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看新疆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9月22日 13:37 来源:
    进入[新闻30分]>>

  CCTV.com消息(新闻30分):

  巴音布鲁克 天鹅的天堂

  由于近年来环保力度加大,自然环境改善,新疆不少地方都出现了草木茂盛、野生动物增多的景象,与此同时,人们维护自然生态的意识不断增强。今天的《看新疆》,我们先带你到天山山脉中部,雪山环绕,草肥水美的巴音布鲁克草原,那里有天鹅的天堂。

  在蒙古语中,“巴音布鲁克”的意思是“富饶的泉水”。雪山下,草地间,分布着大大小小几十个高山湖泊,这些湖泊就是天鹅的家,这个草原也是我国最大的天鹅保护区。专家告诉记者,要走到草原深处才能看到天鹅,然而记者刚来到这里就得到了一个惊喜。

  记者现场:

  我们刚刚进入巴音布鲁克保护区,就在路边看到两只白天鹅,它们在草原中间散步,样子非常悠闲。

  这对天鹅情侣相互依偎,亲密无间。保护区的负责人巴特尔告诉我们,天鹅是爱情的象征,它们终生不分离,如果一只天鹅死了,另一只就会守在身边,而且终生不更换伴侣。

  巴特尔:

  今年十几对(青年)成家后都跑到这里来宣个誓,男孩给女孩戒指,说我们像天鹅一样终身不分离。

  巴特尔说,在路边就能看到天鹅,说明这几年天鹅的数量增加了。而如果想看到更多的天鹅,就要骑马进入草原深处,热心的义务保护员包热成了记者的向导。

  记者:

  我们骑马在湿地上行进了几公里以后,终于来到了天鹅的聚集区,在这里随处都可以看到天鹅的身姿。

  远处的湖中,小天鹅排成一队跟着天鹅妈妈学游泳,近处的天鹅偶尔展展洁白的翅膀,偶尔垂下头整理羽毛,牧民骑马走到跟前也不害怕,包热说这里的牧民都和天鹅成了朋友。

  包热:

  天鹅是蒙古族的神鸟,(我们)从小就知道保护天鹅。七仙女下凡在河里洗澡变成天鹅,我们很小的时候老人给我们讲过。

  据当地牧民说,以前因为经常有人来巴音布鲁克草原旅游,污染了天鹅的生存环境,天鹅的数量越来越少。近几年国家在这片湿地设立了保护区,围起了围栏,还有许多人和包热一样成为义务的天鹅卫士,再也没有人来打扰天鹅了。渐渐地,搬走的天鹅回了家,还有更多的天鹅来这里落户。现在,巴音布鲁克草原上已经有8000多只天鹅,是个和睦的大家庭。

  包热:

  一到下午五六点钟,成群成群的天鹅起飞,带着小天鹅,所以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天鹅的天堂。

  冷水鱼 盘活赛里木湖经济

  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封闭型湖泊,原本湖内没有任何物种繁育。经过反复实验,一条以养殖冷水鱼为核心的人工生物链在这里培育成功。

  赛里木湖海拔2000多米,水域面积458平方公里,是冷水鱼十分适宜的生存环境。冷水鱼产销基地就设在湖中心,清晨6点就出湖捕鱼的渔民这会儿已经在忙着装箱发运了,基地的工作人员热情地邀请我们乘小艇去参观他们捕鱼用的“迷魂阵”。

  记者:

  这片鱼网就是塞里木湖冷水鱼养殖单位布下的迷魂阵,工人们都说进了这个迷魂阵鱼儿就会迷失方向,但是又不会使它们的身体受到伤害,使它们在捕捞之前能够继续存活一段时间。

  在这里投放冷水鱼主要有原产自俄罗斯的高白鲑、凹目白鲑,其肉质纤维又细又短,不易存放,加之赛里木湖水域广阔,不易撒网捕捞,因此聪明的渔民们想出了播撒饵料守株待兔的办法捕鱼。

  赛里木湖冷水鱼产销基地技术员:

  (记者:这个是什么鱼啊?)这鱼是高白鲑。(记者:多大这个,现在?)

  三公斤,三公斤二、三的样子。这个有五年了。

  在高山冷水湖泊的环境下,冷水鱼生长十分缓慢,肉质也因此变得细嫩鲜美,倍受市场青睐的同时身价也跟着水涨船高。然而专家告诉我们,最初引进冷水鱼,对赛里木湖来说就意味着引进外来物种,所以相当谨慎。当地早在70年代就曾实验养殖东方珍鳊、鲤鱼等,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2003年试养高白鲑等冷水鱼品种最终通过了专家鉴定,赛里木湖冷水鱼养殖这才逐步发展起来。

  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马鸣 研究员:

  这完全是一个人工创造的生物链,目前来看没有造成危害。131100引进这个鱼种在新的环境可能比它以前的环境更好,甚至环境中的天敌也少,还有就是温度可能比北方更好一些。

  为了维护赛里木湖的自然生态,目前冷水鱼的产量只是在逐步扩大,两年间产量仅仅从170吨增加到200吨,但是养殖冷水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开始逐步显现。在我们即将离开这里时,我们得知冷水鱼已被列入博州重点扶持的产业,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的冷水鱼产业将给当地人带来更多的收益。

  圈地保护 亿年古木重现天日

  分布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奇台硅化木,是目前亚洲最大的硅化木群。近年来,为避免滥挖盗采等各种因素的破坏,当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圈地保护,使亿年古木重现天日。

  硅化木是侏罗纪时期遗留下来的远古瑰宝,是亿万年地壳沧桑变迁和生命衍化的见证,具有极高的观赏、考古和科研价值。为探究奇台硅化木目前的保护状况,我们随科考专家专程来到了距奇台县城约150公里的石树沟,这个全国唯一的硅化木园进行考察。

  记者:1:48:10这里是位于将军戈壁腹地的奇台县硅化木化石保护园区,像我身边这样巨型的硅化木化石,在这个园区里就有两千多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巨型化石全都裸露在地表,这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奇观。

  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 海鹰:1:32:22直径应该在一米以上 长度从那边出露的部分看15到20米,至少是2个人到3个人才能合抱的 由此可以看出在这个地区分布的硅化木范围是比较大的。

  在硅化木园,记者看到裸露在地表的硅化木多为灰白色,有的倒在地上,有的笔直挺立。虽然穿越时空亿万年,至今树皮、树心、树根、树木生长的年轮和少量果实的形态结构仍清晰可见。最奇特而壮观的是在一座小山丘上,竞密密麻麻挺立着104株长、短不等,形状各异的树桩化石,形成了独特的“硅化木森林”。

  新疆奇台县林业局高级工程师 李建凌:我们对分布比较集中的硅化木 划分园区进行重点保护 像这么大的树根在我们园区里面很少见 没有几棵 所以我们把它看得特别娇贵 采取了特殊的保护措施进行保护。

  李建凌所说的这棵至少5人合抱的硅化木树桩,四周已被铁栅栏圈围起来,像这样享受特殊待遇的硅化木在园区里几乎占到了一半。

  据了解,奇台硅化木除了实行圈地保护,修筑了防护栏外,还抽调警力负责在主要路口设卡巡查,加强对硅化木分布区域的管护。目前,奇台县的硅化木盗采现象正在趋于好转。

责编:侯玮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