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体育 | 娱乐 | 经济 | 科教 | 少儿 | 法治 | 电视指南 | 央视社区 | 网络电视直播 | 点播 | 手机MP4
打印本页 转发 收藏 关闭
定义你的浏览字号:
[解放军报]坚持科学发展的指南 建设和谐社会的纲领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0月15日 21:50 来源:
    专题:十六届五中全会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稳定发展和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南。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十一五”规划,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这一思想,深刻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变化及其未来发展的基本走向。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中国经济社会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但就总体而言,在本世纪开始之前,着重解决的是几亿人、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温饱问题的解决和初步达到小康,特别是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人们的消费结构发生变化,需求层次进一步提升,不仅对物质生活质量提出新的要求,而且对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以及生活环境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客观上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自身也要全面发展。这种历史性变化,对过去那种全力以赴甚至不惜代价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观念提出挑战,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实现发展观念的与时俱进。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明显存在着与社会发展阶段和世界潮流要求不相协调的突出矛盾,主要是:城乡之间发展欠协调,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镇化建设缓慢,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区域之间发展欠协调,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而中西部地区发展滞后,有些地区甚至还相当贫困;经济与社会发展欠协调,经济高速增长而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及收入分配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民群众的经济和政治权益有时难以得到保障,文化产业不发达,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尚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保护欠协调,资源短缺且浪费严重,生态遭受破坏,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实现根本转变;国内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发展欠协调,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力比较弱,国内GDP增长很快,但国际竞争力不强,经济增长与国际竞争力不同步。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有些是受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避免;有些则是由于在发展观上出现的偏差所导致的。但不管原因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解决这些矛盾都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参与国际竞争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国际社会更加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永续利用,强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更新发展观念,着眼综合国力的提高,实现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

  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十一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从五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出,未来的“十一五”规划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统筹协调这一主线,把推进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区域经济发展、政府自身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全会强调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其本质是把满足人的需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人们之所以要从事经济社会活动,就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物质、文化、安全等各种需要。否则,经济社会发展就没有任何意义。长期以来,受传统发展观的影响,我国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不少为生产而生产、为增长而增长的情况,GDP增长很快,但投入很多,浪费很大,污染严重,效益不高,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不多。这与科学发展观是不相符合的。只有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牵引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才能使经济社会发展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轨道上来。可以说,全会提出的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六条原则,即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核心是创新发展模式。满足人的需要能否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与发展模式直接相关。长期以来,我们走的是一条过于注重和追求经济发展、忽视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而在经济发展中又片面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带来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种种不协调,特别是人自身需要发展的不协调,已经不适应目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五中全会从全新的视角,提出了从经济到社会、从社会到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为此,就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优化生产资源配置,发展循环经济,高效利用资源,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性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设施建设,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积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四个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种新的发展模式,着眼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经济社会内部各要素作为一个矛盾统一体自身发展的辩证法。

  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轨道,关键是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功伟绩;“十一五”期间推动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地发展,仍要靠改革提供强大动力。全会公报强调,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必须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会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进财政税收体制改革,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等方面,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部署。在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上,将实行“四个分开”,即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在企业改革上,强调国有经济要进一步向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推动垄断行业改革以及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在财税体制改革上,将实行增值税转型,统一国内外企业所得税,实行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以及燃油税、物业税等。在金融体制改革上,发展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规范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在外贸体制上,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实施互利互赢的开放战略。这些改革措施,对于从制度上确保发展模式转型、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具有基础性意义。

  按新使命要求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实现“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国防与军队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胡主席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抓住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带全局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方向。“十一五”期间,军队要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实施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必须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我们党要战胜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军队提供坚强的力量保证是绝不可缺少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要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影响和冲击战略机遇期的因素仍然不少。抓住战略机遇期,必须综合运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力量,而军事实力始终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利益在不断延伸和拓展,这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国家利益的延伸和拓展,也需要强大的军事实力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十一五”宏伟蓝图鼓舞着我们,国家发展的美好前景召唤着我们。我们要认真学习胡主席关于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重要论述,正确判断形势,认清肩负的使命,增强忧患意识,牢固树立与履行新使命相适应的新观念,按战斗力的新标准谋划部队建设和发展,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部队建设首位,着力提高党组织领导和指挥打赢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和谋划决策水平;加速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坚持信息化建设方向,加快发展新型军事力量,大力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加快武器装备建设步伐,以更高的标准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总之,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部队各方面建设,实现战斗力的新跃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库桂生)

责编:闫冬

相关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