访的日子里,记者仿佛跟随将军走进了那一个个普通的日子,重温将军清廉为本、一身正气的感人事迹。

  从范匡夫到杨业功,他们身上有着太多的共同点。

  生命之光不灭,信念之火永燃。范匡夫极欣赏巴金的这句话:“再高的黄金潮也冲不垮崇高的理想。”杨业功曾说过:“没有坚定的信念,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高风亮节、清正廉洁、勤政务实,是信念坚定的应有之意;利欲熏心、贪赃枉法、尸位素餐,是信念灭失的同义之词。在他们的心中,信念如磐,使命如山。正因为如此,他们夙寐在公,廉洁自律,始终处于“激情燃烧的岁月”,就不足为怪了。

  廉洁自律难在哪?一时一事易,一以贯之难。对此,范匡夫深有感触地说:“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要有‘长距离较量’的韧劲才行啊!”杨业功曾对身边人说:“共产党人的党性决不能在一瓶酒、一张‘纸’上失守啊!”君不见,面对种种诱惑,有人挺立大半辈子还是失守了,以致“59岁现象”竟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范匡夫、杨业功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一辈子挺立不失节。

  “权力是党和人民的,不是哪个人私有的。”这是范匡夫常说的一句话。“权不在大,为公则灵。”这是杨业功填写的一句词。腐败,说到底是权力的腐败。对领导干部来说,反腐败,说到底就是防止手中权力变质。面对女兵征集、亲属调动、工程招标,范匡夫一身正气,秉公办事;面对跑官要官、请客送礼、化公为私,杨业功一声断喝,公私分明。身居高位想什么?手中有权干什么?他们以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身居高位亦公仆,手中有权不谋私。

  “先进文化可以养廉。”当初范匡夫提出这个反腐倡廉新理念时,有人不以为然。今天,这个理念再次在杨业功身上得到验证。居室简陋,书香满屋。惟吾德馨,何其相似。范匡夫在谈到如何抵御诱惑时说:“文化屏障对我具有一种特殊的保护作用。”杨业功清廉到令一些人难以理解的地步,不会没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与文化积淀。其思想基础,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其文化积淀,就是深厚的文化修养。这两种营养的滋润,使他面对诸多诱惑始终能保持“不败金身”。

  在保持共产党人本色方面,范匡夫与杨业功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范匡夫“笑待”送礼者,泡上一杯清茶,循循善诱,娓娓道来,谈笑间让有非分之想的人羞愧而退。杨业功则“冷对”送礼人,抓起“红包”怒目圆睁扔到门外,震怒中使沾染不正之风的人碰壁而回。

  尽管外在表现不同,但他们内心的思考都是一样的。作为领导干部,他们深知,执政党的党风建设事关党的生死存亡。作为时刻准备带兵打仗的指挥员,他们更懂得,廉洁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平时为将贪而不廉威尽失,战时怎能号令士卒死无憾?”寥寥数语,“布衣将军”形象跃然而出。

  采访一个先进典型,心灵受到一次震撼,思想得到一次升华。

  记者在《自古为将廉生威》这篇通讯中,写到周围同志看到杨业功在述职报告中公布个人财产情况时有这样一段叙述:“对比,不解,感叹,自愧,钦佩,惟独没有人对公布的数字表示怀疑。”借用这句话描述记者的此次采访过程也颇为贴切,正是经过这样一个过程,记者走进了杨业功的心灵。

  这里仅举一例。采访中记者听到一个看似有点“损害”典型高大形象的故事,是否写进通讯,记者曾几经犹豫。在人们印象中,杨业功曾有一次对送来的“礼”动了心,那是伙房送来的一碗红烧猪蹄。初听将军老伴讲此事时,记者曾有些不解。如今,一些单位接待上级领导档次越来越高,将军出差归来何至于见猪蹄而嘴馋?但随着采访深入,记者对杨业功老伴提供的此细节深信不疑,感叹不已。

  杨业功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穿梭在崇山峻岭勘察阵地,他随车带着“三件宝”:热水瓶、方便面、军大衣。下部队规定四菜一汤,就是这样,杨业功在部队用餐机会也不多,更多的时候因奔波在野外而只能方便面就咸菜。“老杨出差回来,常常像饿鬼一样嚷着要吃红烧猪蹄。”当杨业功老伴泣不成声地说起这段往事时,自愧之感猛烈撞击着记者的心灵。 

  将军律己之严还可从另一件事上得到印证:那次,杨业功出差归来。几个同志为帮司令员补补身子“蓄谋多次”在宾馆订了桌饭,由基地门诊部主任潘瑞高出面请司令员,理由是大家从未见过首长训医生。老潘还出了个后来被大家称为“馊主意”的“金点子”,拉上杨业功老伴作陪。谁知,车开着开着,杨业功觉得路不对。潘瑞高自恃有大嫂撑腰,说这顿饭你不吃也要吃。谁知杨业功毫不客气把老潘撵下车,把一行人晾在路边,自己带司机驱车直奔机关伙房,吃了碗面条就上了办公楼。听了这个故事,记者满怀钦佩之意拿起笔,把红烧猪蹄的故事写进了通讯里。

  疾书至此,记者接通了范匡夫将军的电话。同一战壕并肩作战,彼此心相通。杨业功先进事迹见诸新闻媒体后,在范匡夫心中引起强烈共鸣。记者摘录通话内容的片断,与读者一起探寻范匡夫、杨业功清廉为本的思想轨迹。

  “打得赢,不变质。这是摆在当代中国军人面前的两个历史性课题。这两个课题,又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不变质,才能打得赢。杨业功在这两个历史性课题面前,交出了出色的答卷。”

  “我不是危言耸听,在我们周围影响人们‘变质’的毒素,还在悄然侵蚀着某些人的心灵。如一些人对腐败现象已从‘看不惯’到‘习以为常’。再如昔日被认为是腐败的东西,如今已渗透到一些人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中。这也是杨业功先进事迹引起社会强烈反响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反腐倡廉,任重道远。靠一个范匡夫不行,靠一个杨业功也不行。但我相信,随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一定会涌现出更多杨业功式的优秀领导干部。”

责编:王丽华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