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焦点访谈]>>
| |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
回首50年中国航天路,其间洒满了成千上万航天人的汗水和心血,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实现着中国人“九天揽月”的千年梦想。十一期间,《焦点访谈》带领观众聚焦中国航天事业,讲述我国航天史上的几个第一。今天播出第三集《第一次水下发射火箭成功》,节目采访了陈德仁、黄旭华、陈孟荦等专家。
1982年10月12日,我国第一次潜艇发射火箭获得成功,这标志着中国的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回想火箭腾空而起的那一刻,当时主持研制火箭工作的陈德仁仍激动不已。他说,我国第一次研制固体燃料火箭,越过了陆基火箭阶段,直接研制出潜艇水下发射火箭,这在当时简陋的科研条件下,困难重重。
水下发射火箭,还需要进行潜艇发射技术综合性试验。当年核潜艇的总设计师黄旭华说,当时我国整体工业技术条件比较薄弱,外国又对我国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但是研制核潜艇、掌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技术的决心激励着科研设计人员攻克难关,自力更生完成任务。
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成功,凝结着千百个科学家、千百个技术工人、千百个水兵所付出的鲜血与汗水。
详细内容
| |
字幕:1982年10月12日15时,第一次水下发射火箭试验现场。
解说:这是我国第一次成功地从水下发射火箭留下的一段珍贵的画面,当时任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记者的黄彩虹在发射现场目击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壮观场面。
解放军报社画报部副主任黄彩虹:火箭出水像蛟龙披挂着水晶,冲上云霄,整个海面上浪花,一团火球从海里面直冲蓝天,直上云霄。
解说:当时,黄彩虹在测量船上按下了快门,将这一历史的时刻永久地定在这一瞬间。
黄彩虹:新华社1982年10月16号发了通稿,第二天中央各大报刊、全国报纸都在头版突出的位置看到了这一成功的消息。成为当时我们国家的一个新闻热点,也是大家的一个兴奋点,鼓舞民心、鼓舞部队的士气。当时我记得印象最深的,张爱萍老将军写了这样一首诗:相见欢,庆祝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胜利。扬威海上英豪,战狂涛,神箭飞来,闪电破云霄,天罗照,长空扫,胜券操,四海欢呼,一代铃珑骄。
主持人(翟树杰):潜艇水下发射火箭的试验成功,标志着我们国家的火箭技术又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这次发射是在潜艇上使用了我们国家自行研制的固体燃料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改变了过去陆地上固定发射的方式,实现了水下移动发射。这一巨大成果的取得,凝聚着成千上万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十几年的汗水和心血。
解说:随后在1988年9月27号,我国核潜艇水下发射火箭成功。潜艇发射火箭需要采用固定燃料火箭。在此之前,我国研制的固体燃料火箭已经越过陆基火箭阶段,开始直接研制适用于潜艇水下发射用的固体燃料火箭。陈德仁当时主持了火箭的研制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代水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副总设计师陈德仁:一个产品得有动力才能飞上去,它要有一个动力装置,这个动力装置就是靠化学能量的释放,这个化学能量如果是液体燃料,通常是煤油或者酒精,还有一个就是氧化剂,要有这两个组分才能产生推力。所以这两组组分要分开生产、分开储藏,到最后临时使用之前,把它加注到产品里去,不是挺麻烦吗?假使推进剂是固体的,在固体混合的过程里面把燃料结合在一起了,一次加注进去,关键解决使用上的方便问题。
解说:那个时候,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固体燃料火箭已经达到相当水平,而我们国家的研制队伍才刚刚组建。这支队伍由黄伟禄、陈德仁等老科学家牵头,从大专院校挑选了400多名优秀毕业生加入了进来,陈孟荦就是毕业那年参加这项工作的。
航天伺服技术专家、第一次水下发射试验火箭设计人员陈孟荦:我们当时也有一些国外的报道,国外的一些参考资料。但是国外的资料都是很笼统的,没有很详细的科学资料可以让我们直接借鉴的。
解说:当时我们国家整体科研技术条件薄弱,外国又对我国进行严密的技术封锁。在火箭的研制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研制人员都要从头开始去探索,特别是水下发射摆在科研设计人员面前的是全新的课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次水下发射试验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陆地上它的发射点是固定的,到艇上,艇上的发射点是变动的,位置变动了,偏航角、摇摆角、纵倾角、升沉角都是变动的。
