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1月20日 07:19 来源:
中国青年报消息: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建议,也是深化改革的建议。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所以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改革放在重要的突出位置,这就为达成改革共识打下了基础。
提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认识
和谐两个字从字义来分析,“和”字,左边一个禾,右边一个口,就是人人有饭吃。“谐”字,左边一个言,右边一个皆,就是人人有话讲。有饭吃就要解决民生问题,有话讲就要解决民主政治问题。解决民生问题和民主政治问题都离不开改革。人生下来就长一张嘴巴,有了嘴巴就要吃饭,就要说话。所以人口问题是必须强调的中国基本国策。因此,不管改革也好,发展也好,都要坚持“以人为本”。尽快解决人民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通过发展和改革达到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达成改革共识
在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思想多样化的情况下,要取得改革的共识难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但不取得共识也不行。有了改革共识,才能够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才能使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改革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现在社会上有多种多样的分歧意见,有人说什么中国的改革是按新自由主义设定的,所以出现很多问题。我认为,新自由主义是学术性的问题,可以讨论也可以批判,但不能否定改革。因为邓小平同志是中国改革的总设计师,中国的改革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代价是最小的。我们的改革有邓小平理论,我们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加强了宏观调控,所以不能否定改革。
还有人认为,还是计划经济好,因为那个时候,工业发展速度较快,而且很少腐败。各种意见都能够表达出来,这本身就是改革的成果,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在各种分歧当中怎么能以更大的决心加快推进改革,怎么能使关系全局的改革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所以,当前迫切的问题是要取得改革的共识。取得改革共识必须有三个底线:
1.要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要坚持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传统的社会主义体制还具有计划经济基本特征,你要坚持那不又回到计划经济了嘛。所以要坚持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制度,要坚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制度。
2.要坚持改革开放,而不是否定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当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很复杂,要做客观的分析,有的是改革不到位造成的,有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只能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来解决。靠政治运动是解决不了前进中的问题的。历史的经验已经很深刻了,现在老百姓最怕折腾,因为折腾就会没有饭吃,就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要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建议,也是深化改革的建议。温家宝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所以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把改革放在重要的突出位置,这就为达成改革共识打下了基础。
通过政府改革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能不能说政府改革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政府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建设一个法治型、服务型的政府。怎么建立一个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呢?政府职能的本质,归根到底是服务。所以我认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必须要坚持“一、二、三”:一是要解决一个矛盾,二是要搞好两个服务,三是要创新三个理念。
为什么提出要解决一个矛盾呢?因为转变政府职能讲了多年了,还没有很好的转变,还没有到位,还没有提高到理论上的高度。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党的八大之前是阶级矛盾,八大之后是内部矛盾。八大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后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进一步提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都有同样的表述,而且在十五大提出这个主要矛盾存在于整个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所以政府的工作重点应该围绕在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上。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突出反映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公共产品有两个特征,一个是非排他性的,第二是非竞争性的。但是我们长期以来,比较重视私人产品、竞争性的产品,招商引资也好,搞项目也好,都是围绕私人产品。为什么呢?因为私人产品能够使GDP增长快,再加上干部体制不合理,把GDP的增长同干部升级联系在一起了,更推动了对私人产品的重视。
公共产品为什么严重不足呢?因为GDP增长不明显,另外就是公共产品需要政府大量投入,因此这个矛盾很突出。为什么要把教育问题、医疗卫生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环境问题、安全问题提到这么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呢?就是要为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所以政府的主要精力和主要财力应当集中到满足公共需求,为老百姓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上。
二是搞好两个服务。政府要为经济主体公平竞争创造环境,搞好服务。现在存在的收入差距扩大的不合理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不公平竞争造成的。市场经济要公平竞争,竞争出效益,同时政府要更加注重公平。通过税收和财政转移制度,调节贫富之间的差距。为老百姓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老百姓的生存发展,要解决吃饭问题,要改善生活问题,要解决环境问题,要注意社会保障问题等等。
三是创新三个理念。一个理念是企业和人民是创造财富的主体。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投资的主体,是创造财富的主体,把纳税人的钱通过财政集中起来投入到各行各业,另外把老百姓存在国有银行的钱大部分用到了国有企业身上,国有企业、国有银行、国家财政三位一体的财政体制不能再继续下去了。所以,要转变理念,投资的主体不是政府,应是企业和老百姓。第二个理念是“非禁即入”的理念。凡是法律不禁止的老百姓和企业都是可以进入的。这个理念营造了创新的空间。我们过去的理念是,企业和老百姓干什么事都要经过政府的审批。现在提倡自主创新,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首先要有创新的空间。现在政府工作中已重视了这个理念。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今年又进一步放宽了市场准入,包括竞争性的垄断行业也可以进入。凡是不禁止都可以干的理念,为创新提供了广大空间。第三个理念就是政府只能干法律规定的事情,即“依法行政”,凡是法律不规定的事情,政府就不能干。这样政府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约束,不能有随意性。另外,政务公开,可以大大减少腐败。
建设服务型的政府、转变政府职能,要解决一个矛盾,搞好两个服务,创新三个理念。政府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政府改革既联系到社会改革,又联系到政治体制改革,它处在中心的地位。从改革实践来看,我们有些改革滞后了,大型国有企业的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都有滞后的问题,这个滞后问题跟政府职能没有根本转变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应该抓住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关键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高尚全)
责编:张丽