解说:实施水下发射火箭,关键问题是摸清火箭在水中的运动和出水后的姿态变化规律。80岁高龄的黄旭华院士是当年核潜艇的总设计师。他回忆说,在此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苏联、法国、英国掌握了潜射导弹的技术。地球上70%的面积是海洋,如果有了在海底能够任意游弋的潜艇甚至核潜艇作为发射平台,其战略意义非同寻常。设计人员通过上千次的试验,不断地解决火箭从水下发射给总体和各分系统设计带来的一系列特殊的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一代水下发射固体燃料火箭副总设计师陈德仁:我们第一批做初样,这个初样将来就是要把它再正规化拿去做试验的,做飞行试验的。这个初样出来几套以后,就是摆摆空间够不够,尺寸大小调整。这个时候钱学森到这儿来看,还有6个大仪器没地方放,所以引起了一场叫元器件小型化大会战。
解说:原来,潜艇当时虽然预留了发射筒,但是按照这个尺寸的要求,火箭上需要的一些元器件就装不进去了,而让这些元器件都变小,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是非常艰难的事情。
陈德仁:本来做了一个大个的继电器,你要把它弄成小的继电器,而且工作的时候可靠性还要一样,如果小型化不定,它一分解下去就是原料、材料、工艺,还有试验条件等等,一系列的都要调整,这牵扯到一个大得不得了的一个网。
解说:在各系统、各部门的相互配合下,元器件小型化的任务最终完成。作为发射火箭的平台,为了保证火箭落点的精度,潜艇稳定性非常重要。当时美国人宣称,他们的第一条导弹核潜艇“华盛顿号”为此安装了一个65吨重的大陀螺,利用陀螺的高速运转使核潜艇保持平稳。而那个时候,我们国家根本没有能力造一个65吨重的大陀螺,而且即使造出了,潜艇上必须要增加一个很大的舱室,难度也不小。
黄旭华:我们的同事经过好多理论的计算,再经过了模型的试验,反反复复,最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是,如果从这个操作面如舵啊、稳定器啊,从这个来考虑的话,不一定要安装这个大陀螺,同样可以达到目的。但是压力很大,压力就是说美国人他不比我们傻,他的技术那么发达,他们装了我们不装,将来出了问题谁负责?
解说:到底需不需要安装大陀螺?当时这个问题争论了一段很长的时间。黄旭华等设计人员坚信,只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就不会出错。最后聂荣臻元帅同意了他们的想法,后来的实践证明,不用安装大陀螺,我们的火箭发射落点也非常地准确。
黄旭华:过了一段相当长时间以后,美国又报道他还没有装大陀螺,他最后没有装。如果我们硬装上去了,人家最后没有装,那我们就闹笑话了。
解说:研制人员就是这样靠着他们的智慧和勇气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通过一系列陆上弹射实验,研制人员最后确定了水下发射火箭的发射方式――冷发射方式,也就是用高压燃气将火箭弹出发射筒,这个时候火箭点火的时机就关系到水下发射最终的成败。
陈德仁:点火点得太早就有安全问题,(万一爆炸了)就是说影响到这个船的问题、艇的问题。假使说点火太晚了,这个产品(火箭)就歪得太厉害,歪得太厉害拉回来就肯定要碰到一些困难。
解说:俗话说“水火不相容”,火箭从水下发射究竟什么时候点火是最安全可靠的呢?
陈德仁:大概就是在火箭出水六米左右,加减一米,五米到七米,在这个时间把火箭点着,发点火信号是在水底下。但是发出信号后马上产生推力,(离燃料)还有点时间,等到出推力的时候,产品(火箭)已经在空中了,它能够产生控制力,但是安全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钱学森就讲,这个火箭型号难度很大,这个是集尖端科学技术之大成,这个话说得这么重,那我们听了心里热乎乎的。
解说:1981年6月,地面发射台的飞行试验,1982年1月和4月的地面发射筒的两次飞行试验全部获得成功之后,1982年10月12号,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成功,在我国固体燃料火箭技术发展史上又揭开了新的一页。这让全世界都睁大了眼睛。
解放军报社画报部副主任黄彩虹:像美联社、法新社、合众社、日本共同社包括东南亚的一些报刊都纷纷转载我们新华社发的这个消息,纷纷发表评论,他们一是感到非常惊讶,第二个他们对中国国防现代化取得这样的成就表示钦佩。
解说:水下发射运载火箭的成功,凝结着科学家、技术工人和水兵们所付出的心血。用当时最简陋的条件实现最尖端的科技,依靠的正是他们的奉献和牺牲精神。
陈德仁:基本上就是这样,工作上能够有成果,心里面就觉得挺安慰的。
陈孟荦:确实到现在为止是无怨无悔,因为我们干的是一个很光荣的事业。
黄旭华:在我们的子孙面前,我们会将骄傲地说我们的往事,我们会这样说,我们这一辈子没有虚度,我们这一生是属于祖国的。
责编:李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